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廖振鹏
任教专业:理学-海洋科学类
在职情况:在
所在院系:船舶工程学院
所教课程:波动理论及其应用
研究方向:波动理论
个人简介/廖振鹏
1937年生,四川成都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波动理论和地震工程科研和教学。地震工程与工程地震学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37年生,四川成都人,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从事地震工程和工程波动理论研究,致力于结构动力学、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系统识别、地震危险性评定、强震地震学、设计地震动和波动正反问题的研究。他与合作者在波动数值模拟领域中提出的人工透射理论和透射边界条件,是在国际上为多个学科学者引用的一项原创性研究结果,被称为廖氏吸收边界条件。著有《工程波动理论导引》、《地震小区划——理论与实践》等专著以及相关学术论文。
主要学术成果/廖振鹏
代表性著作:《工程波动理论导论》《地震小区划—理论与实践》
代表性论文:几种非均匀应变有限单元的最大特征频率和稳定的时间步距。
工作简历/廖振鹏
1962.1―1984.12 中国科学院(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副研究员(1980.7―1982.8在美国南 加
廖振鹏
州大学从事合作研究)
1985.1―1992.12 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3.1―1997.10 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位委员会主任
1997.11―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9.7― 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领域/廖振鹏
工程波动理论与地震工程。当前科研方向如下:在工程波动理论领域中,与有关专家跨学科合作,逐步结合船舶工程中的数值波浪水池(Numerical Wave Tank)、水声工程中复杂目标的回波特征、电气和电子工程中电磁波与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问题及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捡测问题,探索解决散射正反问题的有效途径,着重研究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在地震工程领域中,参与高坝抗震和昆明盆地高(超高)层建筑抗震研究,并继续完善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解耦数值模拟技术。
科技贡献/廖振鹏
1.在工程波动理论研究中,建立了波动数值模拟的解耦技术。这一技术已用于高坝和核电站等土木工程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和地震勘探等领域,例如,为小湾拱坝(世界第一座坝高300米级高坝)的抗震设计和地震安全性评定所采用。此
廖振鹏
外,有关研究结果在地球物理和声学等领域中亦获得应用,特别是在电磁场理论和有关技术问题的研究中获广泛应用(研究结果被引用情况)。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 提出和发展了模拟各种单向波动的透射理论,并由此导出了简便实用的透射公式。证明了这一公式的精度与有限元或有限差分波动数值模拟的精度一致,并在此精度一致的意义上证明了透射公式等价于无穷远辐射条件。制定了在波动数值模拟中稳定实现这一公式的实用技术。
(2) 基于波速有限原理,将透射理论和有限元技术结合,建立和发展了波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时空解耦技术,为一系列复杂散射问题和结构―介质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2. 在地震工程领域内致力于地震学与土木工程的结合,从事结构动力学、结构系统识别、地震危险性评定、强震地震学和设计地震动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并综合研究成果推进我国地震小区划和地震安全性评定工作。
论著/廖振鹏
专著
“工程波动理论导论(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被教育部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
“地震小区划―理论与实践”,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代表性论文
[1] 廖振鹏,空腔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地球物理学报,十九卷,第一期,50-63,1976
[2] 廖振鹏,近场地面运动与震源机制,国外建筑抗振述评之五,1-23,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情报研究所,1978
[3] Z. P. Liao, H. L. Wong, B. P. Yang and Y. F. Yuan, A Transmitting Boundary for Transient Wave Analyses, Scientia Sinica (Series A) Vol.27, No.10, 1063-1076, 1984.
[4] Z. P. Liao, H. L. Wong, A Transmitting Boundary fo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lastic Wave Propagation,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Vol.3, No.4, 174-183, 1984.
[5] 廖振鹏,近场地面运动研究,中国地震,一卷三期,47-51,1985。
[6] 廖振鹏,关于地震小区划的若干观点和建议,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七卷一期,71-82,1987。
[7] 廖振鹏和刘晶波,波动有限元模拟的基本问题,中国科学,B辑,874-882,1992。
[8] Z. P. Liao and J. B. Liu, Numerical Instabilities of a Local Transmitting Boundary, Earthq. Eng. and Stryct. Dyn, Vol.21, 65-77, 1992.
[9] Z. P. Liao and X. Jin, A stochastic model of the Fourier phase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Vol.8, No.3, 435-446, 1995.
[10] Z. P. Liao and G. Yang, Multi-directional transmitting boundaries for steady-state SH waves, Earthq. Eng. and Struct. Dyn., 24:361-372, 1995.
[11] 廖振鹏,法向透射边界条件,中国科学(E辑),26卷2期,185-192,1996。
[12] Z. P. Liao, Extrapolation nonreflecting boundary conditions, Wave Motion, 117-138,1996.
[13] Liao Zhen-peng, Dynamic Interaction of Natural and Man-made Structure with Earth Medium,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13(3) , 367-408, 1999.
[14] Z.P.Liao, Transmitting Boundary and Radiation condition at infinity, Science in China(Series E),44(2),2001,177-186.
[15] 廖振鹏, 透射边界和无穷远辐射条件, 中国科学(E辑), 44(2), 254-261, 2001
[16] 廖振鹏, 结构动力反应的数值模拟, 中国科学技术前沿, 高等教育出版社, 428-458, 2001.
获奖情况/廖振鹏
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
“横向非均匀介质中的波动”(1992,第一获奖人),
“地震小区划”(1990,第一获奖人)。
2.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
3. 1990年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全国地震系统先进个人。
研究生培养
已培养硕士13名,博士16名,博士后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