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

图书信息/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

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  书名: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作者:《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编委会编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ISBN:978-7-5159-0069-8

  版次:1版1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00

  字数:352 

  定价:59.00元

编委会/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

  主 编 王礼恒

  副主编 包为民 李锋

  编 委 马晖扬 毛国良 王晋军 邓小刚

  石磊 伍贻兆 刘文科 佘振苏

  吴国庭 张涵信 李家春 李素循

  杨武兵 沈清 周恒 尚庆

  俞鸿儒 施岳定 徐睿 高正红

  符松 童秉纲 樊菁

序言/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

  尊敬的庄逢甘院士离我们而去已经一年了。一年中,他生前的亲

《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主编王礼恒《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主编王礼恒朋好友、同事学生,一直思念着他。值此他离去一周年之际,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以表达对他深切的缅怀与崇敬之情。

  庄逢甘院士,大家都习惯称他为庄总。他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我国航天空气动力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高级技术顾问;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第三、四、五届副主席,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会第一、二、三届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亚洲计算流体力学学会主席;曾荣获全国科学技术进步奖、航天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光华工程科技奖、载人航天突出贡献奖章和证书,以及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

  庄总1925年2月出生在江苏常州,1942年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毕业后,赴重庆进入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194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47年远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和数学学位,师从国际著名流体力学专家李普曼教授,并得到同校钱学森教授的指导。1950年,他获得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受聘担任学院研究学者。新中国成立给了庄总极大的振奋和鼓舞,1950年8月,他受新中国的感召毅然放弃了在美国获得的职位和优裕的工作、生活条件,满怀振兴中华的宏图大愿,回到祖国,年仅25岁的他受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副教授。一年后,由知名学者周培源、钱伟长推荐,他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任副研究员兼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53年6月,陈赓大将点名调他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空军工程系主任教员、教授。两年后,钱学森先生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不久他到哈军工参观,一到学校便要求见加州理工学院的校友庄逢甘、罗时钧,别后五年重逢,彼此十分兴奋。很快,根据钱老的建议,在1956年10月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最早组建的十个研究室中的第七室是空气动力研究室,年仅31岁的庄总由钱老点名担任该室的技术负责人。从此,他在钱老的直接领导下走上了我国航天空气动力学开创与发展的道路。

  空气动力学是航天发展的“先行军”。庄总遵循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风洞模拟试验、飞行试验三者相互验证、补充完善、服务工程的技术路线。在理论研究领域,庄总发挥了他在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特长,组织开展了气动力、气动热、气动控制及飞行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飞向太平洋的工程中他很好地解决了高超声速再入气动与烧蚀防热等问题;在载人航天起步阶段,他提出了十大关键气动技术问题,组织了全国大协作,从空气动力学和气动防热等方面为飞船、火箭研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他还关注未来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

  计算流体力学是现代流体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庄总指出计算流体力学作为一种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工程技术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他十分重视并组织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早在1978年他就组织召开了全国计算空气动力学会议,并在1986年主持了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流体动力学数值方法会议。特别是在1985年底他倡导和主持了北京计算流体力学讨论会,分别由国内知名学者主持、学术机构承办,不间断举行直到如今。在这些学术交流与研讨会中,庄总与世界有关国家及港台的同行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推动了我国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确定了我国在此领域的重要地位。

  在风洞建设与试验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起,庄总主持了航天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基地的建设。从1957年开始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北京西南郊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风洞研究试验基地,建起了从低速到高超声速的风洞多座,并从18位大学生开始发展为1000多人的空气动力研究所。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他在钱老的领导下与著名的科学家郭永怀等人一起,较快地在四川建成了我国第二个也是亚洲最大的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基地。两个基地的建设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试验体系,奠定了我国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发展的基础,对我国飞机、导弹、火箭、卫星、飞船等各种飞行器的研究、设计和试验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庄总还十分重视飞行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工作,通过对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以及风洞试验数据的分析比对,使计算体系更趋完善,从而更具普遍的应用价值。

  庄总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他积极提携后人,在科技人员中树起了丰碑。不仅是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作风为大家所钦佩,而且他平易近人、和蔼的态度也深深打动了年轻人。他对学生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途径的选择、具体难点的攻关都给予潜心的指导,并积极推荐学生去国外深造。如今,庄总的学生都陆续走上了重要的技术岗位,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他还关心青少年的成长,热心于科普工作,主编了《太空的召唤》和《航天大世界》等科普图书。

  庄总始终关注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战略高度提出重要的建议,多次主持重点型号立项、转阶段评审及型号重大故障的审查;积极推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关注前沿学科的发展与研究。离去前,他已是85岁高龄,但仍坚持正常上下班,参加有关活动,直到临终前,庄总仍对前去看望他的领导、同事、学生表示对党的感谢,希望大家继续奋斗。

  庄总的一生是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奋力拼搏、成就卓著的一生,也是光明磊落、谦虚谨慎、廉洁奉公、顾全大局的一生。他是中国航天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纪念庄总离我们而去一周年的时候,我们将为中国航天的发展更加努力奋斗!

