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孙曼霁

人物简介/孙曼霁

孙曼霁,男,1931年8月生于河南开封。1948年就读于原中央大学医学院(1952年更名第五军医大学 )。1954年毕业后分配至军事医学科学院,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73-1975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精神病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87-1988年在德国柏林技术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做客座教授。1991年 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为学部委员),生化药理学家。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技术一级。

学术成就/孙曼霁

孙曼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长的军事医学科学家,我国化学战剂生化毒理学的学科带头人,在胆碱能神经系统药理学、抗胆碱酯酶药物、神经性毒剂中毒及毒剂相关酶类的基础研究中取得显著成绩。他参加的“战时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神经性毒剂是一类剧毒的速杀性化学战剂,其中梭曼最难防治,梭曼中毒酶的老化是中毒难以防治的主要原因,老化的机制因而成为神经性毒剂医学防护中国际上公认的尖端课题。他参加的课题组揭示了梭曼膦酰化酶不能被重活化及其老化的原因。梭曼膦酰化酶老化机制的阐明是防化医学中的重大发展,其理论意义在于揭示了老化反应的分子基础,其实用意义在于指出重活化剂研究对老化的膦酰化酶将是徒劳的,梭曼中毒的防治应从中毒过程的其他环节解决,梭曼抗毒药物的研究方向不是重活化剂,而是抗胆碱药和可逆性酶抑制剂,从而给药物设计及梭曼中毒的防治指明了方向。至今,梭曼中毒防治用药均严格遵循这一原则,用药类型均限定在这一基础框架内。他进而又研究了神经性毒剂化学结构与膦酰化酶发展转化的关系及普遍性规律,从而预见了一些像梭曼一样难防难治的未知神经性毒剂并被实验证实,为追踪国外可能的新毒剂做出了贡献。此外,他根据酶的催化原理,酶具有催化正向及逆向反应的性质,考虑到神经性毒剂分解产物重新被催化合成毒剂的可能性,实验证实了这一预想。他还发现G类毒剂水解产物在有外加乙酰胆碱酯酶的条件下可被G类毒剂水解酶催化重新合成毒剂,在国外发表后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新发现。他又考虑到中毒后体内是否可能有游离毒剂存在于组织中,实验也证实了这一预想。以上述创意性实验为主要内容的《梭曼与乙酰胆碱酯酶作用的生化机理》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开拓了神经性毒剂人源抗性基因家族成员及神经性毒剂分解酶系家族的药理毒理及生化特性的相应基础研究,将生物药物替代医学及基因疗法用于神经性毒剂预防研究中,为对抗化学袭击和化学恐怖做出贡献。抗性酶类替代疗法可使侵入机体的毒剂分子在到达中枢神经和周边神经之前在血流中被拦截,发挥体内解毒作用,清除外来入侵者,达到保护生命的目的。他和他的学生们采用基因工程手段系统地表达了人源性抗性基因,研究了其表达产物的生化毒理学性质,并证明对实验性神经性毒剂显示良好的解毒效应。他们率先在国际上开拓了针对神经性毒剂中毒的基因疗法,利用抗性基因修饰的人源成纤维细胞体内移植技术增强了动物体内毒剂水解酶的水平;他们又用抗性基因裸DNA预防动物梭曼中毒取得成功。
热带雨林地区疟疾流行猖獗,战争中甚至一时非战斗疾病减员超过战斗减员,严重影响战争的胜利。国家立即决定开辟全国抗疟战线,组织全国科研院校协力攻关,加速疟疾防治研究,展开了全国范围卓有成效的大协作。他和课题组的同志们参加了实验室研究并赴边防海岛高山丛林,在野战拉练穿林泅渡及橡胶农场高温高湿高强度作业条件下进行了长达5年的现场防治,共同研制成功三个预防复方及三个治疗复方以及长效针剂,出色地完成了战备支前任务,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的抗疟组“科技创新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乙1酰胆碱酯酶是神经性毒剂的首要靶分子,酶的抗原表位是酶分子中仅次于活力中心的又一个重要的功能域。他和他的课题组用组合化学技术构建了人脑乙酰胆碱酯酶的十肽库,从中发现了11个抗原表位并研究了其免疫反应性。在国外发表后,被认为是对人源乙酰胆碱酯酶表位的第一个研究的如此彻底的报道。他经过实验又提出电鳐电器官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中心不仅是酶的催化结构,也是酶分子的构象表位的组成部分,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中心具有催化底物及诱导抗体产生的双重功能假说。上述实验的理论意义在于它们是此酶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组成部分,其实用意义在于其特异性配基可作为早老性痴呆药物的先导化合物,及作为AChE“结构生物学”和“基因生物学”研究的精细探针。还可延伸到人类AChE自家免疫性疾病病因学及治疗学研究方向。他们目前已经找到了抑制此酶活性的多个适配子和寡配体。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用融合蛋白替代疗法研究中取得开创性进展。他提出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神经突触囊泡弱势充盈假说》,并以之指导神经性退行性变疾病的生物替代及基因疗法研究。他和他的学生们在实验中证实了这一预想,证明从源头上输入乙酰辅酶A:胆碱乙酰基转移酶能有效地改善Aβ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空间辨别功能障碍;证明人源性酪氨酸羟化酶替代疗法能有效地改善帕金森氏病模型小鼠的症状与体征;以及其他多个生物活性因子在老年疾病中的防治作用。开辟了退行性疾病防治新方向。

获得奖项/孙曼霁

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军队及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发表论文约200篇;主编专著3册,参编专著5部。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生37名。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并被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称号。荣立二等功 1次,三等功 2次。国家人事部批准其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社会任职/孙曼霁

先后曾任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成员/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墓金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医药卫生专业评委、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医科大学卫生部神经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报》编委、《解放军医学杂志》编委、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他是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