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对象请求代理

简介

CORBA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软件与硬件资源的情况下发展出的一种新技术。它可以让分布的应用程序完成通信,无论这种应用程序是什么厂商生产的,只要符合CORBA标准就可以相互通信。CORBA1.1于1991年由OMG提出,同时还提出了接口定义语言InterfaceDefinitionLanguage,IDL)以及能够让客户/服务器对象在特定的ORB(对象请求代理)实现中进行通信。而1994年提出并被采纳的CORBA2.0标准才真正实现了不同生产厂商间的互操作性。

ORB是一个在对象间建立客户/服务器联系的中件。使用ORB,客户可以调用服务器的对象或对象中的应用,被调用的对象不要求在同一台机器上。由ORB负责进行通信,同时ORB也负责寻找适于完成这一工作的对象,并在服务器对象完成后返回结果。客户对象完全可以不关心服务器对象的位置,实现它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工作的硬件平台,甚至不必关心服务器对象的与服务无关的接口信息,这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程序的工作。既然能够这么方便,那ORB就需要提供在不同机器间应用程序间的通信,数据转换,并提供多对象系统的无缝连接。

我们通常编制客户/服务器程序时,常常需要自己定义通信协议,而协议的制定往往与硬件和实现的方法有关,而ORB能够简化这一过程。在ORB下,协议通过IDL语言进行定义,保证了一致性,为了照顾到灵活性,ORB允许程序员选择相应的操作系统,执行环境和编程语言。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原来的代码通过一定的方式重用。CORBA是面向对象标准的第一步,有了这个标准,软件的实现与工作环境对用户和开发者不再重要,可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本地系统的实现与优化上。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