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季良[植物病理学家]

简介/季良[植物病理学家]

季良,植物病理学家和农学家。1921年10月26日季良生于沈阳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原名梁守珩。季良还曾先后担任河北省第二至六届政协委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顾问,河北省农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植物病理学报》副主编等职。季良在小麦锈病的耐病性、偶发区的流行规律和测报,植物病毒的致病性与抗原型的关系,检疫性植物病毒的危险性评价,农业自然区划及农作制等方面,进行了有创造性的研究。他负责创建了许多农业科研机构,为中国的农业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人物经历/季良[植物病理学家]

(图)小麦锈病小麦锈病

1939年毕业于沈阳南满中学,同年考取伪满官费留日,进入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农学实科(农学专业)。毕业后又进入该校农学部农业生物学科植物病理学教室,师从日本著名真菌学家伊藤诚哉、病毒学家福士贞吉和植物病理学家枥内吉彦等专修植物病理学。留日期间,他曾在《札幌农林学报》上发表了《春化处理与小麦斑点病的关系》的论文,从生理生态角度分析了春化处理、土壤酸碱度对小麦长蠕孢菌抗病性的影响。

季良在留学日本期间受同学马之林的影响,与另外三个同学共同组织了马列主义学习小组,除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外,还将一些进步书籍秘密带回国内。1945年季良回国后经当时北平城工部介绍到晋察冀边区政府参加革命。根据组织建议,他改名季良,被分配到沙岭子农事试验场负责植物病虫害研究工作。当年适逢小麦锈病大发生,他赴冀西一带进行考察并发现了小麦耐锈现象。1946年底,晋察冀边区政府撤离张家口转到阜平,季良被调到晋察冀边区政府实业处并驻唐县调查小麦病害,曾研究和推广了盐水、泥水选种防治小麦线虫病和三开一凉温水浸种防治小麦黑穗病的技术。1947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农业技术推广队,季良担任技术队长,在唐县、曲阳一带研究和推广了枣步曲和梨星毛虫防治技术。在此期间,他发现并调查了枣疯病,发现该病具有传染性,认为可能是一种病毒病害。

石家庄解放后,季良担任了华北农场技士兼技术室主任,并于1948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51年华北农场下放河北省,改建为河北农业试验场。1956年又改建为河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他先后担任副场长兼病虫害系主任,所长兼病害室主任。在此期间,季良系统地研究了小麦锈病和马铃薯病毒病,同时还进行了小麦秆黑粉病、谷子白发病、谷子黑穗病、大白菜软腐病等的品种抗病性鉴定和防治技术的研究;选出了抗秆黑粉病的“石家庄407”小麦,该品种曾在冀中南、鲁南、豫北、苏北等地的秆黑粉病的发生区大量推广;另外还提供了可以降低大白菜软腐病发生率的播种适期;分析了河北各地谷子白发病菌的生理小种。

1958年,季良参加组建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先后担任总农艺师、秘书长、副院长兼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等职。在省农科院工作期间,季良非常重视农业技术政策的科学依据。为了掌握河北省自然和农业生产情况,他研究了全省农业技术发展方向、农业科研规划和制定农业技术政策等。在此期间,他发表的论文有:《河北省农业自然区划》、《冀中南棉麦高产区轮作制》、《旱薄低产地区的作物布局问题》等。他还曾向河北省领导提出了实现农业“四化”途径的建议书。他主持河北全省小麦高产技术及理论研究,从物质生产积累和分配的角度研究了小麦高产的理论和技术。1962年,他参加了全中国农业科学规划会议,在范长江领导下参加了规划的起草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季良受到迫害,并被长期隔离审查,1973年才恢复组织关系,并下放到河北省保定地区任科委副主任。1973——1976年间,他长年住在容城、定县等地农村,研究并推广小麦增产技术,提出了六项技术改革,并使试点的定县吴洋平大队长期徘徊在100——125公斤的低产小麦在一年内增产一倍,亩产达250公斤。这些经验引起各地重视,被地区委任为种麦指挥部副总指挥,在全地区推广了这些经验。

