什么是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针对城市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诸如原有城市空心化,原来完整的城市结构、城市文脉、人际关系、邻里和住区结构被打破,人们的居住离开了熟悉的环境,都市概念和都市感淡化以及过分依赖汽 车,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破坏环境等城市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指导思 想。在1996年第四届新城市主义大会(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简称“CNU”)上形成了《新城市主义宪章》(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
新城市主义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及邻里单元。其两大组成理论为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简称“TND”)和公共交通主导型发展理论(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
Peter Calthorpe是新城市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在美国“新城市主义”是指三件事:第一是可步行的社区(Walkable Community);第二是多样化(Diverse),指“新城市主义”的社区应该包容宽泛的年龄组、不同类型和收入水平的家庭等;第三是人的尺度(Human Scale)。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新城市主义运动正是对城市都市化和郊区化的回应,是美国城市化的再发展,它试图克服城市无序蔓延开发的种种弊端,重新恢复城市的活力和联系。新城市主义则试图回到传统的社区模式,即紧凑、联系密切的社区模式。
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新城市主义对于回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城市向郊区无序蔓延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针对城市蔓延问题始终贯穿以下理念:城市发展或建设必须将公共领域的重要性置于私人利益之上,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应建设充满人情味的、多样性的宜人社区,充分采用人性化的设计手法,以表示对社会和个人的充分关心;限制城市边界,建设紧凑型城市,建立有边界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的生态极限,实现城市的生长(演替)性、多样性、共生性、地域性等;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强调应将城市和它的邻区及其自然环境视为一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相协调的整体。
新城市主义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新城市主义追求以人为本,通过从传统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与现代生活特征相结合,构建具地方特色、重视历史文化传统、居民具有强烈归属感和 凝聚力的社区。以此为出发点,在实践过程中,新城市主义始终追求人的尺度。
重视公共领域。新城市主义始终将城市发展必须将公共领域的重要性置于私人利益之上作为贯穿其中的设计理念。
追求多样性。1961年,简雅格布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了“多样性”和“混合功能”的概念。她认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追求多样性是新城市主义与现代主义(城市主义)在价值取向上交战的焦点。新城市主义从形式到内涵完全颠覆了延续上百年的功能分区思想。
可持续发展。从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实践的基本原则就可见一斑: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人性化的生态社区;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新城市主义在城市规划研究与城市设计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如紧凑性原则、多样性原则、适宜步行原则、珍视环境原则等。
新城市主义的基本特征
强调以人为本、人的尺度和可步行的社区环境;注重与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的结合;强调保护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强调以轻轨交通为主导的区域规划注重形态为主导的设计方法,强调设计的合适和时间价值。
Javier Monclus和ManuelGuardia提出,新城市主义的城市规划原则具有六大主要特征,即:一个中心;5分钟路程的邻坊;细密的格状街道系统;狭窄多用途的街道;混合使用;特殊场所用于特殊建筑。公共交通系统及在街坊水平上更多地融入不同类型的土地使用
新城市主义的核心理念
核心的基本理念认为最重要的是实体,而不是功能。我们现在留下了几十年、上百年、上千年的建筑物,因为形态做得好,所以成为人类文化的经典,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历史筛选以后,它们仍然存在,这说明实体本身重要,而功能可以随时变化。所以,对新城市主义的理解,要控制形态,把形态控制好,这个城市的特点永远存在,对大家有吸引力。大家都认可的话,这个功能走了,下个功能又来了,所以这个城市永远可以有活力。对建筑设计强调适用性,不强调建筑每一个非常强的特征。所以,强调经过历史检验的东西,是最主要的特点。新城市主义的核心思想为:
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
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
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
新城市主义宪章
主张恢复现有城市中心和城镇、强调都市区内的协调发展、改变郊区面貌、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历史风貌。宪章强调城市应建造合理有效的空间架构,保持城市经济活力、社会稳定和环境健康。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要遵循:人口及功能多样性原则;步行、公交、汽车等同对待原则;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形态合理和可达性原则;重要城市空间要有建筑与景观围合的特色性原则。宪章还强调规划师有责任引导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和设计,重新建立建筑艺术与社区创建之间的联系,并致力于改善各种尺度的空间环境,包括家园、街区、街道、公园、邻里、地区、城镇、城市及区域。
新城市主义的局限性
