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孙承纬

简介/孙承纬

孙承纬孙承纬

孙承纬,中国爆轰力学专家。1939年12月出生于上海市。中共党员。1963年7月于北京大学力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实验部工作,历任助研、科研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等职。1982—1984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物理系任访问副教授、副研究员。1990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1994—2001年,为国家863高技术计划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现为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科研/孙承纬

孙承纬同志在核武器起爆技术、爆轰和冲击动力学研究、先进常规兵器战斗部设计与试验、高技术武器原理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创造性的工作。他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在学科建设、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等方面颇有建树。为我国核武器小型化和综合性能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发展我国强激光技术和国防高科技预研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论述/孙承纬

孙承纬孙承纬

他先后撰写科技报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EI收录40余篇,出版专著《应用爆轰物理》、《激光辐照效应》(均为第一作者)两部,国外专著1部。曾荣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3项,国防发明专利1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1年被评为中物院特等劳模,并获“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

生平/孙承纬

40多年来,孙承纬凭着坚韧的毅力和智慧,在其研究领域攻坚克难,为国防高科技研究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能够把个人的命运融入祖国的国防伟业,并在其中担纲重要角色,在国防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上留下足迹,让他深感这是一生的荣幸。

启智在少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典型代表。1939年,孙承纬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幼年时为了躲避飞机轰炸,顶着棉被藏在饭桌下的情景给孙承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边是列强的横行滋事,一边是百姓流离失所的逃亡生活,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列强的欺凌下,国人没有丝毫还手的余地!这在少年的心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孙承纬五岁开始入学读书,接受启蒙教育。孩提时代的他颇有灵气和韧性,但也像大多数学生一样,不会主动地学习。每每上课结束后,他便把书本一合,玩耍去了。一直以来,他学得都很轻松,总能名列前茅。直至后来升入上海虹口中学读高中。在当时的苏联式教学法下,主张课堂消化吸收。印象很深的是,高二时有一次老师抽查代数的因式分解,已站在了黑板跟前的孙承纬却突然忘记了公式,无措的站在台前。自尊心极强的他认识到:要想把功课学好,光靠课堂所学是远远不够的。自此,他开始深入系统地学习各门功课和知识。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构建了他的知识结构,也塑造了他独立的个性。

1957年孙承纬高中毕业,时值钱学森教授回国不久,控制论的宣传深入学子心。孙承纬带着探索物理力学神奇自然规律的兴趣,带着对科技兵的向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校有着优良的校风园风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周培源、王仁等著名力学家都在此执教。虽然相当多的同学条件都很艰苦,要靠助学金维持生活,但强烈的求知欲使同学们丝毫不为贫寒所困,而是如饥似渴的珍惜每一时机学习科学知识。严谨的学风、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孙承纬在专业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好景不长,1957年后期“反右”、“反右倾”、“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接踵而至,那是极左思潮猖獗的年代,后又经短时期的调整、落实政策。在这样动荡的年代里,学校成了政治运动的战场,教育事业受到挫折,知识分子屡遭劫难,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在各项政治运动中受到挫伤。

六十年代以后,各项运动逐渐平息。而经过几年的折腾,有些同学再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了。孙承纬却从此看到了希望,他再次捧起书本,抓紧剩下的时间,希望可以弥补几年运动中所耽误的。

艰难岁月情

1963年,经历北大熏陶的孙承纬学成毕业,当时国家正急需各类科技人才,一些单位看中了孙承纬,希望他加盟,最初拿到手的派遣通知上写明要求他到北京果子巷报到,然而,派遣书刚拿到手上就被组织收回去了,原来组织是另有考虑。最终组织决定安排这个各项条件都很优秀的青年去青海的核工业部(原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接到派遣通知后,孙承纬心里很是矛盾……在这之前,他就听说过青海的恶劣条件,尤其是高原气候更是令人担心,这对于从小生活在大都市的孙承纬来说,不能不算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到边疆去,到艰苦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没有过多的犹豫,孙承纬背起行囊,走进了青海,走进了位于青海湖畔金银滩上的实验研究基地。

踏上金银滩,孙承纬发现,这儿的条件比想象的还要恶劣,空气稀薄,气候偏冷,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好几天,孙承纬都处在一种“恍恍然”中,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远处一望无垠的夜幕,他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但后来孙承纬逐渐发现,这儿聚集了不少著名学者和名牌大学生,有些还是国外留学生,而且他们没有丝毫怨言,一门心思搞研究工作,渐渐地,孙承纬为自己的“自私”感到惭愧,于是他暗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调整心态,力争迅速全身心融入工作中,自此,孙承纬与爆炸理论及应用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的研究基地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一穷二白,处于“边干边学、干成学会”的阶段。工作中保密宣誓等严格要求,一系列保密措施的认真执行,使他深感他所做的工作是那么的神圣和有意义;初涉苏联译著《爆炸物理学》,他又觉得里面的知识似其相识,原来炸药还有爆速,爆速还可以计算。孙承纬开始感觉到学校所学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白天工作,晚上就捧起书本如饥似渴地补充知识。

