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安如曾

人物简历/安如曾

1911年2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乡石碑菜园村。

1928-1931年,在北京弘达中学学习。

1931-1933年,在天津北洋工学院附属高中学习。

1933-1937年,在天津北洋工学院采冶系学习。

1937-1939年,任江西大庾钨矿探采工程处实习员、工务员。

1939-1940年,任四川松潘金矿探采工程处工务员。

1940-1945年,任四川天府煤矿枧厂主管煤师。

1945-1946年,赴美国考察。

1946-1947年,任东北西安煤矿矿务处副处长。

1947年7月-1947年8月,任河南宜洛煤矿副处长。

1948-1950年,任湖南湘潭湖湘煤矿工程室主任,副经理。

1950-1953年,任河南宜洛煤矿总工程师。

1953-1955年,任武汉中南煤管局生产技术处,主任工程师。

1955-1980年,任河南焦作矿务局总工程师。

1980-1983年,任河南煤管局副总工程师,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所长。

1983年12月,退居二线。

1988年3月,被煤炭部评定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989年5月,离休。

1991年7月,被国务院颁布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1999年3月,病逝于河南省郑州市。

生平经历/安如曾

安如曾,字绍先,1911年2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乡石碑菜园村。幼年聪颖好学,15岁时家里令其学徒从商,他却胸有大志,1928年2月毅然弃商,只身赴北京弘达中学读书。1931年到天津北洋工学院附中读高中,1933年9月考入北洋工学院采冶系。1937年7月毕业时,正逢抗日战争爆发,他背井离乡,辗转到南方谋职。1937年8月在江西大庾钨矿探采工程处任实习员、工务员。因嫌钨矿探采工程工序简单,为磨炼自己,不荒废所学专业,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学,于1939年6月离开江西,到四川松潘金矿探采工程处任工务员。1940年2月又到四川天府煤矿任主管煤师,期间为解决矿车掉道翻车,研制了一种铁钩,使用后大大减少了事故,提高了提升效率,后定名为“安氏钩”,初露才华。1945年6月赴美国考察,在美国各大煤矿参观学习采掘、运装、支护等工程技术和方法,以及采掘机械化的情况。1946年10月回国后,本想为改变我国采煤业落后面貌做些工作,囿于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国民党反动政府积极发动内战,官员腐败,地方势力纷争,矿产资源管理混乱,根本谈不上开发和建设。

1946年11月至1949年解放前夕,安如曾先后在东北西安煤矿、河南宜洛煤矿、湖南湖湘煤矿任职,但学无所用,仅是虚度年华而已。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技术人员和工人一样深受迫害,炼焦专家俞再麟被残杀事件和宜洛煤矿技术人员个人财物被劫事件,使他对国民党反动政府完全失去了信心(此次事件他本人所有的个人财物和多年积累的笔记、技术资料被国民党军队和宜阳县腐败官员强行抢走)。1949年8月,他拒绝去广州、台湾,留在湖南迎接解放。为防止国民党政府溃逃前破坏矿区,安如曾积极参加了护矿工作,因此险些被抓。

长沙和平解放后,安如曾被任命为湖湘煤矿副经理兼工程室主任,负责矿山生产恢复工作。党和政府对他的关怀、信任和重视,极大地鼓舞了他,他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专业知识,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地工作,为恢复、发展煤矿生产,支援祖国建设出谋划策。1950年3月,国家为了开发宜洛煤田,调安如曾到宜洛煤矿任总工程师,在他的主持下,克服困难,很快完成了开拓工程,为宜洛煤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3年安如曾在武汉中南煤管局生产技术处任主任工程师,期间为开发平顶山矿区,煤炭部限期采样送苏联化验,据此进行总体设计。任务交给他后,立即奔赴平顶山进行紧张的井探和槽探,如期完成了普查任务,为平顶山矿区的开发建设做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图)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

1954年,煤炭部指示建立电话调度汇报制度,当时既无设备又缺人员,安如曾就每夜守在值班室,靠一部单机接听所属各局汇报,答复请示的问题,然后汇总向煤炭部汇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无论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坚持夜夜值班,从未间断过,直到1955年调离中南煤管局。1955年3月,为解决焦作矿务局的开采和灾害治理问题,上级调安如曾到焦作矿务局任总工程师。上任以后,安如曾马上试验新的采煤方法,改进开拓工艺技术,加速了新井建设。并为解决焦作特殊水文地质条件造成的突水、煤与瓦斯突出和水灾防治等疑难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和试验,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焦作工作了20多年,直到1980年3月调任河南省煤炭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所长。

