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平均成本定价论
平均成本定价理论是指在运量一定的情况下,以运价为基础的运输总收入必须能够补偿运输部门的平均运输成本费用,平均运输成本是定价的最低限界。
平均成本定价论的计算
运输收入在补偿平均运输成本后,还需要留有必要的利润以维持和促进运输业的发展。因此,以平均运输成本定价应是运输部门的平均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它是根据单位产品(劳务)平均成本的变化,确定在不同运量条件下产品(劳务)价格的方法。以公式表示即为:
式中:
P——运价;
F——固定总成本;
Q——运量;
Cυ——单位变动成本;
r——单位运量的利润。
成本与运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
平均成本定价论存在的问题
这种理论考虑了运输业从事运输生产的劳动消耗,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它一般适合于运输市场不十分活跃,竞争不太激烈,并且货源比较稳定的运输方式或运输线路。这种定价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没有考虑和反映运输市场上供求关系与运价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在运输需求发生变化时,不能灵活地调整运价以适应市场状况。
(2)没有考虑成本差异对定价的影响。运输业的实际成本除了受材料、燃料、职工工资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的影响外,还与线路(路面)质量、地理环境、货源情况等因素有关,因此,即使是同一种运输方式,在不同地区、不同线路上成本也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并不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造成的,因此,以平均运输成本定价必然造成各个地区、各条线路由于运输成本不同而产生的赢利差异,长期下去,会导致这些地区、线路运输的滞后发展、萎缩甚至消失。
(3)有时会导致运价的严重扭曲。铁路、民航以部门平均成本定价,公路以省、自治区、市平均成本定价,水运以航线、航区平均成本定价的话,这些运价,有的反映了实际成本,而有的却偏离实际成本很大。因此,各种运输方式运价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价关系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