艰苦的条件没有削减他的热情,用他的话说:“越干越热爱”。他贡献出了聪明才智,工作也回报他以丰硕成果。1967年,大学毕业刚4年,年仅27岁的孙承纬,在尖端武器某关键部件的设计中,创造性地提出设计和计算的新方法,成功应用于实际实验,为原子弹的武器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文化大革命”来了,正常的科研生产秩序被打乱,孙承纬也难逃此劫。孙承纬作为反动“白专”被关押,甚至在得了急性肝炎时仍然被拉出去“拉练”。工作陷于停滞,他就争取一切机会学习英语,阅读报纸,满心想的都是怎样利用一切可能汲取更多的知识。虽然其间遭到残酷迫害,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但最令他痛心的还是文革期间浪费了好几年宝贵的青春时光,丢失了不少辛苦积累的技术资料。

尽献才智报国时

终于科学的春天打破了桎梏,也放开了科技工作者们的手脚。孙承纬开始关注到激光引爆炸药技术领域,面对这一充满活力的新领域,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70年代中期,在王淦昌院士等技术专家大力支持下,孙承纬和同事们开始积极筹建激光引爆实验室。从申请、可行性论证到立项、规划、建设,孙承纬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对国内外这一领域技术以及研制情况都了然于胸的他,一直用学者的敏锐捕捉着这个领域的动向与走势。在有关激光技术应用研究刚刚开展的关键时刻,他担负起科研组织者的角色。这个工作,既让他如鱼得水,也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在研究所,他更偏重于理论指导和实验检验,在研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坚信研究方向的正确性,他多方搜集资料来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当“激光引爆实验室”从梦想变为现实,并做出很多开拓性工作,成为当时中物院创新技术研究的成功范例,孙承纬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就象一个父亲终于看到儿子长大成人一样。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在随后的二三十年时间里,一直处于一种秘密,隐蔽的状态,难为外人所知。这种性质决定了从事这些事业的科技人员要“甘于寂寞”。从青海的大草原,到新疆的戈壁滩,再到四川西部的大山沟,这里没有都市的繁华,没有舒适和休闲的生活,陪伴他们的只是恶劣的气候,落后的交通、不便的信息和少有的对外交流。直到1991年,中物院搬迁到绵阳市,工作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才稍有改善。

孙承纬经历和见证了所有这些岁月。他亲自参与了武器研制若干环节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目睹了实验的一次又一次成功和武器技术的不断进步,见证了中物院事业的发展壮大和国家民族扬眉吐气的重要时刻。“搞我们这种工作,它需要习惯‘寂寞’,平常的对外交流很少,业余活动也基本是在院内开展。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调整心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从工作中去品尝乐趣,去寻找人生价值。”

孙承纬行如其言,几十年来,他对生活没有太多要求,看书学习几乎是他的唯一业余爱好,孙院士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是弯曲变形的,茧很厚,那是多年看书、读文章,用笔在上面作批注的结果。他书架上的书,总夹着这样那样的小纸条,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他的最大乐趣就是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验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每当这时,他都会高兴得彻夜难眠。

孙老师是一个大忙人。他不仅是所里的资深专家和主要技术负责人,还曾经是国家高技术某领域专家组成员,国防科工委电磁发射专家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空气动力学会、兵工学会的组长或成员,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的成员,《强激光与粒子束》、《宇航学报》、《爆炸与冲击》等多家期刊的主编或编委。当然,他还是中科大力学系、中科院力学所、国防科大理学院的兼职教授和兼职博导。最忙的时候,他一年之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天上“飞来飞去”。据与他一道开会出差的科研人员反映,在汽车上、火车上、飞机上的孙老师,总是在看文献。他要尽可能地化被动为主动,把被各种会议占去的时间在会议途中赚回来。参加各种会议,会议主办方在会后基本上都要安排各种各样的游览。对这样的游览,孙老师也参加,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开完会后就提前赶回所里。他对时间总是很珍惜,对被各种会议过多占去的时间更是感到心疼。

执着严谨做学问

孙承纬长期从事尖端武器和先进常规武器战斗部相关的爆轰研究,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不仅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好评,而且广泛应用于爆轰和冲击动力学研究。在高技术研究方面,他长期担任国家高技术计划专家组成员和有关专题组长,为我国激光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多次被评为高技术研究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专家学者,孙承纬的最大特点就是做事认真、严谨。所里一位外语专业毕业的、从事情报资料收集工作的女同志,曾经翻译了一部英语专业著作,请他校阅。结果,孙承纬不仅帮她校阅了全书,还从头改到尾,基本上等于重新翻译了一遍。他还建议那位女同志在发挥外语好的特长,为所里收集情报资料的同时,多看一些理工类的专业书,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孙承纬的学生,都说他“严”、“要求高”。他们的论文送到导师手上时,修改的结果,往往都是“红字比黑字还多”。他的严谨和坚持标准,从一件生活小事上也可以得到佐证。他爱人说,孙承纬的一个小爱好就是做木工活,因为他总是嫌买来的家具在尺寸上不标准、在设计上不合理,需要修改。于是经常拿着卡尺这里量量那里量量,挥舞起锥子、凿子、刨子进行一番“修改”、“校正”。

