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宋叔和

简历/宋叔和

(图)宋叔和宋叔和

1915年7月14日 出生于河北省迁安县。


1938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


1938-1942年 在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任助教。


1942-1949年 先后任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技士、技正和西北分所地质室主任。


1949-1952年 任南京地质调查所工程师。


1950年 加入“九三学社”。


1952-1956年 组建地质部641地质队,任该队技术副队长。


1956-1962年 先后任地质部西北地质局副主任工程师及甘肃省地质局总工程师。1960年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兼职研究员。


(图)宋叔和宋叔和

1962-1978年 任地质部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业务副所长。


1978年后 任地质部(原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领导小组组长、名誉所长、研究员。


1954-1992年 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第七届委员。


1957-1984年 被选为中国地质学会30届至32届理事。


1980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院士)。


1980-1989年 任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


1982年 创办《矿床地质》(学术季刊),担任主编。1984年后任《地质学报》副主编。


2008年2月5日19时20分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生平/宋叔和

(图)宋叔和宋叔和

宋叔和,字克如。1915年7月14日出生于耕读之家,祖辈处于科举制度时代,父辈则已接受南开中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现代教育,因而他难免受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思想的一定影响。7岁前从祖父受启蒙教育,之后在县立西阁寺高小读书。1928-1932年在河北省立唐山中学读完初中,1932-1934 年转至北平东通县潞河中学读完高中。在唐山中学就读时,一位讲授博物课的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的教师,使宋叔和在青少年时代就接受了一些地质矿产知识的熏陶,产生颇大的兴趣。那时,唐山是一个工业区,除著名的开滦煤矿外,还有一些诸如洋灰厂、瓷器厂等小型企业。而临近唐山的塘沽,不但拥有盐厂、碱厂等,还有很有名气的大型企业,同时又是一些矿产产品的集散地。耳濡目染,青少年时代的宋叔和就领悟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国家的振兴和富强、对民族的昌盛发达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在他报考大学时就选择了化工和地质专业,并于1934年考取了清华大学地学系。1937年因侵华日军进逼北京,清华大学被迫南迁昆明,他继续在西南联合大学就读。大学时代的宋叔和十分勤奋好学,兴趣广泛,早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就撰写了《中国的玉石》一文,载于《清华大学学报》(1936),后转载于《北京晨报》。


1938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任教期间曾随冯景兰、张席提教授先后赴云南西部和贵州西部进行地质及矿产资源的调查工作。当时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虽然十分艰苦,但却使他深深地认识到:大自然之博大宏伟、地质现象纵横纷纭,有探索不尽的奥秘、驰骋不尽的广阔天地。他决心投身到地质工作第一线去,经受大自然的洗礼!在他的坚决请求下,于1942年调到重庆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士、技正。1943年远去大西北,先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新疆地质调查队二组组长,后任该所西北分所技正兼地质室主任。1947年11月又调南京,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此间他参加了在台湾召开的全国地质学会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叔和任南京地质调查所工程师。当时,摆在刚刚从“三座大山”下解放出来的中国人民面前的迫切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医治连年战争的创伤,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适应这一任务的需要,国家急需矿产资源,正当年的宋叔和立志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和精力贡献给新中国的地质找矿事业。于1952年他赴大西北负责组建641地质队,兼任该队技术副队长,1956年任西北地质局副主任工程师,1959年出任甘肃省地质局总工程师。1960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兼职研究员。自1962年起,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宋叔和转至地质部科学研究部门工作,他除亲自主持和指导很多重要研究项目外,还对地质科学研究机构的健全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62年参加组建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出任首届副所长,1975年后参加《地质学报》总编工作,1978年又受命筹备恢复矿床地质研究所,任所领导小组组长。1980年任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主持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的10年间,为我国矿床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宋叔和自1954年起,连任第二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57-1983年连任中国地质学会第30至32届理事,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院士)。这些任职他不仅仅只是把它当作党和人民给他的荣誉,还利用多种场合和机会发挥自己的作用,特别是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合理开发、地质行业部门间的分工协作、矿产有偿使用等许多重大决策性问题上多次提出过积极的建设性意见。