安如曾在年近古稀之年着手筹建河南省煤炭科研所,买地建房抽调人员,事必躬亲。他还提出了“边建所边推先”的方针,使煤科所尽快发挥作用。1983年他退居二线时,煤科所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人员达百余名,为煤炭科研所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安如曾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他终生的追求,为此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改造自己的旧思想观念,终于在74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1988年离休,1999年病逝于郑州,享年89岁。

安如曾于1957年7月增补为焦作市政协委员。河南省第一、第二届政协委员,1964年后为河南省政协第三、第四、第五届常委。1991年7月国务院颁布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科学成就/安如曾

改进建井开拓新工艺

建国初期,中国工业百废待兴,河南宜洛煤矿煤种为主焦煤,这是钢铁冶炼和化工生产所需焦炭的主要原料。国家非常重视宜洛煤田的开发,并将它直属中央管理。为了开发宜洛煤田,1951年调安如曾到宜洛煤矿任总工程师,开凿沈村矿大平峒。该峒断面16m2,长900m,为坚硬的石灰岩层,要完成煤层上山构成通风系统,在设备器材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施工难度相当大。安如曾不分昼夜在现场研究指导爆破试验,从炮眼数量、位置到炮眼的方向、角度、深度和装药量,每个参数都进行了严密的计算,以求最好的爆破效果。同时研制了电扒子,为及时清运矿渣,加快掘进速度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无压风设备的情况下,硬是靠人工大锤,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大断面硬岩石的平峒开拓任务,这样的掘进速度与现在的机械化相比也毫不逊色,被人们誉为事业的实干家和自力更生的典范。1955年在焦作期间,为了提高李村矿天官区的掘进速度,他创造运用水力冲孔掘进法,加快了焦作矿区的新井建设和巷道开拓,从而使新矿井不断建成投产。1950年焦作矿务局煤产量不足100万t,1960年便达690万t,创历史最好纪录,成为中国效率第一、成本最低和安全第一的模范局。

改革旧的采煤法

建国前夕,中国煤炭工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井型规模较小,采煤方法陈旧。宜洛煤矿也沿用祖辈相传的土法采煤,即沿煤层底板掘进巷道,软煤层以手镐人工掘进,硬煤层用手锤打眼,黑火药明火放炮。巷道布置无固定方式,多受煤层走向和地质构造限制,巷道长短又受通风和涌水情况限制。以掘代采,再后退扒帮采煤,俗称巷式采煤。旧采煤法效率低,资源丢失严重、安全条件差,工人常在冒落区装煤拉筐。1950年安如曾到宜洛煤矿后,决心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面貌,于1952年实现了沿倾斜走向长壁分层采煤法,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安全生产条件,为以后采煤方法的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

组织灾害事故抢救,创立动水注浆法

煤矿是地下开采,突水、着火、瓦斯爆炸是矿井安全生产的最大危害。灾害往往是突然爆发,破坏力强,灾害发生后处理起来也很困难,国家对灾害处理的投入十分大。焦作矿区产优质煤,但又是各种灾害高发区,1955年安如曾肩负重任到焦作矿务局任总工程师。到局后首先遇到李封矿天官区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煤与瓦斯突出是在采掘生产时,煤和瓦斯瞬间以极大的能力喷出,突出煤量从几十吨到数千吨,甚至上万吨;喷出的瓦斯量从几千立方米到百万立方米以上。它摧毁支架和安全生产设施,掩埋巷道数米至数百米,冲出的瓦斯可逆风数百米,甚至冲出井口。瓦斯遇火会爆炸燃烧,扩大灾害程度。安如曾赶到现场后,根据情况立即组织抢救,采取了停电、抢修巷道、恢复通风系统等措施,为及时抢救遇难人员创造了安全条件,顺利处理了这次重大事故。在焦作期间,安如曾在预防治理灾害工作中,做了大量研究试验,成功地处理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多次。

焦作煤田水文地质复杂,水患突出,浅部有老窑积水,深层水的威胁主要来自煤层下的二、八奥灰岩层,富含水量且连通性好,当掘进或回采时接近水就突然涌出,涌水量居全国之首。为此,煤炭部治理矿井水害以焦作为突破点,并在焦作召开了全国各局矿水害治理研讨会。焦作的治水由他挂帅,经过数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管理和防治办法:一是预测水情;二是疏排;三是注浆堵截控制。成功地防治了焦作煤矿的水害。

