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岑可法
岑可法是广东实验中学1952年毕业生,同年考上华中工学院动力系,1956年毕业,后到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技术大学留学,1962年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教授。能源工程研究所所长、热物理系主任。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煤沸腾燃烧。煤浆的燃烧及锅炉测试技术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土,属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专业选择/岑可法
岑可法
1956年岑可法从华中工学院毕业后到浙大的热物理系热工教研室工作,两年后,经国家选派到前苏联留学。出国前,一位著名科学家问他们准备到苏联学什么,当时,很多同学都选择制造火箭、核潜艇等尖端专业。岑可法却选择了“煤的燃烧方向”。“中国是个产煤大国,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他说,“我们总不能每个人都去制造火箭飞机。”
1962年毕业回国,岑可法有两个选择:一是独立开展一个方向的研究。这条路是当年很多一起回国同学的选择。二是给陈运铣教授当助手。当时浙大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前来征求他的意见,岑可法说:“重工业行业靠一两个人是搞不好的,要靠群体的力量,他愿意当陈老师的助手。”助手一当就是20年,直到1983年陈教授去世。时至今日,岑可法十分庆幸当年的选择,那是一个“三赢”的选择。对陈老师来说,有了一个得力的助手;对自己来说,向陈老师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提高了科研水平;当然,最大受益者是浙大工程热物理学科,得以集中科研力量,取得快速发展。
现在看来,岑可法当初的选择非常符合我国能源的重大需求。
技术攻关/岑可法
岑可法
上世纪70年代,国家为应对国际国内石油紧张的局势,制定了“以煤代油”的能源政策。1978年开始,国家组织攻关小组着手研究油煤浆技术。1984年,岑可法担任总体技术组组长,带领中国科学院组织浙江大学、鞍山钢铁厂、中科院力学所、化学所等7个单位近100人进行攻关,开展油煤混合燃料工业性试验,在鞍钢100吨/时锅炉上取得了成功,可节油35%。
油煤浆能够很好燃烧,大家很容易理解。1981年岑可法提出研究100%代油的水煤浆,但是许多专家不理解水煤浆,认为加水不是熄火了吗?课题没有被批准,同年岑可法随团访问美国,美国拿出了两小袋刚研究出来的水煤浆样品,要保密,不肯给样品。这激发了岑先生们自主创新研究的决心,自筹经费进行研究。
1983年,国家派岑可法去美大西洋石油公司试验中国水煤浆能否成功代油,美国工程师多次试验中国水煤浆,在试验中都加入了天然气以利于着火,到了星期五中午仍未果,岑鉴于国内的成功试烧,胸有成竹地说:“还是按我们的方法试烧吧!”他从容不迫地调试起来。结果,光是水煤浆,不加天然气,不加一滴油,就取代了100%的油。周六美国专家加班测试,拿到了全部的试验数据,认为很好,当时就决定免除了原来需要中国支付的全部试验和测试费。这样一来,美国想高价卖给他们的水煤浆技术就不可能了。
经过近30年来岑可法及其团队对水煤浆代油燃烧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完善,已应用水煤浆锅炉到包括国际上全烧水煤浆最大(200MW)的电厂等500多台套,每年为国家节约替代燃油约250万吨,最近三年2006-2008有应用证明的经济效益达53.6亿元,取得了重大的代油、节能和环保效益,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应用水煤浆代油燃烧技术最为广泛的国家。目前在国际上已经或正在向意大利、俄罗斯、日本、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非洲等国家输出该技术成果。
新领域研究/岑可法
岑可法
现在,岑可法所在的研究团队在代油燃烧领域的研究的基础上,又向用生物质制取燃料油、大规模制取高级燃料-氢燃料迈步,开始了硫碘化学循环制氢、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氢、水葫芦发酵制氢与甲烷、煤制氢等新领域的研究。
什么是现在国家的重大需求?研究所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贡献?是岑可法及其团队一直在思索并为之不断实践的问题。从煤泥发电,到煤矸石垃圾废弃物,到工业污水污泥,到医疗废弃物焚烧发电,再到危险有毒废弃物热处置,从炉内脱硫脱硝到尾部烟气脱硫脱硝,再到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不断创新,岑可法院士一直在追求卓越的实践创新中燃烧生命。
主要成就/岑可法
科学研究
岑可法致力于煤炭分级利用多联产、生物质能高效清洁利用、太阳能热发电、大规模制氢等前沿科学的研究,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前瞻性地提出水煤浆代油新技术,每年为国家节约替代燃油150多万吨,产生经济效益20多亿元。
化石燃料的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生物质能利用与制氢技术;洁净煤燃烧与气化技术;水煤浆燃烧技术;流化床燃烧发电技术;能源利用过程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工程气固多相流动和电站锅炉计算机辅助试验(CAT);先进激光诊断技术等领域均有开拓性成就,形成一套独特的学术思想。
学术论著
在国内外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合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64篇,获省部级优秀论文60余篇,编写(译)教材及专著10多本。
图书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
锅炉燃烧试验方法及测量技术[8] | 岑可法主编 | 水利电力出版社 | 1987 |
工程气固多相流动的理论和计算 | 岑可法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1990-03 |
燃烧流体力学 | 岑可法,樊建人 | 水利电力出版社 | 1991-1-1 |
