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失去的十年
失去的十年又称失落的十年,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陷入长期的经济不景气的状况持续达10年左右才逐渐转好的情况。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的国家和地区包括:
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至1955年期间。
拉丁美洲1980年代的长期经济低迷。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自1991年至今的长期经济不景气。一般多指1990年代时期。
英国失去的十年
二战期间,英国在人力和物力方面都蒙受了巨大损失。国家债务达到战前的十倍,失去了40%的船只,丧失了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美国通过战争成为富人,而英国却失去了强国的地位。英国战前“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一去不复返,战后经济凋敝,被迫沦为美国的附庸。英国战后的忧郁时期“1945-1955年”被称作“失去的十年”。
拉丁美洲失去的十年
197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实施的“赤字财政—负债增长”战略使该地区的大部分国家比较轻松地避开了当时的世界经济衰退,该地区在1973~1980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5%,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水平。但是也正是赤字财政政策的实施导致了198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的普遍债务危机,使这一地区1980年代经济出现了极低的增长,从人均产值的角度看是负增长。1981~1990年拉丁美洲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1.0%,人均年增长率为-1.0%。人们习惯称1980年代是拉丁美洲“失去的10年”。1982年8月,墨西哥因无力偿还到期外债本息而诱发了一场席卷整个拉丁美洲的严重的债务危机。这场危机的爆发标志着拉美地区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经历的漫长的增长期的结束,并引起持续的衰退,以致整个1980年代,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被看成为拉美地区“失去的十年”。
由于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1970年代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实施了“负债增长”战略。这一战略的成效不能低估。对其成效,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评价是:“这种战略利用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形成的特殊条件,以便吸收大量的、迅速增长的外部储蓄,由于这些资金流入,也由于1976~1980年期间拉美出口量的持续增长,拉美地区得以持续地、大量地增加进口。于是,拉美地区在这个阶段保持了它的经济增长速度。”
国外大量低息贷款的流入,使拉美国家对经济形势做出了不正确的判断,纷纷采取扩大公共开支(包括日常开支和公共投资)的政策,尤其是墨西哥等石油输出国更是如此,扩大公共开支刺激了国内总需求的上升,带来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二是引起进口急剧扩张,贸易赤字连年加大,靠外债来填补,从而对外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在流入拉美地区的资金中,私人银行资金占的比例急剧上升,这就更决定了资金输入的不稳定性。在流入拉美地区的外资中,私人银行资本由1966~1970年期间的12%增加到1970年代末期的70%。1982年底,拉美地区的外债余额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80%属欠私人银行债务。1981年,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国际私人银行对这些国家的态度立即发生变化。国内许多人也看到形势不妙而纷纷将资本向国外转移,立即引起外汇储备迅速下降。这是1980年代拉丁美洲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日本失去的十年
1.什么是日本失去的十年
日本在上个世纪曾以无与伦比的经济增长令世界瞩目。而当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平均增长速度仅为1.2%,为发达国家中最低水平,陷入战后从未有过的不景气状态,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2.失去的二十年
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低迷,被称之为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本以为会在新世纪后,经过调整和改革,能实现日本经济的复苏,回到以前的火热状态,但没有想到,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日本经济依然陷入低迷状态无法自拔,因此,失去的十年也变成了“失去的二十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整整经历了 “失去的20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银行体系遭到打击,经济长期处于徘徊,甚至衰退状态;美国压日元大幅升值,导致日本出口减少,而内需市场迟迟难以拓展。2009年,日本的名义GDP下滑了6%。至今,日本都一蹶不振。2010年,日本GDP总额被中国超越,让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日本经济还会不会经历失去的三十年,这个还无法知晓,但日本政府必须要有改革举措。2013年,新的安倍政府上台后,安倍经济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安倍能否带领日本走出经济低迷,我们静待分晓。
