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徐雪寒
徐雪寒徐雪寒同志,是我国资深的经济学家、编辑出版家、经济管理家和政策咨询家。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以徐雪寒为代表的一批经济研究工作者,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他们描述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实质,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方案。而到20世纪的下半叶,在经历了30多年相对封闭的建设进程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机制转型期,经济社会步入了全面建设阶段。从30年代走过来的这一批经济学家、经济管理者,又开始满怀热情地投入到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对策研究的大潮中去。他们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以自己的行动来实践富国利民的伟大理想。
徐雪寒同志早年在浙江宁波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并因此被捕入狱。在浙江陆军监狱,他和薛暮桥、骆耕漠、庄启东等一批同志、难友一起苦读“牢狱大学”,在6至7年的时间内,成为国民教育序列之外特殊环境下的“大学生”。出狱后,他从杭州到上海,从事写作和编辑出版工作并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徐雪寒同志从主持军队或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工作到接管上海,管理华东六省一市的内外贸易、海关、铁路等多部门的领导工作,并最终奉调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副部长。这一时期,徐老积累了广博深厚的经济运作与宏观管理经验,并结合工作实际写作了大量有关货币管理、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文稿。
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徐雪寒同志不顾年龄和身体的限制,积极参加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再次投身经济研究的文稿编审工作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政策咨询工作。对于国民经济的较快、平稳、健康运行,他给予了高度严肃的关注;对于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升及其可持续性的增强,他发挥了自己所能发挥的作用。
在有关20世纪80至90年代基本国情的认知上,徐雪寒同志强烈意识到,经济活动与人口增长存在着危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和谐问题,要求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经济三者的协调关系,主张走一条坚实的、持续发展的惠民之路。他还指出,正确安排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而为了加大开放力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徐雪寒同志曾提议在上海开辟国家第二经济特区,充分发挥上海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区位优势与工业基地优势。
对于20世纪80至90年代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徐雪寒同志坚持主张在经济增长中,必须遵循综合平衡的原则;坚持合理确定经济增长率,防止盲目攀比的、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速度,保持经济运行态势的基本平稳,保障并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发展战略的稳步实现。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发表后,徐雪寒同志更是在深化改革座谈会上发言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中国革命取得政权后主要矛盾的变化所决定的。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从来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使国受益、民得利,避免国遭损、民受害。他指出,国家经济改革的成功有赖于执政党党风的改变,不解决贪污腐败、营私舞弊问题,再好的改革方案也难以奏效。
三联书店创始人
1935年徐雪寒同志自筹资金成立新知书店并出任总经理,短短几年间,新知书店就拥有了二三十家分店。1948年,遵照党的指示,新知书店与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合并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徐雪寒创立并开拓了三联书店的进步传统,出版发行了一大批宣传进步思想的著作,也为出版事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三联书店已是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齐名的著名出版品牌,成为我国学术出版重镇,被誉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徐雪寒作为“主其事者”,居功甚伟。[7-8]
工作经历/徐雪寒
地下工作
徐雪寒曾经有过辉煌的少年和青年时代。1911年出生的徐雪寒,15岁入党,担任杭州地委组织部长;17岁被捕,在杭州陆军监狱,和薛暮桥等人一起,把监牢当大学。1934年出狱参与组织农村经济研究会,和陈翰生、钱俊瑞、姜君辰、薛暮桥等办《中国经济情报》专刊和《中国农村》月刊。1935年,他们自筹资金成立新知书店,徐雪寒出任经理。几年工夫,新知书店就拥有二三十家分店。看看他在二十几岁年纪上,所写文章之广泛:工业、农业、铁路、海关、市场、货币、金融、财政,便知他是多有智慧和创造力的人。中共女情报员朱枫是徐雪寒曾经的属下。徐雪寒介绍朱枫入党,并调遣她做贸易,为隐蔽战线管理经济事务。1949年朱枫去台湾前,还写信问徐的意见。1983年,又是徐雪寒倾其所知向有关部门讲述朱枫历史,为她争得应有的结论。1943年徐雪寒被分配到华中局情报部工作,成为潘汉年助手。从1943年春夏到抗战胜利前,潘系统来自上海、南京的所有重要情报,都经过徐雪寒的手。
在1943年,徐雪寒任华中银行副行长;1946-1948年,他在上海、香港一带建立过一批银行、钱庄、对外贸易机构,从事商业活动,为共产党筹集资金;上海解放后,又随军接管财政经济部门;1949年,被任命为上海铁路局局长、华东贸易部部长。1952年进京,担任外贸部副部长。周恩来曾表扬过一位为革命干了许多不同行当的同志,说他干一行,钻研一行,并在那一行做出优异成绩。说的就是徐雪寒。
蒙冤入狱
1955年4月,他被秘密关押,从功德林到秦城监狱,那是因“潘汉年、杨帆案”而受牵连。直到1965年,他被以反革命罪判刑12年后,假释出狱,“文革”一来,又以戴罪之身蹲牛棚、下干校。直到1981年,最高法院才撤销原判,宣告他无罪。整整26年,从44岁到70岁!
