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概况/崔涤僧
陕西省崔涤僧,原名俊藻,1885年11月1日生于陕西省户县之农家,自幼随家人参加劳动,对土地、耕畜具有深厚的感情。1894年在家乡私塾就读,为时9年,打下了较扎实的古汉语基础。在此期间,他目睹耕畜疾病时有发生,常将农民的辛勤劳动化为乌有,乃萌生以医助农之志。1903年赴长安县投师于名中兽医陈西坡门下,经过6年刻苦钻研,反复实践,不仅掌握了中兽医学理论知识和诊疗技术,而且领会了陈西坡经验的精髓。离师后,崔涤僧即独立在户县一带行医,诊疗家畜疾病。由于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并能结合实际,探究医理,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不久即名震乡里,求医者络绎不绝。与此同时,他一方面博览群书,刻苦钻研中兽医学古籍和中医学经典著作,以提高自身兽医学水平;另一方面注意培养人才,以促进中兽医学的发展。
由于他精通医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作风朴实,故深受乡里群众和同道景仰。当时有的兽医医疗水平较低,对有些病马因诊断不清,常判为不治,予以淘汰。他目睹此情,深感不安,故下大功夫对疑难病症进行深入研究,常彻夜不眠,必欲穷其究竟并找出对策方休,从而大大提高了疑难病症的治愈率,挽回了群众的损失。他常接诊其他兽医判为不治的危、重病马,经过细致观察,反复推敲,辨证施治,慎重处方,竟能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使乡里农户深受其惠。久而久之,陕西关中一带广大农民群众便将其誉为“活马王”,以感其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崔涤僧于1956年受聘于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兽医研究室,专门从事中兽医科学研究,并培养中兽医人才。1958年7月就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直0至1965年因体衰卸职。他还以中兽医界的代表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曾任甘肃省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崔涤僧为祖国畜牧兽医事业,特别是中兽医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6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孜孜以求,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辨证施治中西结合/崔涤僧

整理古籍著书立说/崔涤僧
元亨疗马集崔涤僧在兽医古籍的整理和著书立说方面功绩卓著。我国中兽医学长期多靠师徒相传,多数中兽医文化水平不高,很多宝贵经验难以总结提高,影响了中兽医学的发展。崔涤僧由于有较深的古汉语根底,不仅能够阅读理解中医、中兽医古籍的内容,而且能够亲自动笔撰写文章,介绍推广。他自青年时代起,即注意对兽医古籍的研究,广泛搜集,精心校正,不惮繁复,加以整理。例如,早在1935年,他即将家藏《元亨疗马集》 、 《安骥集》 、 《通玄论》细致校订,改正讹误,增添新解和注释,合为一书,名曰《马学三种汇编》。惜限于当时的条件未能刊印。元代成书的《痊骥通玄论》失传已久,50年代他将家藏抄本经过整理和校正,并补入散佚的材料,编为《校正增补痊骥通玄论》,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于1959年刊行,使这一古籍得以重见于世。他还特别注意记载病案,积累资料,总结提高。自从医以来,凡遇疑难病例,必一一笔记,事后备忘。自1910年以后,经过近50年的长期积累,搜集了大量的病案和资料。在整理中,六易其稿,终于在1959年写成《福兽全集》 (即《中兽医诊疗经验·第四集》)一书,几乎集中了他一生的诊疗经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全集》分为三卷,上卷为马科,中卷为牛科,下卷为驹儿科。马科包括心经部、小肠部、肝经部、胆部、脾经部、胃部、肺经部、大肠部、肾经部、膀胱部、疮黄部、疫病与杂症部,共124种疾病;牛科包括牛瘟论、心经部、肺经部、胃和大小肠部、杂治共38种疾病;驹儿科包括胎产部、驹儿部共58种疾病。每部部首均有小言,对该类疾病以中兽医观点作简要概述。以后一病为一篇,详列症状、治法、调理、禁忌等,篇后附有歌词、处方、病图、针灸穴位等。在介绍中,常结合亲身经治的病例,详细叙述诊治情况,生动具体,条理清楚,使读者宛如亲临现场,体会深刻。所列处方,既有古方,也有古方新用,更多的是作者根据具体情况拟制或改制的处方,读者精心研究,可领会处方的用意及用药的法则,提高医疗水平。这本书是当代中兽医界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诊疗著作。1966年临终前,犹不忘嘱咐儿孙将其遗稿《马学三种汇编》 、 《牛马辨证录》 、《驹儿秘本》整理出版。
崔涤僧目睹家畜疾病造成的危害,深感培养中兽医人才的重要,故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在行医的同时,即设帐执教,收徒培养,并曾数度举办中兽医学讲习班.亲自任教,造就了不少有志于兽医事业的青年。他讲课认真,要求严格,结合实践,诲人不倦,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工作期间,对中青年科技人员耐心指导,循循善诱,由于他有较高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湛的医术,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受学习者的赞誉。他经常向一些西兽医讲述中兽医经典著作,从理论到实践,从处方到操作,都不厌其详,反复说明;当遇到具体病例时,即向在场人员介绍自己对此病的见解、处理及其理由,对于所开处方,详细讲解用药的原则及针对性,使学者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且能根据西兽医的看法提出中兽医的认识,使人容易接受。经十多年的言传身教,临证示范和理论启迪,使许多西兽医成为中兽医的内行和科研骨干,为加强中兽医学研究力量做出了贡献。
人物简历/崔涤僧
1885年11月1日 出生于陕西省户县。
1894—1903年 在家乡私塾就读。
1903—1909年 在著名中兽医陕西省长安县陈西坡家学习中兽医学。
1909—1955年 在陕西省户县一带独立行医,诊疗家畜疾病。
1956年5月—1958年6月 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兽医研究室副研究员。
1958年7月—1965年12月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副所长。
1966年8月5日 逝世干陕西省户县。
个人论著/崔涤僧
1 崔涤僧.福兽全集(中兽医诊疗经验·第四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59.
2 崔涤僧.校正增补痊骥通玄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59.
3 崔涤僧(参加).中兽医治疗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63.
4 崔涤僧.马鼻疽的临床观察及治疗经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研究资料汇编第一集.1959.
5 崔涤僧.诊断和治疗马骡破伤风的一些经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研究资料汇编第一集.1959.
6 崔涤僧.关于若干马骡结症临床上的经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研究资料汇编第一集.1959.
7 崔涤僧.治疗驴骡脱肛症的经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研究资料汇编第一集.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