锅炉和热交换器的积灰,结渣,磨损和腐蚀的防止原理与计算 | 岑可法 等 | 科学出版社 | 1994-06 |
煤浆燃烧、流动、传热和气化的理论与应用技术 | 岑可法 等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1997-10 |
循环流化床锅炉理论设计与运行 | 岑可法 等著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1998-5-1 |
高等燃烧学 | 岑可法 等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2-12-1 |
大型电站锅炉安全及优化运行技术 | 岑可法,周昊,池作和著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2003-2-1 |
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 | 岑可法 等编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6-1 |
工业锅炉设计计算方法 | 乐家林 , 岑可法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2005-1-1 |
多孔介质燃烧理论与技术 | 程乐鸣、岑可法、周昊等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13-1-1 |
人才培养
岑可法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以他为首的导师团队先后培养了包括5位“长江学者”、2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内的2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以及5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捐资设奖学金/岑可法
2010年1月15日,正值75岁寿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给浙江大学送去一份厚礼:捐献350万元个人积蓄,设立面向浙大学生的岑可法奖学金,一等奖每人10000元、二等奖每人2500元。据悉,这是浙大历史上在校教职工数额最大的一笔捐款。
岑可法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能源专家,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值试验的新理论,在煤的燃烧和清洁利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成就;他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培养了多位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
据悉,岑可法院士此次捐献的350万元是他和夫人多年的积蓄,包括国家给予的院士津贴、各种科技成果奖奖金、业绩津贴、稿费、专家顾问费以及银行理财服务增值所得。
社会任职/岑可法
岑可法
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第四届专家顾问组成员
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评议组召集人
教育部高等院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力高等教育委员会能源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动力学会副理事长
动力工程学会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
浙江省电力学会副理事长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江苏省煤基CO₂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和《可再生能源》主编
《工程热物理学报》、《燃料化学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动力工程》、《煤炭学报》、《煤炭转化》、《热力发电》、《能源工程》、《燃烧科学与技术》、《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洁净煤技术》、《煤气与热力》、《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热科学与技术》,国际期刊《FuelProcessingTechnology》、《Energy》编委等职
获奖记录/岑可法
《锅炉燃烧试验研究方法及测量技术》获能源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工程气固多相流动的理论和计算》获华东地区优秀自然科技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专著奖、《燃烧流体力学》获全国高校热能,水电,动力类优秀教材二等奖。
先后取得11项国家奖、100余项发明专利,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培养高水平工学博士新机制”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曾获国家发明二、三、四等奖各1次,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全国科技大会奖1次,省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5次、二等奖5次、三等奖2次,国家经委、计委、科委、财政部联合嘉奖1次,国家七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1次。
曾先后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并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二届儒子牛金球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中国电机工程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教委、科委及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