(图)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

1979年,季良调到农业部任植物保护局副局长兼植物检疫实验所所长。在此期间,他主要进行该所的重新组建工作;在只有7间平房的基础上很快建成一些配备有现代化仪器设备的试验室;制定了该所的研究方向和任务;采取边筹建、边工作的方针,从1980——1985年的五年间组织了12项重点课题,均获得了优异成果。先后共得到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个,农业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0个,农业局一、三等奖3个,动植物检疫总所一、二、三等奖3个。季良本人直接主持了“危险性病虫杂草检疫重要性研究”并研究了应用单克隆抗体分析烟草花叶病毒抗原决定簇及抗原性与基因型的相关性。与此同时,他还研究了中国植物检疫的法规和体制,分析比较针对性检疫与全面检疫的区别及利弊,提出了增补检疫对象名单、扩大作物保护面、尽快制定禁止进口植物名单、加强进口种苗管理、禁止从国外大量进口直接用于种植的种子苗木、对科研用种质资源限量引进、对危险性病虫采取分类管理、进出口检疫与国内检疫联合协同作战的改革意见,并建议尽快建立隔离检疫苗圃。以及在入境口岸广泛建立大型熏蒸设施,为逐步推进全面检疫创造条件,还提出建立隔离检疫站的设想的方案,并争取澳大利亚无偿援助我国建立了现代化的双桥植物检疫苗圃。

1985年季良离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先后编写了有6万词条的日、英、拉、汉四种文字的植物保护词典;收集了自1928年以来中国发表的3000多篇有关植物病毒的论文,编定了《中国植物病毒文献题录》和《中国植物病毒志》;还参加了由日本、苏联、南朝鲜、中国、中国台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一些学者共同组织的《亚洲植物病毒志》的编写工作。

季良还曾先后担任河北省第二至六届政协委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顾问,河北省农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植物病理学报》副主编等职。

人物成就/季良[植物病理学家]

(图)季良喷洒农药防治小麦锈病

在小麦条锈病研究上的贡献

季良在1946年和1950年对小麦锈病的考察中发现,有的小麦品种虽属感染型但其产量损失不多,似有耐病现象。经研究发现,这类耐病品种比一般感病品种潜育期长2—3天,日均普遍率及严重率增长速度慢,达到高度流行(病情指数80以上)的日期迟10天以上。在流行年份千粒重的降低率少73%,穗粒数降低率少43.8%,减产率少48.8%,而且在不同年份均较稳定。他提出的耐病性的概念与其后温德普兰克(Van derplank)于1963年所提出水平抗性内容基本相同。同时,他还提出了鉴定耐病性的标准并选出“石特14”和蚰子麦等耐锈品种。在50年代当“碧玛一号”丧失抗病性后,这些品种在冀中南麦区曾种植近千万亩,对防病保产起到了一定作用。

此外,他还研究了小麦锈病流行规律及其测报技术,确认河北省为该病的偶发区,锈菌在当地不能越夏,无本地菌源,主要是外地锈菌随气流而来,侵染秋播麦苗并在病叶内越冬,翌春逐步蔓延积累到一定程度而暴发流行。越冬菌源的多少是决定翌年流行程度的主要因素,一个越冬病点翌春在适宜条件下可使60m2的小麦造成严重流行。在诸多气象因素中,温度与锈病流行无相关关系,雨量、雨露日数及水分积累指标与流行具有明显正相关。据此他提出了不同流行年度的菌量及水分条件指标,拟定了预测流行程度的模型。同时还提出不同流行年度的流行曲线及其回归方程式和开花乳熟期病情指数与理论减产率的回归式,以据此预测可能构成的损失和确定药剂防治的时间及经济标准。

