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工作抽样

含义及特点

工作抽样的含义

又称“瞬时观察法”。是指利用统计学中随机抽样的原理,按照等机率性和随机性的独立原则,对现场操作者或机器设备进行瞬间观测和记录,调查各种作业事项的发生次数和发生率,以必需而最小的观测样本,来推定观测对象总体状况的一种现场观测的分析方法。

工作抽样的特点

1.间断性观测。

2.不是记时,而是记录瞬间发生的各种事件的出现次数。

3.观测精度可以控制。

步骤

1.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观测的精度。

2.对调查对象的作业活动适当分类。

3.确定观测次数,即抽取的样本数。

4.决定观测时刻。

5.现场观测。

6.检验样数据。一般采取作管理图的方式。

7.计算评价观测结果。

工作抽样的缺点

其缺点是:观测不够细致,不适用于以过细分析作业时间消耗为目的的观测,也不适合于以改进操作方法为目的的动作分析一类的观测。

抽样原则

调查的抽样设计,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为子总体进行。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各级样本单位一经抽中,不得调换。

三、调查样本量

这次调查的样本量约为13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全国出生率的相对误差控制在0.6%左右,死亡率的相对误差控制在0.8%左右。调查的把握程度为95%(t=1.96)。

全国样本在各省按各省总人口平方根的份额进行分配(见附件)。各省出生率的相对误差控制在3%左右,死亡率的相对误差控制在4%左右。

四、抽样步骤

各省可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三阶段或二阶段抽样。

三阶段抽样的步骤为:

第一阶段,由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调查办公室)在各省抽取乡级(指乡、镇、街道,下同)单位,2005年4月底以前完成。

第二阶段,由省级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调查办公室)在抽中的乡级单位抽取村级(指村委会和居委会,下同)单位,2005年7月底以前完成。

第三阶段,由省级调查办公室在抽中的村级单位抽取调查小区, 2005年9月底以前完成。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