改革先锋
1981年夏,徐雪寒终于脱掉重罪枷锁,国务院领导找他谈话,征询他对工作的意见。重回社会,已是古稀之年。歪打正着地,他错过了建立计划经济的历史,一跃为市场取向改革奔走呼号。在他的头脑里,大概从来没有插入计划经济,接受市场经济轻而易举,顺理成章。
1983年,国务院还要求经济研究中心制定外贸体制改革方案。老外贸徐雪寒大施身手,召集会议、调查研究,提出“统一管理、联合经营”的方针。
虽是浙江人,他认上海是第二故乡,最早主张上海全面开放,提议开辟国家第二经济特区,充分发挥上海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区位优势和工业基地优势。他说:“上海人灵得很,要解脱发展商品经济的束缚,使上海人的长袖能够舞起来正是因为他的力主,使重建交通银行的步伐加快。1984年12月初,国务院领导宣布,在中国人民银行之下设立一个新的全国性的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与四家专业银行平行,总行设在上海。
重建央行
1980年,国务院领导指示要设立中央银行,可是两年过去了,也没有进展。人民银行倒是提出过两份建立中央银行的意见,遭到专业银行强烈反对,说他们以中央银行之名恢复由一家银行独揽业务,欲使专业银行名存实亡。从1983年3月,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始研究各国金融制度,还邀请了曾任德国政府“五贤人委员会”成员古托夫斯基来华交换意见。国务院领导采纳了他们关于设立中央银行的建议,并委托中心会同四大银行提出具体方案。
中心总干事薛暮桥第一次邀请四大银行坐在一起开会,就发生了争吵不休、散不了会的僵局。要想破这个局找到一条出路还真不容易!这么多障碍:意识形态的、部门利益的、技术上的,谁能既看得清,又摆得平呢?这时,薛暮桥倚重他的老朋友,也是他请来中心担任常务干事的徐雪寒。薛深知徐的价值。在共产党高级干部中,经历过市场经济的不乏其人,有过运行经验的人则很少,经营过银行的就更少,而存活下来,又委以重任的似乎只有徐雪寒了。
既然坐不到一起,就背对背个别谈。徐雪寒登场了。他分别和四大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的负责人谈,综合他们的意见,中心提出方案,再反馈协商。经过12次座谈会,才大体达到协调。紧接着,徐雪寒南下上海,和四家银行的分行长、金融家,以及原国民党中央银行高级职员分别座谈,听取意见协调矛盾。他既有资格,又有人脉,圆满完成任务。中心最后提交给国务院的报告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中央银行职责。人行不直接经营信贷业务,只与专业银行发生信贷关系,成为“银行的银行”。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重新有了中央银行的建制。
个人作品/徐雪寒
《中国经济问题讲话》(合著),作为新知丛书第1辑第7种,于1938年由新知书店出版。
徐雪寒同志翻泽的加田哲二著《德国社会经济史》、编译日本学者神田丰穗著的《社会科学小辞典》两部书,分别由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出版。
1945年7月1日,徐雪寒在《新华论坛》第1卷第10期发表《华中解放区的货币》。
1981年8月29日,徐雪寒在光明日报发表《调整我国人口再生产的关键性决策》。
1982年1月,徐雪寒在《社会科学辑刊》发表《评我国三十年来人口理论的研究》。
1982年2月5日,徐雪寒在人民日报发表《坚决贯彻农村人口政策》。
1982年4月,徐雪寒在《财贸经济》1982年4期发表《谈谈计划经济和商品生产》。
1982年9月13日,徐雪寒与中央党校毛蓉芳副教授、吴健教授合作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经济特区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1982年9月,徐雪寒参考华应申、沈静芷等20余位同志所写的历史文献,回忆并撰写了新知书店自1935年8月至1948年10月结束转为三联书店为止的十三年四个阶段发展历程,题为《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
1983年3月,徐雪寒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晓亮同志合作,在《经济研究》1983年3期,发表《一本好的政治经济学通俗读物——评介<邓克生通俗经济论文选>》。
1983年7月13日,徐雪寒在经济日报发表《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
1983年,徐雪寒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戴园晨研究员合作,在《计划经济研究》1983年35期发表《财力使用方向的一项抉择》。
1984年1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武超、陈家勤、李雨时合作,在《财贸经济》1984年1期发表《关于外贸体制改革的调查报告》。
1984年2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孟宪刚副研究员合作,在《财贸经济》1984年2期发表《试论外贸出口的“假亏”问题》。
1984年9月3日,徐雪寒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冒天启副研究员合作,在《人民日报》发表《综合平衡依然是制定计划的总原则》。
1984年12月,徐雪寒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冒天启副研究员合作,在《财贸经济》1984年12期发表《学习孙冶方经济理论的一点体会》。
1985年1月,徐雪寒在《上海金融》1985年1期发表《发展商品经济,改造和振兴上海》。
1987年5月4日,徐雪寒在《世界经济导报》发表《从强化宏观控制入手搞好综合经济改革》。
1987年2月,徐雪寒在《金融研究》1987年2期发表《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
1987年6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黄旭助理研究员合作,在《财贸经济》1987年6期发表《当前金融形势和银行业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1987年7月7日,徐雪寒撰写《关于我国人口控制问题的几点意见》。
1988年3月,徐雪寒在《财贸经济》1988年3期发表《制止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
