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本物流服务
基本物流服务是指常规物流服务,是许多物流服务商都能提供的基础服务,他通过资源整合,为企业提供运输、仓储、装卸、实物配送等基本服务,如果涉及国际物流业务,还要提供订舱、代为办理进出口报关、报检、码头作业等服务。
基本物流服务的内容
1、运输功能
运输功能是物流服务的基本服务内容之一。物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满足客户在时间和地点两个条件下对一定货物的要求,时间的变换和地点的转移是实现物流价值的基本因素。
企业既可以通过拥有自己车辆的方式自己设计运输系统,也可将这项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专业的物流公司一般自己拥有或掌握有一定规模的运输工具;具有竞争优势的TPL经营者的物流设施不仅仅只在一个点上,而是一个覆盖全国或一个大的区域的网络。因此,TPL服务公司首先可能要为客户设计最合适的物流系统,选择满足客户需要的运输方式,然后具体组织网络内部的运输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客户的商品运抵目的地,除了在指定交货点的交货需要客户配合外,整个运输过程,包括最后的市内配送都可由 TPL 经营者完成。
2、保管功能
它是物流服务的第二大职能,它实现了物流的时间价值。
对于企业来说,保管功能是通过一定的库存来实现的。与运输一样,企业既可以构建自己的仓库,或租用仓库,来对产品进行管理,也可以交给TPL来完成这项功能。决策必须是在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作出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在由运输路线和仓库组成的物流网络中,库存处于结点的位置。
3、配送功能
这是物流服务的第三大职能。配送是将货物送交收货人的一种活动,目的是要做到收发货经济,运输过程更为完善,保持合理库存,为客户提供方便,可以降低缺货的危险,减少订发货费用。
4、装卸功能
这是为了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必须具备的功能,无论是传统的商务活动还是电子商务活动,都必须配备一定的装卸搬运能力,TPL公司应该提供更加专业化的装载、卸载、提升、运送、码垛等装卸搬运机械,以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降低订货周期OCT(order cycle time),减少作业对商品造成的破损。
5、包装功能
物流的包装作业目的不是要改变商品的销售包装,而在于通过对销售包装进行组合、拼配、加固,形成适于物流和配送的组合包装单元。
6、流通加工功能
流通加工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生产或销售,专业化的物流中心常常与固定的制造商或分销商进行长期合作,为制造商或分销商完成一定的加工作业,比如贴标签、制作并粘贴条形码等。
7、信息处理功能
由于现代物流系统的运作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因此可以将物流各个环节及各种物流作业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并向货主提供各种作业明细信息及咨询信息,这是相当重要的。
基本物流服务能力
基本物流服务能力由可得性能力、作业完成能力、可靠性能力三个方面构成。
1、可得性能力
可得性能力是指当顾客需要存货时所拥有的库存能力。可得性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最普通的做法就是按预期的顾客订货进行存货储备。于是,仓库的数目、地点和储存策略等便成了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存货储备计划通常是建立在需求预测基础上的,而对特定产品的储备战略还要结合其是否畅销、该产品对整个产品线的重要性、收益率以及商品本身的价值等因素考虑。存货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取决于需求预测并用于支持基本可得性的基本储备;
另一类是满足超过预测数的需求量并适应异常作业变化的安全储备。
可得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厂商的安全储备政策。安全储备的存在是为了调整预测误差,并在安全储备的补给期间对交付延迟进行缓冲。一般说来,防止缺货的期望越大,安全储备需要也越大;安全储备的负荷越大,平均存货的数量也越大。
在市场需求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安全储备的构成有可能占到厂商平均存货的一半以上。许多厂商开发了各种物流安排方案,以提升其满足顾客存货需求的能力。一家厂商可以经营两个仓库,其中一个指定为主要服务地点,而另一个作为次要或后援的供给来源。主要仓库是厂商用于输出其绝大多数产品的地点,以便利用自动化设施、效率及其所处地点的优势。一旦主要仓库发生缺货并且情况继续恶化时,就可以利用次要仓库或后援仓库。使用次要仓库或后援仓库的厂商,应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向其顾客开放后援仓库,这是因为有时候主要地点只有顾客订货的一部分产品,而次要地点却能够满足其剩余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除非这两部分的订货在交付前能够组合在一起,否则,分开交付会使顾客感到不便。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厂商已尽了额外的努力保持存货可得性,而不是延期交付部分订货,这一事实本身会转变成一种积极的形象,说明厂商为满足顾客需求尽心尽力。