新城市主义在解决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问题方面缺乏有说服力的实践经验。对城市中占大多数的普通和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则关注不够,尽管其倡导人口和收入多样化的和混合布局的设计原则,但所建成的项目中大多仅提供多样化的住房类型,很少看到人口和收入方面的差别,批评者称为“趋同”(homogenous)。新城市主义不新,倒更像“老城市主义”,新瓶老酒,无论形象还是规划设计方法,均缺乏新意。不过,也许正是这种“老”的东西,经受住了历史的筛选,重新扑捉到现代人的想象力,得到现代人的青睐,也成就了新城市主义者们驾驭市场的雄心。
新城市主义的发展历程
新城市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1987年,是美国新城市主义刚形成的时候,经过十几年,新城市主义运动到了成熟的地步。新城市主义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新城市主义活动在美国新闻媒体作了大量报道。
新城市主义本意是探讨解决城市规划综合性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新城,应该是整个城市规划学科的探讨。现在新城市主义做的大部分和新城建设有关系。新城市主义产生的背景,第一个使用新城市主义这个名词是在1993年,美国加州房地产商,顾问兼策划员,叫Peterkas,他在新城市主义运动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他写了一本书,叫“新城市主义走向设计建筑”。这本书对新城市主义发展探索一种有史以来人类一直都在寻求聚集的生活方式,演变成城市的形态,不断发展的新的理想模式。
新城市主义的形成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实际上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居住方式,城市也有了比较固定的发展模式,有人称之为老的城市主义。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国家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探索理想集体模式上也变得空前活跃,先后出现了许多新的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实际方法。由于这一时期处于积累和上升阶段,为了尽快舒缓城市各种压力,从城市周围建了很多新城,通过铁路等公共交通与城市保持联系,这个时期
汽车没有出现,城市基本形态和老城市主义没有什么差别,城市发展基本原理没有改变,人们向往城市中心。在汽车出现,二战以后,城市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认为要到城市中心去聚集。所以,城市中心的发展动力发生了根本变化。二战以后,欧州各国因为战争的创伤,加上工业革命以后的锐气也逐渐下滑,城市发展基本停顿在战前,城市形态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美国在战争中获得了暴利,在这种暴利的支持下,在西方独树一帜,经济发展也非常快,政府倡导并提出一家一房一车的所谓美国梦,对美国的郊区化城市形态变化发生根本的改变,小汽车在家庭中普及了,让美国人原本就厌恶城市环境向往乡村生活方式,注重个人私密空间理想模式创造必要条件,表明美国人觉得乡村生活才是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
1949年,出现了第一个城市郊区化的例子,郊区独门独户的住宅,提供中青年的新生活,成为一种新的、先进的理念。城市郊区化,在历史上标志着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对聚集为主的理想生活模式提出了挑战,城市现代化从这以后发生根本的变化。随后出现所谓的整体的郊区化现象,人们除了工作以外,宁肯放弃城市的一些其它游乐条件和机会,也要搬到郊区去住,通过高速公路每天通行于家庭与城市之间。到20世纪60年代,城市就出现了城市居民、工作单位外移,出现边界城市,就是这些工作单位和居民移到郊区以后,郊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城市功能。这种从外城变成一个带有一定城市综合功能的地区就叫边界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后到目前,大量出现了远郊,出现了跳跃式的城市远郊,就是从城市外围出现了很多小城市,这些城市都是自发出现的,不是有人专门去规划的,就是有规划的话,也是一个开发商做一小片然后逐渐吸引很多人过来,出现了外城郊区化的现象,郊区化没有得到控制。
新城市主义的崛起
新城市主义的作法是大片的城市郊外自然森林,把人的居住和自然地带结合在一起。郊区化虽然满足人们接近自然和乡村以及改善私密性,但实际上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距离拉得很大,很少接触,对于邻里相互交往、关照的社区联系降低到最低程度,体现社区文化特征的历史建筑被私人住宅代替了,在郊区都是一样的小房子,没有太大差别。所以,人们在社区很难找到归宿感,或者自己个性的东西。大面积的开发造成大量的森林砍伐、土地滥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人们每天在路上来回要花三四个小时上下班,回来以后就到了吃饭、跟孩子逗一逗就睡觉了。所以,整个生活都跟过去不一样了,大部分人特别是一些思想比较活跃的人觉得这种生活状态不对,从20世纪70年代对城市郊区化现象进行反思,开始了新城市更新运动,注重城市中心衰落趋势的扭转。
存在各种各样社会矛盾的人们开始聚集起来表达对郊区化的整个设计、规划、生活状况和社会结构,探讨一些新的路子,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很多人在尝试人的尺度,以人的活动能力,走5—10分钟的距离作为一个半径来规划项目,以人能走的距离作为规划城市组团的基本依据,有人专门研究街道,研究商业区怎么做,目标都是改善郊区化的状况,并不是真的要建立一个城市,是为了改善郊区。在80年代末期时,美国加州有一批年青人发表一些言论和写一些理论文章代表新的思维方式。1993年,大家聚在一起召开了所谓的新城市主义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的很成功,把总部定在芝加哥。确定每年的六月份在一个合适的城市召开一次全体大会,每次讨论一个主题,特别是1994年在洛杉矶,发表了著名的纲领性文件,也就是新城市主义宪章,主张恢复现有城市中心和城镇,强调都市区内协调发展,改变现有的郊区外貌,保证自然环境,尊重历史岁月,这是总的原则,还要强调城市应该建造合理的有效的空间结构,道路骨架,布局比较合理有效的城市空间,保持长期的经济活力,社会稳定和环境的健康。规划遵循的原则还包括人口和功能的多样化。美国这些努力的共同目标是对郊区化这样一个现象,所以它所有原则性的东西都是有目的性的。
美国新城市主义曾经最反对的一件事情,就是分区规划,城市发展有了分区,把各种功能分开来布置。本来可以在一起的,大家都分开,造成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形态上的失控。所以,发表新城市主义文件后,提倡多样化和混合布局,遵循步行、公交同等对待的原则,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形态要合理。郊区化是逐步形成的,没有统一的规划,规划相互关联的城市空间用建筑和景观来围合,创造一些特色;用建筑来烘托城市的社区文化特征。现在,还要强调城市规划需要有责任的引导公众参与,重新建立建筑艺术和社区创建之间的关系,新城市主义作为一个概念来谈,它的主要特点是以人的尺度和可步行的环境作为目标。另外,就是注重历史与传统和地方文化相结合,保护和利用自然的生态环境,人类和自然和睦共处,还有就是强调轻轨交通为主导的区域规划。城市的发展是沿着公共交通线走的,是用公共交通来主导城市的架构。所以,以轻轨交通为主导的区域规划比较注重强调城市的形态,应该是以形态为主导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