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教育财务行政

什么是教育财务行政

教育财务行政是以教育所需及已有财力资源的预算、开发、管理、使用、决算等为主要内容,保障教育经费供给,保证教育活动正常、顺利进行,提高教育投入效益,促进教育发展的一种教育行政管理活动。

教育财务行政的作用

毋庸置疑,教育经费是否充足、分配是否科学合理对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以教育经费为管理对象的教育财务行政,自然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一)有助于教育经费的筹集

按照保罗·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理论,教育是“准公共物品”。一方面,受教育者学到知识和技能,增加了获得收入的能力,从这一角度看,教育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另一方面,个人受了教育后,有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民族素质,从这一角度看,教育存在非常大的外部收益,并具有很大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教育无法完全靠市场机制来实现有效供给,需要政府的干预,特别是义务教育。

从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增加教育经费的比重,还是通过政策、制度、立法等手段把分散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手中可用作教育经费的资金筹集起来,都需要一系列的教育财务行政活动。

(二)有助于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

加强教育财务行政管理,有助于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教育经费在教育内部的分配政策,会对不同类别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民间资金的流向产生影响。处理好这一问题,对发展教育事业、保障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效率、吸引民间资金承担教育支出非常重要。

教育经费分配就是把有限的教育经费合理地分配到教育系统的各个部门和机构中去的管理活动,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教育经费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之间,教育事业发展与教育基本建设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二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从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在较长一段时期,由于国家财力所限,国家财政预算内支出的教育经费还是有限的,教育需求大与人均教育经费比较少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必须对不同类型的教育实行有所区别的教育经费分配政策,充分考虑教育类别、学校层次、重点与一般以及不同地区的特点,公平合理地分配教育经费。

(三)有助于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

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是指为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依法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的制度建设、督促检查等管理活动。教育经费的增加,除了人们的认识因素以外,也必然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从我国现有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国家要大幅度提高对教育的投资是有一定困难的,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教育经费。因此,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就成为重要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既存在短缺的问题,也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如一些地区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学校布局不尽合理,办学质量不高,教育经费被挪作他用,经费管理存在疏漏等。为此,政府通过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使教育系统各部门、单位的经济行为立于法制和政策允许的轨道之上,使教育系统内部形成正确的导向,产生约束和激励的作用,促使教育系统内部各单位和个人主动改进工作,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教育财务行政的任务

教育财务行政的根本任务是合理地安排和使用教育经费,以保证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和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具体任务有如下三方面:

1.善于聚财

一方面,教育财务部门对于国家规定的应当收取的各项收入,应在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收取,并要善于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自愿捐资助学。另一方面,教育财务部门应尽量节约支出,按规定计划拨款,做到专款专用,杜绝浪费。

2.合理理财

教育财务部门要做到合理安排经费,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1)要正确处理业务性支出与行政性支出的关系。业务性支出是指进行专业活动所必需的经费开支,主要指的是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经费开支。行政性支出是指开展行政活动所必需的经费开支,如行政活动所必需的办公费、会议费等。在安排教育经费时,应尽量压缩行政性支出,适当提高业务性支出。

(2)要正确处理维持与发展的关系。在教育经费中,有一部分是用于维持教育事业的经费,有一部分是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的经费。要优先保证维持教育事业的教育经费,对于发展经费,则要根据需要与可能予以安排。

(3)要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同任何事业一样,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重点与一般之分。在安排教育经费的时候,要根据各类教育事业的实际情况,分清轻重缓急加以考虑,做到既能保证重点,又能照顾一般。

3.严格管财

教育财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财务政策和制度。在有些政策和制度对教育部门不适合的情况下,教育财务部门可根据国家的政策及教育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诸如各项费用的开支标准、收费标准等制度及贯彻上级政策的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使教育财务行政活动做到办事有计划,拨款有预算,收支有标准,管理有制度,分析有资料,监督有要求。教育财务部门还必须加强监督,同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和倾向作斗争。

教育财务行政的基本原则

1.健全规章,依法办事

财务行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政策性较强,它的事务是大量的、复杂的,需要有既严格又合理的管理制度。教育财务行政已建立起许多规章制度,但还不系统、不完善,有的还不尽合理,特别是教育财政方面的法规还没有建立起来,每年正常的教育经费拨款得不到保证,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影H向。当前我国改革形势发展较快,许多旧的具体的教育财务规章制度已经不再适用,新的规章制度又没有制定出来。因此,要加强教育财务行政工作,必须完善社会主义财政制度,使教育财政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从实际出发,量人为出

当前,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争取使教育经费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另一方面又要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出发,根据生产的发展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确定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要把需要与可能、目前和长远结合起来,做到既量力而行,又积极挖潜,广开财路,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3.面向基层,服务教学

教育财政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通过教育财政的手段来调动办学单位的积极性。为此,教育财务部门的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特别是要深入学校了解情况,尽力解决学校经费中存在的困难。由于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基层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求教育财务人员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积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4.勤俭办学,讲求效益

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在我们国家目前还不富裕,财力不足,教育经费缺乏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勤俭节约,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教育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由于我国当前教育投资的效益不高,在教育活动中浪费也比较大,所以讲求办学效益也是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教育财务部门要继续提倡节约每一分钱的精神,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5.经济公开,民主管理

所谓经济公开,是指教育财务部门在安排和使用教育经费时,应将有关教育经费的政策、标准予以说明。基层教育部门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也应定期向所在单位群众公布。所谓民主管理,是指一些较重大的财政政策的变动或制定,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参与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对教育经费的安排和使用进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民主理财的风气,保证教育经费安排恰当、使用合理,充分发挥教育经费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