综合上述研究,他提出了因地制宜种植抗病、耐病品种,避免过早播种,消灭早春菌源,普遍建立测报点,根据预报在点片发生病情末期,适时喷药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在河北大名县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季良对小麦锈病的研究曾获得全中国科技大会奖和河北省科技成果奖。

(图)季良马铃薯

在植物病毒病研究上的成就

马铃薯退化病的研究对马铃薯退化的病因,在50年代初期受李森科等人的影响,国内外有很多不同观点,季良针对这些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证明马铃薯退化不是由于块茎过度成熟或萌动芽眼衰老所引起的生理病变,而是传染性的病毒病。指出高寒地区的种薯,在平原地区种植时加重退化,主要是因为平原地区病毒种类多,介体昆虫数量大,由蚜虫传布了新的病毒,产生复合侵染的结果。并分离到一种蚜传的新病毒—马铃薯脉带病毒。提出了繁育无病毒种薯、隔离病源、严格淘汰病株、应用有机磷内吸剂浸渍种薯和药液涂茎防治蚜虫控制病毒传播,以及春播早收(五月中旬)、夏播晚种(八月上旬)两季栽培留种的综合防治措施。在河北省大名县示范比一般留种增产1.7倍以上。此项工作为中国马铃薯退化的研究和防治打下了基础。

烟草花叶病毒抗原决定簇分析及抗原性与基因型相关性的研究 1984年,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血清研究室在季良的领导与指导下,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烟草花叶病毒杂交瘤细胞株,获得10株单克隆抗体,用以分析来自国内9省、市的烟草花叶病毒分离物,发现了8个抗原决定簇,并将14个分离物分成6个抗原型。另外,应用佩海姆(Peiham)的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基因的蕃茄,将14个分离物划分为五个基因型,并将两者互相比较,在14个分离物中有11个表现了抗原型与基因型完全一致,但有3个不完全一致。他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决定烟草花叶病毒抗原性及致病性的物质基础不同所致。当病毒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决定致病性的核酸与决定免疫性的外壳蛋白抗原决定簇也相对稳定,因此,其抗原型与基因型一致。当病毒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异时,有的核酸或外壳蛋白发生变化即可能出现不一致现象。随后他将其写成论文,在1986年中日生物技术讨论会上宣读,得到好评。此项研究和烟草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建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植物病毒的检疫重要性评价研究 对可经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传播的408种病毒,他收集了有关其自然寄主、人工接种可侵染的植物种类、可以传毒的种苗、传毒介体,以及它们在国内外的分布和国外的检疫情况等方面的资料,并根据其自然寄主在国内种植面积、经济上的重要性、可能构成的损失大小,国内对可传毒的种苗引种情况及传入机率大小,除种苗外有无其他传播途径、介体的种类多少和活动能力,在国内的适存条件、有无扎根扩大蔓延的可能,防治或根治的难易等方面的情况,采取分级定分综合评价的方法,逐一分析了各病毒在检疫上的重要程度,分为禁止进口检疫对象、限制进口检疫对象、一般进口检疫对象和国内检疫对象四类,并分别提出各类对象的检疫措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主持了包括细菌、真菌、线虫、害虫和杂草在内的危险性有害生物检疫重要性评价研究,为中国植物检疫打下了科学基础。

(图)皮棉皮棉

在农学上的成就

季良对中国农业发展及技术政策非常关心并从宏观上研究了这些问题。

他研究了河北省农业区划。根据与农业生产关系最大的热量条件结合耕作制的显著区别,将河北全省划为5个农业主区(热量区),根据水分条件划分为7个副区(水文区),再根据主要土壤种类、地势和作物分布划为17个分区(土壤区),并提出划分的具体指标及各区农业生产特点和发展方向。这是中国在进行综合性农业区划研究的首次尝试,对因地制宜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科研长期规划具有指导意义。此项农业区划至今仍在河北省沿用。