1988年5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唐明峰同志合作,在《财贸经济》1988年5期发表《深化改革需要尽快建立分级财政体制》。
1988年4月,徐雪寒在《改革》1988年4期发表《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1988年6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张军扩同志合作,在《财贸经济》1988年6期发表《论经济效益与承包经营》。
1988年7月11日,徐雪寒在世界经济导报发表《价格全面改革分两步走为奸》。
1988年11月23日,徐雪寒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治理整顿的几个问题和建议》。
1989年1月9日,徐雪寒在世界经济导报发表《关于治理整顿的几个问题和建议》。
1989年12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夏德仁同志合作,在《管理世界》1989年6期发表《当前稳定货币的基本对策》。
1989年9月在沈静芷、俞筱尧、孙全、曹辛之诸同志的大力帮助下,《徐雪寒文集》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薛暮桥同志为之作序。其中经济类文章包括“30年代起至50年代”和“80年代起至90年代”两段时期的著述。回忆类纪念文章涉及的专题人物及部门,包括周恩来、陈毅、曾山、潘汉年、沈钧儒、邹韬奋、徐雉、孙冶方、庄启东、朱枫(朱谌之)、华应申、沈静芷、陈其襄、徐伯听、许涤新、孙晓邮、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新知书店和三联书店、上海内外贸易系统等。这是一部经济学著作的范文集,不仅有理论深度和历史厚度,而且针对性极强。
1990年4月,徐雪寒在《财贸经济》1990年4期,发表《为继续深化改革开辟道路——祝贺<财贸经济>创刊十周年》。
1991年9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张军扩同志合作,在《经济研究》1991年9期发表《改革呼唤新型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和企业制度——<论我国所有制和企业制度的改革>评介》。
1992年3月,徐雪寒在《改革》1992年3期发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研究商品经济理论》。
1994年5月,徐雪寒在三联书店出版的《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发表《五十年后的反思——我对新知书店工作的思考(代序)》。
1995年2月,徐雪寒在《教学与研究》1992年3期发表《<跻身国际市场的艰难起步>评介》。
1996年5月,徐雪寒为《商品经济原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撰写序言。
1999年6、9月,徐雪寒与骆耕漠共同为《一个左联兵士的求索》(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和《庄启东劳动经济文选》(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撰写序言。
2006年10月,《徐雪寒文集(增订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出版。
社会评价/徐雪寒
徐雪寒同志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徐雪寒同志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在战争年代为我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在逆境中正确对待组织的决定,不计较个人得失,正确对待组织的工作决定,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徐雪寒同志在经济改革之初,以高度的工作热情投身到中国经济改革的研究工作中。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努力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国民经济建设规模、分配比例关系、财政税收、银行信贷、对外贸易、特区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国家经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徐雪寒同志坚持真理,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他勤于思考,刻苦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善于运用经济理论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独到的政策建议。他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勇于开拓;他作风民主,为人正派,胸怀宽广,谦虚谨慎,关心同志;为人坦诚,不计名利。
徐雪寒同志在近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不渝地坚信共产主义,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我国的经济政策研究和咨询事业努力奋斗,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经济学家吴敬琏评价徐雪寒同志道:“如果顾准在学术思想上是一个泰斗级的人物,那么他的才能是表现在多个方面的。”
1988年薛暮桥在给《徐雪寒文集》写的序言中说:“历史使他患了一定程度的忧郁症,在同朋友叙谈时常常流露出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但他从来不谈自己所受的将近20年的冤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鲁志强写过一篇《想起徐雪寒》,其中翻来覆去地“想”:“我想不出一个革命者被革命专政的所思所想,也想不出一个理想主义者被理想抛弃的所感所受,但我知道那一定无数倍于肉体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