3.日本失去的十年的原因分析
根据池田信夫在《失去的二十年》的思路,关于日本经济低迷原因的分析可以总结为以下4点:
首先是日本财政赤字过于扩大。2007年,日本政府的债务已经超过GDP的1.7倍,在整个经合国家表现的最差,2011年《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债务将首次超过2倍,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14年,日本政府债务可能达到2.3倍,到时候日本恐怕将步入希腊政府的后尘,但是池田信夫否认了政府破产的观点,他认为,民众对日本政府依然保持着较强的信心。解决政府债务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日本银行承购国债,通过增发货币发行量引发通货膨胀来稀释这些债务,但是反过来又会产生通货膨胀的控制问题,因此说增发货币发行量是不可轻易采取的财政政策。
第二,日元对美元升值,导致通货紧缩,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商品出口更没有竞争优势。克鲁格曼的通货膨胀理论认为,日本经济不景气是因为投资需求过低自然利率为负值,他建议只要将实际利率也降为负值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负利率只能调整短期性的通货紧缩缺口,并不能带来潜在生产率的增长。因此,依靠金融政策不能解决长久问题,这是池田信夫一直强调的论点。
第三,劳动生产率低下,没有竞争优势。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不是一直处于制造业的前列吗?丰田生产方式不是新兴国家向往的生产体系标杆吗?可是,20多年来,日本没有赶上20世纪80年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在IT行业上要么走失了方向,要么在投资上失误。近些年来,中国、印度、韩国等这些新兴国家在制造产业更具有竞争优势,日本制造业面临着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转移,但是这些行业的人力需求并不大,导致更多的员工下岗失业或者转移到流通领域等服务业。
第四,不平等的薪酬体系,难以激发新员工的积极性。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薪酬体系一直是日本企业的特色,如今也面临着挑战:一方面,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可以保障员工的工作稳定性,另一个方面由于不能轻易解聘老员工,企业难以减少冗员和“闲散富裕族”的诞生,人才的流动性极低,这也是日本知识密集型企业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不平等的身份导致同工不同酬,当面临危机时,最先裁员的是非正式员工。生活不稳定,不停地寻找工作,一些新员工找不到希望,并且对上一代失去信心。
在此基础上,结合日本社会现状,他认为以上4点问题在时间上可以解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对于未来的不安,没有希望的日本人看不到未来。
4.对失去的十年的误读
“当游客踏上日本的土地时,他们会马上意识到,所谓‘失去的十年’明显是一个错误。美国人通常会从肯尼迪机场出发,这个老旧的机场是美国基础设施处于衰败中的典型代表,而日本东京的成田和羽田机场近几年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现代气息浓厚。你嗅不到那种属于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所无法掩饰的颓废气息。”日本观察家伊文·豪尔说。
《纽约时报》则将这个惊叹号进一步放大。埃蒙·芬灵顿2月初在该报撰文列举了一系列被忽视的事实,以此说明,“失落的日本只是一个传说”。“日本似乎总是新产品的第一个使用者。以手机为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日本仅用了几年就超过美国成为手机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在‘失去的十年’里,日本人均发电量的增速是美国的两倍,进入21世纪后,日本人均发电量增速继续超过美国。”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则干脆将美国人的一种普遍观点推翻:“日本经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生崩溃,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尽管日本自身将上世纪九十年代定义为‘失去的十年’,但这实际上并不准确,因为日本的生产力水平并没有大幅下滑。日本在这十年中唯一失去的只是在经济发展奇迹中所获得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外交政策》杂志评论说。
在英国,权威的《经济学人》杂志在新年提出了一个充满思辨色彩的问题:“日本经济,谁失去的十年?”
事实上,早在2010年的夏天,英国《卫报》网站就发表评论文章称,日本的发展方式可能被长期误读:“全球经济正在衰退。在美国,失业率接近10%,中产阶级的退休前景堪忧。在欧洲,各国都有自己的问题。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失业率始终不高,犯罪率很低,贫富差距现象不明显,全民享受医疗保险,人口预期寿命全球领先。这样一个国家,难道不是需要摆脱困境的诸国应该学习的对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