他根据冀中南棉麦高产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在河北省农科所800亩耕地上试行了六区八作轮作、复种指数133、粮棉各占50%的耕地。1955——1960年六年的实际产量、粮食亩产522.5公斤、籽棉亩产216.2公斤,比当时石家庄地区的产量均高出一倍以上。此项轮作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并重,粮油自给有余,并可为城市及工业提供大量商品粮、油、肉、皮棉及淀粉等商品;农牧结合、以地养地、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合理轮灌、提高水利利用率;合理安排劳力、有利农副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季良的这项研究把农业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和农业经济相结合,在国内尚属首次尝试。

他研究了旱薄低产地区的作物布局,根据该区干旱缺水、地薄缺肥、耕作粗放、缺少劳力和畜力的特点,分析了34个年度的降雨资料,提出春旱、五月旱、夏旱、秋旱4种类型和特点及其发生频率,研究了各种干旱类型对当地主要作物的影响,提出了有利抗旱节肥养地、增加饲料肥源、缓解农忙用工集中的作物布局,对该区实现稳产增产具有一定作用。

季良非常关心农业现代化问题,通过大量资料的分析,指出美、苏、加等地广人稀的国家,其初期发展农业的途径,主要是靠扩大种植面积,美国1866——1946年的80年间增加的粮食70%是靠扩大耕地得到的。其四化过程是先机械化、电气化,后水利化、化学化。日、荷、德等人多地少的国家,则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日本从1909——1960年的51年间,粮田减少3%,而单位面积产量却提高93%。其四化过程是先水利化、化学化,后机械化、电气化。另外还分析比较了水利、化肥、农药、机械、电力等各自的增产作用及投资效益,证明水利、化学优于机械与电力。季良还根据河北省京山、京汉沿线高产区和坝上及津浦沿线低产区的特点,分别提出各区实行四化的途径。

季良除主持并参加课题研究外,他还长期以较多的精力担任科研机关的业务行政组织管理工作。他经手创建的科研单位就很多,有河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园田化所和栽培生理研究室以及农业部的植物检疫实验所等。他在组织管理工作中重视基础工作和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因而使上述单位的工作都能生气勃勃地开展,取得了应有的成绩。他在管理方面重视勤俭建设,注意改善与充实科研条件(如添置仪器设备,购置书刊资料),而尽量压缩与科研无关的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季良不愧是一个内行的组织管理专家。应该说,这也是他为祖国农业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方面也凝聚了他的辛勤劳动。

季良对社会主义坚信不移,对工作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严谨治学,开拓进取,注意更新观念和在工作中努力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重视发现和培养人材。注意调查研究,在制定科研规划和选题方面不仅注意当前,还特别注意研究发展趋势。他为人作风正派,不谋私利,生活朴素,待人诚恳、直爽,胸襟坦白。

简历/季良[植物病理学家]

1921年10月26日 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42年 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农学实科。

1945年 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农业生物学科植物病理学教室。

1946年 晋察冀边区政府沙岭子农事试验场。

1947年 晋察冀边区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队任技术队长。

1948年——1951年 任华北人民政府华北农场技士、技术室主任。

1952年——1956年 任河北省农业试验场副场长、病虫害系主任。

1956年——1957年 任河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病害研究室主任。

1958年——1966年 任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秘书长、副院长、总农艺师、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

1973年——1978年 任河北省保定地区科委副主任。

1979年——1985年 任农业部植物保护局副局长、植物检疫实验所所长、研究员。

1986年至今 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顾问、河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顾问。

主要论著/季良[植物病理学家]