孙承纬治学严谨。流体物理研究所的许多新的学科发展方向,都是在他的倡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为国防武器装备预先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多贡献。以他的理论造诣,有可能多写几本著作。然而,孙承纬的各种著作加起来也没有超过五本。他编著的《应用爆轰物理》一书,目前已经成为工程力学和爆炸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书中有大量的插图,制作和处理起来非常麻烦,编排时,对每一幅图,他都要亲自把关,找人进行技术处理。这本书的编写和出版,不但经历了反复修改、几易其稿的艰难,还经历了非技术原因的曲折过程,非常不易。这本书的出版,也反映了孙承纬个人锲而不舍的性格。

桑榆未晚霞满天

学风朴实,治学严谨,理论和实验兼长——这是孙承纬的同事和学生对他的一致评价,他不仅在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培养了许多国防科技研究的高级人才。作为中物院和一些高校的兼职博士生导师,他先后培养出3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已成为一些科研院所的技术骨干,成为中物院事业的继承者。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孙承纬身上有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就是“永远站立在潮头”。已年近七十的孙承纬,对新事物、新理论、新知识、新信息,有一种近乎本能的、特别敏锐的洞察和捕捉。他不仅能够熟练地使用PowerPoint制作学术报告幻灯片,还能够熟练地使用和利用国际互联网,这给他的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他从网上收集、下载的各种专业类资料和信息,达到了数十G之多。很多有用的、别的科研人员包括年轻人都不知道从哪里可以下载到的资料,对他来说是就象是老马识途、信手拈来。对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收集到的这些资料、信息,孙承纬总是毫无保留地、及时地把它们分发、拷贝给自己的学生和身边的科研人员。国际国内学术界有什么动态,有什么最新成果,只要是与所的工作相关的,他总是及时地通报给大家,与大家一道交流、研讨。他对世界学科发展前沿的关注,对所内研究工作未来发展方向的关注,都是积极的、主动的、一以贯之的。在他身边,与他打交道时间稍长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这种热情和关注。

孙承纬成天与书本和纸张打交道,总是有许多的文稿需要打印,许多长篇论文或书稿需要一改再改、一校再校。为此,他觉得老是找打字室的同志替他打印和为他不断地修改特别麻烦人家,也不方便“指挥”。于是,同在所里上班的妻子陶洁贞就经常成了这位老专家的兼职打字员和兼职女秘书,承担起了打字、校对以及向大家通报孙老师行踪的多重职能。

在他身上还具有中国古代文化人和现代知识分子最传统、最宝贵的一种品质,那就是淡泊宁静的思想境界和把学问与事业看作是生命中之最重的精神。他的两大爱好,一是看书,二是听音乐。看书既是为了消遣,也是为了拓宽知识面,专业书看,闲书他也看;听音乐则主要是为了缓解科研工作和做学问时的紧张疲劳。除了这两大爱好,日常生活中,在别人的眼里,他真是“淡泊得可以”。平时晚上,孙承纬的习惯总是这样:吃完饭看一会电视新闻,再后就坐到电脑桌旁开始干活(写东西)。就算晚上熄灯睡觉后,有时候一个问题没想通或者突然想通了,他都可能会冷不丁地从床上坐起来,又重新坐到电脑桌旁。“生活的乐趣在他身上差不多都被剥夺光了”,他妻子的话既是开玩笑,也有一丝苦涩。

孙承纬是一个实干家。到所里当了科技委主任以后,他仍然经常参加科研室的野外现场爆轰实验。一进入实验室,他总是情不自禁地要去操控仪器设备,跟大伙一道装配炸药,安装爆轰装置。自然,很多时候他的这些要求都被大家拒绝了。

“这些年来,我在科研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应归功于国家对中物院的重视,以及中物院老一辈科学家带出的协同攻关,严谨治学的风气。”当我们问及目前的工作方向时,孙承纬说。“我即将退休,在此后的日子里,我想去做两件事:一是花时间尽快整理出近年来一些研究成果和科技资料,把它们留给年轻的科技人员,二是把自己指导的几名研究生带好,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为国防科技事业培养接班人。”这就是一名长期从事国防科技研究的老知识分子的拳拳忠诚之心!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力的释放瞬间的美丽,让一位科技工作者的人生如此生动,如此绚烂。这份缘,散发着知识芬芳,闪烁着智慧光彩,也昭示着一位老人不甘寂寞、孜孜以求的可贵情怀。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