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引进来战略
引进来战略是指将国外的先进科技人才和领先的管理理念引进来。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有选择的不破坏国内经济环境的招引科技人才和项目资金。
引进来战略的重要性
(1)“引进来”为“走出去”提供物质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特别是1992年外商投资进入高速增长期以来,外资对我国经济各方面的促进作用已经十分明显。据统计,1979—2007年我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8%,其中1991-2007年的年平均增长率更是高达10.5%,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外企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从1993年的9.15%增加到2006年的31.50%。许多大型跨国公司都争先到中国来投资,2002年以前外企的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每年都保持在10%以上,形成了在华投资的总体基本格局。而2002年以后依然有跨国公司在此基础之上进人中国,每年形成超过5%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强了我国生产资本的投资。1992年以后外企的外向型特征更加明显,其出口额逐年增加,占我国出口额的比重从1993年的27.51%,迅速增加到2006年的58.18%,推动我国成为对外贸易大国,并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外资对我国的税收贡献也逐年扩大,1993-2006年涉外税收占全国工商税收总额的比重从5.17%提高到21.19%。在就业方面,截至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数约为2800万人,促进了我国就业数量和质量水平的提高。从以上数据可得,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2400美元。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理论,对外直接投资与该指标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而我国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确得到极大的推动,形成一股强劲增长的势头。由此可见,“引进来”为中国“走出去”积累了物质基础。
(2)“引进来”为“走出去”提供产业基础。截至2006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的67.38%投向了第二产业,尤其是以采掘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为第二产业提升资产质量、技术含量和劳动生产率作出贡献,实现了我国第二产业的高级化发展。另外,外商对服务业的投资同样得以迅速发展。外商对第三产业直接投资项目的比重,1990年为5.7%,2000年增至22.5%,2006年已经达到37.95%。截至2006年外商累计投向服务业的投资额占全国实际投资额的30.72%,略低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8.8%)。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该比例将会随着我国服务业进一步开放而逐步增加,外商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比重将逐步上升,对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投资比重将相应下降,促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在外资加速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势必会产生一些较成熟的和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行业。市场寻求型企业不但通过“走出去”增加市场准人,规避贸易壁垒,而且接近市场,可以根据当地的需求特点改进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将企业的优势扩大到海外市场。效率寻求型企业通过“走出去”将延长该行业产品的生命周期,把这些行业的现有优势与东道国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相结合,维持较低的成本,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产业结构中的低端产业逐渐得以转移,我国就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加快产业结构向高知识、高资本和高技术的行业倾斜。由此可见,“引进来”有助于提升产业结构,“走出去”则有助于优势产业的扩张和落后产业的转移。
(3)“引进来”为“走出去”带来示范效应。外资是推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外资熟悉国际市场而且外向型程度高,在把中国纳入其全球生产体系的同时,也逐渐渗透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竞争机制,使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越来越与世界接轨,使国内企业“走出去”时更加适应复杂的国际投资环境。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知名的跨国公司落户中国,他们通过示范效应向国内企业展示了其战略全球性、资源共享性、技术内部化、生产本土化等跨国经营的经验,为国内即将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树立了榜样,并提供了国际经验。
引进来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结合的必然性
1.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资本、技术、信息、商品、服务人才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各国经济互相依存、相互影响,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经济全球化一方面给我国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另一方面也会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我国只有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顺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新形势,发展开放型经济,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才能抓住潜在的机遇,努力去迎接现实的挑战。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加快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不断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性的经济,市场主体在为获得更多利润的内在动力和为避免在竞争中失败的外在压力推动下,从本地到外地,从国内到国外,到处联系、到处创业、到处落户。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只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市场主体开放的要求,促进市场经济开放性的实现,促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虽然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绝大多数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资源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如果按照传统的发展方式,资源稀缺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任务将越来越艰巨。资源和生态环境对我国实现在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制约作用将越来越明显。要解决资源和生态环境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制约问题,关起门来是难以解决的,要面向世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克服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
4.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调整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局,关系到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大事。调整经济结构关起门来是搞不好的,必须敞开国门面向世界进行调整。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发展开放型经济,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才能充分发挥国内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劳动力、商品和信息等方面交换,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促进我国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的调整,促进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产业结构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促进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5.促进国际经贸关系发展的需要。通过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一方面可以引进更多的资金、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人才,较快地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走出去在境外投资,不仅可以带动设备、技术、原材料和零配件的出口,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出口增加,还有利于扩大东道国就业,增加其市场供应,促进其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促进我国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关系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