(图)枣疯病枣疯病

1 枥内吉彦,梁守珩,春化处理与小麦斑点病的关系(日文)。札幌农林学报,1945,93-103。

2 季良,1950年石家庄地区的小麦条锈病.农业推广,1950(4):11-15。

3 季良,枣疯病介绍。河北农业,1950年。

4 季良,贺志瓯,粟白发病品种抗病力区域变化试验。河北农业试验场试验报告,1950,67-69。

5 季良,贺志瓯,傅秋舫,大名红皮马铃薯退化原因的初步试验报告。植病知识,1957(4):20-24。

6 季良,贺志瓯,傅秋舫,应用1059防止马铃薯传毒媒介(桃绿蚜虫)的初步研究。华北农业科学,1957,1(3):290-297。

7 季良,贺志瓯,傅秋舫,应用选种早收方法防治大名红皮马铃薯毒病的研究。河北农业科学,1958,1(3):16-20。

8 季良,关于河北省冬麦区小麦条锈病防治方策的商榷,植病知识,1958,(4):228-234。

9 季良,张绪振,赖惠玉,棉花铃腐病研究初报,河北农业科学,1958,(1):37-43。

10 季良.关于冀中南棉麦高产轮作制度的商榷,中国农业科学,1961 (11):46-56。

11 季良,旱薄低产地区的作物布局问题,中国农报,1961(12):2-7。

12 季良,阮寿康,小麦条锈病的流行预测,河北农学报,1962,1(2)50-58。

13 季良,阮寿康,凌佩兰,小麦耐锈品种的特性及其应用,中国农业科学,1962,(5):10-15。

14 陈善铭,季良等,小麦品种对条锈病抗病性遗传规律研究初报,植物病理学报,1963,6(2):197-207。

15 季良,刘国镕,阮寿康,新杀菌剂冀保农防治农作物病害的研究(第二报:防治小麦条锈病的研究),河北农学报,1963,2(2):53-58。

16 季良,关于河北省农业自然区划的商榷,河北农学报,1963,2(2):1-12。

17 季良,阮寿康,凌佩兰,小麦条锈病药剂防治研究总结。河北农学报,1964,3(4):1-12。

18 季良,贺志瓯,陈巽祯,从马铃薯上分离出一种脉暗病毒.植物病理学报,1964,7(2):109-116。

19 季良,凌佩兰,贺志瓯,马铃薯病毒性退化类型的病情记载及损失估计方法。植物保护,1964,(2):176-178.

20 季良,凌佩兰,贺志瓯,马铃薯病毒性退化与温度的关系及冀中南平原的留种技术。植物保护学报,1964,3(3):249-254。

21 季良,关于河北省实现农业现代化途径的商榷,给河北省农业厅的报告,1964。

22 季良,阮寿康,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中间试验报告,河北农学报,1965,4(1):53-58。

23 季良等,冬小麦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及理论,作物学报,1966,5(1):41-50。

24 季良,小麦高产试验总结,保定地区科技通讯,1974,7-14。

25 季良,陆家珏,侵染大豆的种传病毒基本特性及其寄主.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1980。

26 季良,沈淑琳,王树琴,植物病毒的检疫对象及其危险性的评价。植物检疫研究报告,1981,1-67。

27 季良,中国的植物检疫(英文),丹麦国际种子病理学会议论文集,1983,1213-1216。

28 季良,对中国对外植物检疫工作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植物检疫,1984(6):44-49。

29 季良等,主要农作物种苗传播病原名录,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1985,1-411。

30 张成良,张作芳,季良等,应用单克隆抗体对烟草花叶病毒抗原决定簇及其抗原型的分析研究。病毒学杂志,1986,1(2):32-37。

31 张作芳,张成良,季良等,烟草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和应用—抗原型与基因型相关性的研究。科学通报,1987,(14):1127-1129。

32 季良,中国豆类病毒研究的进展。大豆科学,1987(2):157-166。

33 季良,关于建立植物隔离检疫站的几点意见,植物检疫,1988 (4):249-252。

34 季良,对隔离植物检疫站模式的设想,植物检疫,1988(2):85-86。

35 季良,中国植物病毒学发展历史和现状,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1989。

36 季良,日英汉植物保护辞典,农业出版社,1990。

37 季良,中国植物病毒志,农业出版社,1991。

38 季良,沈淑琳,张成良,中国植物病毒文献题录。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1991。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