事实上,满足可得性,除了库存,还要考虑生产(或补充库存)的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要高水平地实现存货可得的一致性需要进行大量的精心策划,而不是在销售量预测的基础上给各个仓库分配存货。事实上,其关键是要实现对首选顾客或核心顾客高水平的存货可得性,同时使整个存货储备和仓库设施维持在最低限度。
2.作业完成能力
作业完成能力涉及到物流活动对所期望的完成时间和可接受的变化所承担的义务。
(1)速度
完成周期的速度是指从一开始订货时起至货物装运实际抵达时止的这段时间。我们必须以顾客的身份来考察厂商在这方面所承担的义务,因为根据物流系统的设计,完成周期所需的时间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今天高水平的通信和运输技术条件下,订货周期也可以短至几个小时或长达几个星期。
当然,供应商对存货可得性和作业速度这两方面的最高承诺是顾客存货委托。在委托安排中,产品是按照顾客预期的业务需要进行存货的。虽然从顾客的角度来看委托存货是一种理想的方式,但对供应商来说却是一种花费昂贵的做生意方式。因此,供应商的存货委托安排一般仅限于一些至关重要的产品,即如果在它们确实需要时得不到将会导致失效或低效、诸如机器零件和急救医疗供应品等。顾客存货委托情况一般都出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营销和健康卫生行业中。与为顾客维持安全储备相比,它的不同之处是,一个供应商之所以愿意接受顾客的存货委托往往是出于他在该业务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对供应商的递送委托更具代表性的业务安排,是建立在顾客各种期望基础上的完成周期的速度。
在紧急情况下,供应商会通过当地仓库进行特别递送,或者通过通宵运行的高度可靠的运输企业在几小时内完成所要求的递送服务。这种业务关系通常是按照顾客的具体要求,围绕着能促进物流作业效率所期望的完成周期形成的。换句话说,如果这种加速会导致提高价格或实际的物流成本的话,并不是所有的顾客都需要或希望最大限度地加速。如何确定完成周期的时间住往与存货需求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来说,计划的完成速度越快,顾客所需的存货投资水平就越低。完成周期时间与顾客存货投资之间的这种关系居于以时间为基础的物流安排之首。
(2)一致性
虽然服务速度至关重要,但大多数物流经理更强调一致性。一致性是指厂商在众多的完成周期中按时递送的能力。一般说来,可得性与一旦需要就可以进行产品装运的存货能力有关;完成周期的速度则与持续地按时递送特定订货所必须的作业能力有关;所谓一致性,却是指必须随时按照递送承诺加以履行的处理能力。由此看来,一致性的问题是物流作业最基本的问题。
(3)灵活性
作业灵活性是指处理异常的顾客服务需求的能力。厂商的物流能力直接关系到在始料不及的环境下如何妥善地处理问题。需要厂商灵活作业的典型事件有:修改基本服务安排,例如一次性改变装运交付的地点;支持独特的销售和营销方案;新产品引入;产品逐步停产;供给中断;产品回收;特殊市场的定制或顾客的服务层次;在物流系统中履行产品的修订或定制,诸如定价、组合或包装等。在许多情况下,物流优势的精华就存在于灵活能力之中。厂商的整体物流能力取决于在适当满足关键顾客的需求时所拥有的“随机应变”能力。
(4)故障预防与恢复能力
无论厂商的物流作业有多么完美,故障总是会发生的,而在已发生故障的作业条件下继续实现服务需求往往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厂商应制订一些有关预防或调整特殊情况的方案,以防止故障发生。厂商应通过合理的论证来承担这种应付异常情况的义务;而其制订的基本服务方案应保证高水平的服务,实现无故障和无障碍计划,为此,厂商要有能力预测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故障或服务中断,并有适当的应急计划来完成恢复任务。当实际的服务故障发生时,顾客服务方案中的应急计划还应包括对顾客期望恢复的确认以及衡量服务一致性的方法。
3.可靠性能力
物流质量与物流服务的可靠性能力密切相关。物流活动中最基本的质量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已计划的存货可得性及作业完成能力。除了服务标准外,质量上的一致性涉及到能否迅速提供有关物流作业和顾客订货状况的精确信息。研究表明,厂商有无提供精确信息的能力是衡量其顾客服务能力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顾客通常讨厌意外事件,如果他们能够事前收到信息的话,就能够对缺货或延迟递送等意外情况做出调整。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顾客表示,有关订货内容和时间的事前信息比完美订货的履行更加重要。除了服务可靠性能力外,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持续改善。类似于厂商内部的其他经理人员一样,物流经理人员也关心如何尽可能少地发生故障以完成作业目标,而完成作业目标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从故障中吸取教训,改善作业系统,以防再次发生故障。
实现物流质量的关键是对物流活动进行衡量。在顾客眼中,存货的可得性和作业绩效等是至关重要的,然而,高水准的作业绩效只能通过严格地对物流活动的成败进行精确地衡量才能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