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管理模式的概念
审计管理模式是指为实现一定审计目标,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审计的标准形态。
在这里:①审计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目标;②审计管理模式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③审计管理模式具有特定的功能;④审计管理模式是一种标准形态。
审计管理模式的性质
从我国审计组织的管理内容出发,审计管理的模式是行政型的管理模式。在行政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中,强调政府职能的服务公共的性质,因而把行政管理认为就是公共管理,行政型审计管理模式也就是公共型审计管理模式。这实际上涉及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行政管理就是公共管理,因为行政管理的内容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而公共管理的内容,是政治性公共事务(如军事、外交、司法、维护公共安全等)和社会性公共事务(如教育、科技、公共交通、医药卫生等)。行政管理的内容也就是公共管理的内容,只是将国家事务说成是政治性公共事务,社会事务说成是社会性公共事务;就是在企业,从其经济活动内容的性质而言,同样存在有行政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活动的事务。以上分析表明,审计管理既具有行政管理的性质,同时也具有公共管理的性质。
审计管理模式的特征
1、目标性,审计管理模式的运行,具有明确的应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要求。
2、规范性,审计管理模式的运行要遵循一定的审计规范和相关规范。
3、稳定性,审计管理模式构成是各种要素相互联系、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能在较长时期或以其基本功能运行。
4、相对性,审计管理模式的具体形态及其内容、结构和功能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一定形式的审计管理模式从整体上是稳定的,但其结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而是相对的。
5、适应性,审计模式的基本的内容、结构和功能,能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并正常运行。
6、国际性,审计管理模式的建立考虑了与国际审计准则和有关国际审计通行规则相协调。
建立审计管理模式的要求
1、要以客观实际的审计管理环境为基础,建立审计管理模式,要从实际出发,依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
2、要采用科学方法,建立审计管理模式对客观审计事物的研究,要采用科学的观察法、调查法、抽象法、定性法、定量法和分析法等;
3、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建立审计管理模式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并依据有关法规;
4、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建立审计模式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审计事物的本质,反映审计事物发展的规律;
5、要具有规范性,建立审计模式要按照审计模式内容从形态、结构、功能和特征等方面进行规范,抽象为一种标准形态。
建立审计管理模式的意义
1、认识审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通过建立审计模式,认识审计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和规律,及其发展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运用这些因素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这使得实际存在的复杂的审计事物,由于采用建立模式的抽象,变得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2、提出审计改革的要求。以审计管理模式的标准形态,对照实际审计管理工作,肯定符合审计管理模式要求的方面,找出不符合审计管理模式要求的内容,并分析其原因、影响,相应提出在宏观上、微观上应进行审计改革的要求,以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
3、指导审计实践。以审计管理模式的标准形态,作为对审计实践的指导。建立的标准化审计模式,可以规范审计事物发展的过程、过程中的行为及过程运行机制。以审计管理模式的标准形态对照实际审计工作,对符合审计管理模式要求的方面,要不断充实和完善;对不符合审计管理模式要求的内容,分析其原因、影响,并相应采取措施改进。依据影响审计管理模式发展变化的因素在未来时期可能发生的变化,预测审计模式所反映客观事物在未来时期的发展,采取相应措施,对现实事物的发展施加影响,以便发挥审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