1.改进排水方法。以前一直沿用小直径钻孔,排水管道多,排水时间长。安如曾改进创造了大直径钻孔排放水法,既节省排水管路,又提高了排水效率。这一方法至今仍在应用。

2.采用地面注浆防止突水淹井。为了预防突水,减小井下排水压力,1965~1966年,安如曾在焦作演马庄矿地面组织进行大面积注浆截流试验,注浆堵水、截断进水通道收到了明显效果。推广应用后多次有效治理了水害,至今仍是恢复被淹矿井和地区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3.创立动水注浆堵住突水口。矿井在发生突水时,迅速有效地控制突水口,减少突水灾害程度,保住矿井以及全矿的安全是一技术难关。当焦作王封矿十四大巷下山地区发生突水时,突水量达1800m3/h,很快将该地区淹没。水从十四大巷涌出,危及全矿以及相邻的李封矿。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为了迅速截住突水,安如曾大胆提出:在20m3/min的动水情况下注浆堵水方案,经采用不同性质、不同尺寸的不同材料进行打钻注浆,收到显著效果,终于堵住了出水口,保证了矿井的安全。动水注浆技术的成功创立,也是焦作突水治理的一个重大成果。

火灾是煤矿生产的又一重要灾害,尤其在瓦斯矿井,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瓦斯爆炸。1965年,焦作冯营矿一个距井底很近的回采面着火,安如曾闻讯立即赶到现场,带头下井并亲自指挥救护队进行抢救。在他的指挥下,很快有效地控制了火势,继而扑灭了大火,避免了更大的灾害发生。

科学作风/安如曾

安如曾在科研和生产管理中,认真负责,尊重科学,注重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身体力行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1977年8月20日0点30分,焦作演马庄矿井发生突水,最大突水量达每分钟120m3,为设计可行的堵水方案,他立即带领20名干部工人深入现场查看水情。在1米多水深的井下走了三个多小时,跋涉数千米,终于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保证了治水方案的有效实施,是年他已66岁。

安如曾为人正直,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让步。如在焦作演马矿一个采区,采第一分层时没有铺设假顶,当采第二分层时,大家担心顶板难以管理,大多主张留煤皮较保险。安如曾认为留煤皮白白丢失一层可采的煤太可惜,而根据多年的经验,直接顶是砂岩,冒落较好,经过多年的沉积,有可能压实胶结生成再生顶,如果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可以直接开采。一天,局领导通知他开会前把方案定下来,他阐明自己的观点不同意现在召开会议,坚持技术问题应由他来负责。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勇于承担责任,坚持原则,光明磊落。后经探掘,证明他的分析基本正确,顺利进行了回采。

“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一度停止了他的工作,被非法拘禁,腰被严重打伤。但他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深知煤炭生产管理的重要,刚刚恢复人身自由,便每天到局调度室“上班”,随时掌握各矿井下生产和安全情况,及时处理各种生产技术问题,表现出他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

安如曾对自己对别人要求都非常严格,对不切实际的瞎指挥,不管是谁他都毫不留情地给予严厉批评。他要求技术人员要深入实际多了解情况,他的一生也着重实践:一是坚持多下井多到现场,他常说:“搞煤矿就要多下井,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他进入花甲之年后还坚持经常在井下,遇事故必到现场。二是坚持记录,搜集各种资料,如事故发生的原因、地点、处理过程以及效果。他保留的焦作局水文地质资料记录非常完整系统,字迹工整。他对生产资料、工程数据了如指掌,但却不知自己的孩子几岁了,该上几年级。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也是他技术水平不断升华的源泉。

安如曾待人忠厚,从不夸夸其谈,炫耀自己。生活上比较俭朴,从不为自己的私利向组织张口,相反,遇事总是从国家利益出发。1955年上级调他到焦作矿局时,正是解放后国家第一次进行工资改革,当时焦作属四类矿区,他如留在武汉中南煤管局,便可高套近百元。这次套改还将影响到他一生的待遇,可他为了国家的煤炭事业,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武汉舒适的机关生活,奔赴焦作矿区,并且一生无怨言。

安如曾是中国老一代煤矿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煤矿技术工作五十多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充分发挥了科技专家的作用,力促科技进步,为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许多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在国内是首创。在他任职的天府、宜洛、西安、湖湘煤矿和焦作矿务局,以及中南地区各矿的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煤炭工业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