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政府微观财务管理

什么是政府微观财务管理

政府微观财务管理是以解决政府部门的资金为目标,针对政府部门内部而开展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以便合理地使用资金,提高行政效率。

政府微观财务管理的内容

政府微观财务管理主要包括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营运活动三大类。与宏观财务管理不同,政府微观财务管理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政府组织日常运作开展的,深入到政府组织内部的财务活动。投资活动主要是指各级政府部门,为了保证自身职能的履行,而进行的各种必要资本性支出。筹资活动主要是指各级政府部门,为了保证自身职能的履行,而进行各种资金募集活动。营运活动主要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在履行自身职能的过程中,利用资金开展的各种活动。

(一)投资活动

由于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具有明显的公共管理性,政府投资行为具有非商业的特点,重点不在于营利,而是为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并且必须在受监管并且透明的过程下进行。政府的投资活动通常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形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政府采购一般采用招标、竞标方式,从而确保政府投资活动具有较高的透明度,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筹资活动

政府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上级拨款或行政权力,因此不具备通常意义上的资本成本。由于资金的来源体现了政府的行政权力,因此应当特别强调筹资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除上级行政拨款之外,各级政府还可以通过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来增加资金来源。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根据法律法规,经国务院批准,在提供特定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收取的费用,具有补偿性和排他性特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主要遵循非营利原则,因此筹资管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合法性,合理控制收费规模;第二,增强收费的透明度,建立收费目录管理制度和收费公告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第三,规定收费期限,避免无限期收费;第四,加强收费资金管理,确保“收支两条线”。

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无偿征收的费用,具有强制性和非补偿性。政府性基金体现了政府组织的国家行政权力,其管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调整完善政府性基金管理权限,基金项目由财政部审核,报国务院审批;第二,压缩规模,分类处理,确有必要保留的基金,应严格管理,规定征收期限;第三,健全政府性基金管理制度,建立约束机制。

(三)营运活动

营运活动是指政府各部门除了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外,利用资金履行自身职责的活动。与营利组织不同,政府部门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便收入超过支出产生结余,也不能用于分配。但是,政府营运活动部分包括了分配活动,比如政府雇员的工资。在我国,政府雇员通常隶属于公务员序列,其工资收入标准由国家或者所在部门统一制定。但是,由于政府组织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为内部人员侵占政府组织财务资源,降低政府运行效率提供了便利条件。为此,营运活动必须保持高度的透明性,确保各项活动置于公众的广泛监督之下,从而避免内部人员的行为失当。

政府组织的营运活动主要围绕现金开展,确保组织内部的现金流动在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和在数量上保持充足性,从而各个部门都能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保证其职能的履行。在营运活动中,需要注意确保现金的利用效率,避免现金出现不必要的闲置。与营利组织不同,政府资金即便出现闲置的情况,也不能轻易用于有价证券的投资以获取回报。因此,一旦出现了资金的闲置,势必会影响政府组织整体的财务效率。同时,营运活动也要警惕资金不足现象,一旦由于资金的时间或者数量出现问题,势必将影响政府组织正常功能的发挥,产生不良的后果。

政府微观财务管理的方法

(一)现金预算

由于政府的各项活动都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并且按要求对外进行公开披露,所以政府微观财务管理的重点集中于对现金加以管理。现金预算是用来反映预算期内由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经营活动引起的一切现金收支及其结果的预算。编制现金预算的目的在于正确地调度资金,保证资金的正常流转。现金预算由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及现金需求量、现金筹措与运用计划组成。

现金流入是指期初的现金结存数和预算期内发生的现金收入。在政府部门中,现金流入主要来自于上级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三个方面。除了行政事业性收费之外,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的来源都具有无偿性,但是资金的使用范围通常都会受到限制。比如,政府性基金是针对某特定用途而募集,因此其使用范围也事先设定,不能挪作他用。因此,在现金流入部分,应当区分现金流入的性质和类型。

现金流出是指预算期内预计发生的现金支出。政府部门的现金流出主要是指投资活动和营运活动两方面。在投资活动方面,现金预算应确保资金的投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府政策导向,并且严格遵照相关的程序,实现透明公开,接受必要的监督。对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现金预算应确保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办理现金的支付。

现金净流量及现金需求量是指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差额为正表示现金多余;差额为负表示现金不足。由于政府不具有营利性,因此并不追求现金净流量为正,但是为了预防某些特殊情况的出现,政府应适当保有现金余额。现金余额的数量不宜过大,以避免不必要的资金闲置。相比之下,现金净流量为负的情况更值得关注。若该情况出现,则意味着政府预设的职责不能履行。

现金筹措与运用计划是指根据计划期现金净流量及有关资金管理的各项政策,确定筹集或运用现金的数额。由于政府并不追求现金净流入,而现金净流出会影响政府职责的履行,因此现金筹措计划比现金运用计划更为重要。现金筹措计划,一方面要确保资金来源合法、充足,能够满足政府部门对于现金数量和性质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确保资金来源的及时性,确保政府的各项职责履行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

(二)业绩评价

对政府部门的业绩评价,通常采用行政效率的方法。行政效率是指政府部门的管理活动所获得的成果与所消耗资源之间的比率。常用的行政效率衡量方法有费用法、标准比较法、时效法和加权平均法。

费用法是以各项开支的数额和使用的合理性及其效果作为依据的业绩评价方法,适用于政府部门的管理层和执行层。对于同一项工作而言,开支较少则效率较高;开支较多则效率较低。对于同一类别工作而言,在费用相同的情况下,完成的任务较多表明效率高;完成的任务较少则效率较低。

标准比较法是考察政府活动的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标准。效果标准的设定须经专家研究并经有关部门认可,或者采用公认的标准。凡达到或超过标准的为效率较高,低于标准的为效率较低。通常而言,标准比较法应与费用法结合使用,能够考察在既定费用水平上,所取得的效果。

时效法是指衡量政府部门在资金筹措、投放和日常运作中,能否有效地缩短时间占用,实现预定的目标。若能减少或缩短资金的占用时间,则实际上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加权平均法是指针对政府的各项目标,给予不同目标不同的分值和权重,然后进行加权平均,以测量政府微观财务管理活动的效率。

相关产品: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