  王礼恒

  2011年9月

目录/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

  序

  专文

  为国效力 一代师表——李 锋IX

  庄逢甘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XIII

  思想篇

  庄逢甘学术思想的发展及对航天事业的贡献——毛国良 石磊3

  忆计算分所几件事——张涵信16

  庄逢甘院士引导我为国防科研服务——吴承康19

  怀念和学习我们的好班长庄先生——周 恒21

  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的杰出践行者——童秉纲23

  永难忘却的记忆——崔尔杰26

  为我国空气动力学发展贡献一生——黄志澄30

  成就篇

  风雨人生 绚丽辉煌—— 赵梦熊43

  路是这样走过来的——李素循 纪楚群 艾邦成53

  学者·师者·长者——陈河梧56

  缅怀庄逢甘院士对我国风洞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朱孝业 贾英胜 赵之平 孙勇堂 施岳定59

  庄总与我国的再入飞行器——王国雄 安复兴 刘连元 曾庆湘66

  统领各路人才 攻克飞船气动难关——吴国庭68

  心系载人航天 情牵气动未来——方 方70

  我国的旋涡分离流研究和庄逢甘先生——邓学蓥74

  热防护技术领域的开拓者——艾邦成 俞继军 姜贵庆78

  庄逢甘先生对我国遥感事业的重大贡献——胡如忠83

  庄逢甘先生与计算流体力学在中国的发展——傅德薰 马延文95

  回忆庄逢甘在两个气动试验基地建设中的二三事——杜建国99

  庄总在我国再入模拟研究中功不可没——侯 咸101

  风骨篇

  斯人已渺 风骨犹存——庄逢源107

  庄总的风范——李素循112

  怀念好友庄逢甘先生——罗时钧 张正科118

  庄逢甘先生的家族渊源和故乡情怀——庄小虎122

  记忆深处的良师益友庄逢甘先生——张文杰131

  诉衷情——毛国良134

  留得美誉永流芳—— 关世义135

  缅怀庄逢甘先生——樊 菁136

  遵循教导 传承精神 努力作出新贡献——伍贻兆138

  庄逢甘先生的湍流情结——张兆顺141

  庄逢甘先生与湍流世纪难题的攻关——佘振苏143

  庄逢甘院士的教诲“工偏理”——符 松151

  我认识的庄逢甘先生——姜宗林153

  感受庄老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王健平156

  缅怀恩师庄逢甘教授——申功炘160

  以几则故事怀念庄逢甘先生——魏庆鼎163

  探路空天孜孜以求六十载——姜玉平167

  科学巨匠庄逢甘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肖春华 金启刚174

  宽厚善良的庄逢甘院士——司徒明177

  师徒分两地 内心常戚戚——陈耀松178

  庄逢甘先生的治学和育人——忻鼎定183

  忆庄总——张宏显187

  庄逢甘先生与十一室——魏叔如190

  庄逢甘在空气动力研究所——徐永定194

  追忆庄总——胡海清198

  既关注学术大方向又关注技术细节的庄逢甘院士——杨希霓202

  追忆庄总教导的点滴往事——贺德馨204

  怀念无私奉献的庄逢甘老师——郑永藻209

  怀念庄逢甘老所长——楼洪钿211

  半个世纪的引领与跟随——张鲁民215

  追思庄逢甘先生——李 潜222

  良师益友——高 智224

  庄总与文章《复杂流场下气动载荷的多样性》——贾区耀230

  从庄总为我题词中得到的感悟——陈 谟232

  和庄总一起工作的日子——刘子强235

  庄逢甘院士的精神指引我在空气动力学道路上奋发前行——李志辉237

  敏行慎言 只为中华通天路——邢宇皓242

  育人篇

  庄先生与北航流体所——王晋军 赵小虎247

  盛世逢春创伟业 愿洒甘霖长报国——邓小刚251

  缅怀敬爱的导师庄逢甘院士——蔡国飙255

  忆庄逢甘老师点滴——袁 礼258

  和庄先生一起工作的点点滴滴——袁湘江260

  您是我永远的回忆——尚 庆262

  一盏明灯——杨武兵264

  积极主动学习 脚踏实地做事——苗文博268

  与庄老一起出国开会的日子—— 沈 清270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