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建新园
脆旺米线建新园是一个具有百年建园历史的云南餐饮名店,其供应的品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选料认真、工艺精细的“四喜凉食”在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脆旺米线、汤鸡米线、以色香味俱佳被中国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国名点。滴水穿石,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建新园已成为云南餐饮市场上的饮食品牌。2002年建新园又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餐饮名店”。
建新园的经营品种已由原来的4个小品种增加到五大系列70多个品种,成为昆明市有口皆碑的“饮食煮品王国”。2003年11月“建新园”被评选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发展历程/建新园
建新园美食建新园经过10多年的精心打造,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现共有10个直营连锁分店,1个加工配送中心及3个加盟店。直营连锁分店实行统一核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广大市民中具有良好的信誉。
经过多年的努力,建新园已成为云南餐饮市场上的饮食品牌。2002年建新园又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餐饮名店”。如今,建新园的经营品种已由原来的4个小品种增加到五大系列70多个品种,成为昆明市有口皆碑的“饮食煮品王国”。2003年11月“建新园”被评选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建新园在同行业中产品质量上乘,具有较高知名度,曾多次被评为“云南名小吃”、“中国名点”、“中华名小吃”等荣誉称号,2001年12月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中华餐饮名店”;今年3月建新园“过桥米线”又被云南省烹饪协会评选为云南省唯一一家“云南名小吃”;与此同时,2008年建新园还被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
建新园的过桥米线在继承传统滇味做法的基础上,在选料上也颇有讲究,所用猪肉、筒骨选自玉溪、宜良一带家庭饲养的新鲜土猪,汤的主料鸡选自昭通、文山、武定一带乡村土鸡,精心熬制而成高汤,其它辅料云腿选自宣威精制火腿,尤鱼采用传统涨发方法,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确实保证过桥米线鲜香醇厚的口味。
历史故事/建新园
过桥米线1989年7月中国商业部组织的首届烹饪大赛在天津举行,建新园派出建新园代表对赴津参赛,张美楷、朝明生等几位师傅共同制作的过桥米线一举获得了中国饮食业最高奖项——金鼎奖。提起那次比赛,张美楷师傅还记忆犹新。据张师傅回忆,当时为了保证参赛的过桥米线能够原汁原味,除了蔬菜以外其它包括米线及熟汤用的猪骨、鸭子、鸡、云腿等原材料都是不远千里从昆明带到天津去的。过桥米线汤的熬制十分讲究火候和时间。由于当时北方正是炎炎夏日,汤熬得太早容易变质,影响口感,太晚又担心赶不上比赛的时间。
几位师傅经过仔细的研究和测算,定出了一整套参赛方案。于时,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就彻夜未眠,按照各自的分工仔细的做着准备工作。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比赛中,建新园的过桥米线受到了大赛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最终获得了中国饮食行业最高奖——金鼎奖。
为了保证让顾客走进任何一家建新园的连锁店都能品尝到张美楷师傅亲手调制的过桥米线,建新园建立了中心厨房,统一进行过桥米线汤的熬制,并由张美楷师傅担任主厨师。
招牌食品/建新园
建新园过桥米线建新园的过桥米线汤是用大骨、老母鸡、云南宣威火腿经长时间熬煮而成的具有浓郁鲜香味的一类高汤。
制作方法:
传统方式:该汤选用鸡鸭猪骨,猪爪,猪肘、猪肚等容易让汤色泛白的原料,炖汤的时候,水要盖过里面的物料。滚水先烫过,再放冷水旺火煮开,去沫,放入葱姜酒,文火慢滚至汤稠呈乳白色既可。
便捷方式:市面上有一种叫奶汤皇的浓缩骨汤卖,以前去餐厅吃米线的时候要了一点样品回来自己做,效果还不错,跟自己熬的骨汤差别不大,但操作就简单便捷多了,按一定比例调兑即可。
过桥米线的吃法
建新园过桥米线由汤、片和米线、佐料三部分组成。吃时用大磁碗一只,先放熟鸡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将鸡、鸭、排骨、猪筒子骨等熬出的汤舀入碗内端上桌备用。此时滚汤被厚厚的一层油盖住不冒气,但食客千万不可先喝汤,以免烫伤。要先把鸽鸡磕入碗内,接着把生鱼片、生肉片、鸡肉、猪肝、腰花、鱿鱼、海参、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有筷子轻轻拨动,好让生肉烫熟。然后放入香脆、叉烧等熟肉,再加入豌豆类、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线,最后加入酱油、辣子油。吃起来味道特别浓郁鲜美,营养非常丰富,常常令中外食客赞不绝口。过桥米线集中地体现了滇菜而丰盛的原料,精湛的技术和特殊的吃法,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美丽传说
过桥米线的制作过桥米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过桥米线最初起源于滇南的蒙自县城。相传在城外有一个南湖(现在犹存),湖水清澈如碧,湖畔垂柳成行。湖心有个小岛,岛上不公有亭台楼阁,而且翠竹成林,古木参天,景色优美幽静,空气清新宜人,是附近学子们攻读诗书的好地方,有个书生到湖心的小岛去读书备考,但因为埋头用功,常常忘记吃妻子送去的饭菜,等到吃的时候往往又凉了。由于饮食不正常,天长日久,身体日见消瘦,贤妻十分心疼。
有一次,妻子杀了一只肥母鸡,用砂锅熬好后送去,很长时间仍角温热,便用当地人喜欢吃的米线和其他佐料放入,味道很鲜美,书生也喜欢吃,贤惠的妻子就常常仿此做好送去。后来,书生金榜题名,但他念念不望妻子的盛情,戏说是吃了妻子送的鸡汤米线才考中的。因为他妻子送米线到岛上要经过一道曲径小桥,书生便把这种做法的米线叫做过桥米线,此事一时传为美谈。人们纷纷仿照书生妻的做法吃米线,过桥米线从此流传开来。经过后人的加工改进,过桥米线越做越好,越传越远.
荣誉榜/建新园
中华老字号(1)1996年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四喜凉食为“中华名小吃”
(2)2000年7月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国质量信得过班组”
(3)2000年中国国内贸易部授予汤鸡米线、脆旺米线为“中国名点”
(4)2001年12月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餐饮名店”
(5)2002年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绿色餐饮企业”
(6)2002年昆明市物价局授予“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
(7)2003年5月昆明市旅游局、昆明市旅游餐饮协会授予什锦凉米线“金牌菜一等奖”
(8)2003年昆明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
(9)2003年11月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云南省著名商标”
(10)2003年12月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商业服务业安全放心消费场所”
(11)2005年3月中国保健会、中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妇幼卫生用品产业专业委员会授予《315全国重点推介的卫生防疫、绿色餐饮放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