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屏性媒介
屏性媒介是与传统纸质媒介相比而言,泛指借助高技术的一种媒介手段,进行传载图像信息的各类视频、影像,“屏”是其显著特征,如电影屏幕、电视荧屏、电脑显示屏、公共场合的电子指示屏以及手机和各类电子产品显示屏等。与传统纸质媒介相比,屏性媒介向所有的人敞开大门,它没有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大家以同等资格在绝对公平的传播环境中接受屏性媒介所呈现的一切,具有混合性、整合性、技术性、直观性、浅白性、新感性等多项自身特质。
屏性媒介的视觉特质
从屏性媒介产生的基础来看,它无疑是现代科学技术引领下的工业文明的产物j是科技、工业商业、文化艺术的“混合体”,市场经济的运转是其产生发展的原动力和必然结果;从屏性媒介的文化内涵而言,它涉及艺术、美学等传统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尤其在现代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等领域进行着多重价值体系的交汇、融合与整合性构建;“从其外在生成体系分析,它纳入了声音、语言、文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符号形式与传播介质,充当当下影视图像的主要元素,试图建构出一个大一统的多媒体技术世界。”可见,混合性、整合性、技术性是屏性媒介具备的重要的视觉特质。
屏性媒介的感性延伸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促使人们关注媒介与人的关系,并使这种考察从单一视角转向多维视角。麦克卢汉宣称只重逻辑思维、线性思维再也行不通了.人必须是具有整体思维感知、整合把握世界的人。他说:“我们的时代渴望整体把握、移情作用和深度意识,这种渴望是电力技术的自然而然的附属物。”
麦氏的媒介技术哲学观受到批评,但他的研究让我们注意到了“技术环境”,提醒我们复醒人的主体性。他认为,电子媒介引发的巨变使我们产生巨痛和身份的迷失,“只有对巨变的动态获得清醒的认识,才能减轻痛苦,减少迷失。只有了解新媒介引起的革命性转换,我们才能预测和控制这种变化”如今.“我们有机会去了解、预测和影响塑造我们的环境力量。因而我们有机会夺回自己命运的控制权。”保罗·莱文森则扬弃了“媒介决定论”,提出了与之相左的“人性化趋势论”.他认为技术的进步不会使人丧失主体能力.人们可以主动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或改进媒介,对媒介拥有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图像丰富的视觉刺激使理解平面化,平面性的文化阐释要求视觉是最先的也是最后的关照。图像是屏性媒介新的语言符号,这种语言正如马尔库塞所说,是广义的,包括文字、语言、形象、音乐、影像,也包括意象、想象、无意识、潜意识。这些以图像为中心的感受是“造型的,并且赋予视觉感受性以高于字面上的感受性的特权,赋予造型一种超越概念的特权,赋予感觉一种超越意义的特权,以及赋予直接性一种超越更加中介的智力模式的特权。”它可以界定和传导新的“价值”,并表达一种决裂的姿态。不管这种理想能否实现,一种新的感性精神开始张扬,人的主体性在此过程中随即得到充分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