20世纪80年代,宋叔和还特别重视国内外地质科学技术思想的交流和致力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他曾先后赴英国、葡萄牙、美国等进行讲学、考察(1978年在英国地质学会上的报告:中国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和岩浆活动)和与会交流,曾邀请世界著名的矿床地质学家D.F.桑斯特(Sangsten)、矿物学家G.H.莫(Mohe)教授等来华讲学,对促进我国矿床地质学和矿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叔和认为,当今各国地质科学也像其他学科一样发展迅速,新理论和新技术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因此需要有一大批年轻有为的优秀人才致力于不断深入研究独具特色的亚洲东部——中国的地质科学。这些人才一方面可以从生产第一线涌现,但更重要应十分注重硕士、博士生的培养。他对研究生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告诫他们: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一定要多接触野外地质实际,宏伟博大的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实验室,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要锲而不舍。他近年培养的和通过的博士毕业生,大多已成为学科研究的骨干,取得的研究成果经专家评审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有些还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他的学生先后均参加国际合作研究,有的被发达国家邀请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基础调查/宋叔和

(图)宋叔和宋叔和

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期间,他先后调查了云南、贵州两省西部的基础地质与矿产,撰写了《云南保山仁和桥中志留纪笔石》一文,文章注重实际资料的收集、整理,详细地描述了笔石的结构特征,并科学地厘定了所在地层层位,为中国早期志留纪地层的划分提供了标准化石。此外,还协助张席提教授调查云南贵州间沿公路的地质剖面并研究了贵州海相三叠纪瓣鳃类化石,由张教授执笔撰写了《贵州海相三叠系之新产地》一文。1942-1949 年期间,他怀着开发大西北的强烈愿望,奔赴新疆、甘肃等地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1943年他与关士聪一起研究了新疆八道湾早、中侏罗世煤田的成煤时代、成煤环境、构造特征、煤层特点等,最早划分出早、中侏罗世的燃料煤和三叠纪的炼焦煤,撰写了《迪化八道湾煤田》、《对新疆八道湾煤田开采之意见》等文章。此间他还填制了伊宁至阿拉套山,乌鲁木齐至库鲁克塔格路线地质图。嗣后,应甘肃省原建设厅三酸公司之邀请调查白银厂古矿点黄铁矿藏的规模时,确定了原铁矿为铁帽,千枚岩围岩为变质火山岩,该矿床与世界著名的里奥廷托矿床相类似。此间,他编写了数十万字的路线地质和矿产普查报告,著有《甘肃皋兰县白银厂黄铁矿》、《甘肃皋兰杂岩初步研究》、《甘肃皋兰白银厂火山岩系及其变质》等论文。首次论证并肯定了白银厂多金属矿位于海相火山岩系中,属黄铁矿型矿床。解放前这一阶段对云南、贵州和东天山以及东祁连山的部分地区的路线地质调查,为后来的详细调查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基础作用。

突出贡献/宋叔和

从清华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毕业算起,宋叔和已在祖国地质战线上拼搏了50余年。在50多年的地质生涯中,前半段主要战斗在野外生产第一线,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上贡献卓著;后半段一直奋战在地质科学研究部门,对促进我国矿床地质研究事业的发展倾注了他全部心血,其成就不但为国内广大地质工作者所熟知,而且在国际上也有些影响。他除用大量的时间主编《矿床地质》等刊物和专著《中国矿床》外,还先后发表数十篇论文,主持并编写了上百万字有关金属、非金属、煤、金等的地质普查报告。近年来宋叔和发表的论文多属于岩石学、矿床地质学方面,如:《我国一些岩浆岩主要类型及其特征》,《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世界范围的一些主要矿带和矿床类型的对比研究趋势》,《秦祁地轴两侧古生代断陷地槽海相火山活动与多金属成矿》,《海相火山活动与层控多金属矿床》,《中国主要金属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关于沉积岩层中层状金属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问题》等。近期正从事矿床地质学发展方向和我国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以及进一步找矿问题的探讨研究工作。


宋叔和勤奋好学,事业心很强,对待主编的刊物、专著、研究生论文和科研成果评审等工作,他都认真负责,从不敷衍了事。他始终淡泊名利,从不主动向党和人民索取什么。宋叔和为人忠厚,平易近人,深得大家的拥戴和尊敬,是始终不断地在地质学领域中努力工作的科学家。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