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城郊型农业

什么是城郊型农业

城郊型农业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产多种鲜活农副产品为主,具有城郊区域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

城郊型农业的简介

城郊具备技术、资金上的优势,又有向城区劳动力转移的便利。所以农业生产劳动力相对紧张。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从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看,城郊型农业生产首先实现从种植、植保、灌溉、收获及装卸运输各个环节的全部机械化。例如,实现以喷灌、滴灌为主的自动化节水灌溉;采用带有自动配料器的电子控制设备和调节设备的均匀施肥机械或喷药机械等。

城郊型农业另一发展趋势为设施化和集约化。在这方面现在有主要从事蔬菜、花卉生产的设施园艺。设施园艺现在正从简易塑料大棚向玻璃温室过渡,逐渐克服热量(温度)对植物生产发育的限制,提高产量。在栽培介质上也正从有土栽培向无土栽培过渡,逐渐克服土壤限制因素,最大程度地满足植物生长对养分和水分的要求。这样,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均得以大幅度提高。

城郊设施农业还将由人工调控单一植物生长条件(例如温度)向自动化控制全部植物生产条件(光、热、肥料、水及机械支持等)的方向发展。发展到这一阶段后,作物的生产就像在工厂内进行,所以,把此阶段称为植物工厂化生产。在植物工厂内,把整个设施合理地分成几个区,例如“工厂”一端为面积稍小的种子、种苗繁育室,接着到催芽、育苗区,然后到生长区,再到收获区,最后到分拣采后处理区,便可从另一端运出销售。在整个“工厂”内,人通过计算机按每一区植物生长的要求自动调节到最佳状态,植物工厂内的温度、光、湿度、营养液、风速等均由人工控制,所以植物可达到最高产量。

在畜禽生产方面,城郊畜禽养殖业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并实现家畜个体管理。例如,管理猪生产的计算机系统中存贮有分娩、死亡、生长、出售、食物比例和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可以分析、预测猪的销售、交配、产仔母猪所需饲料、猪种退化以及最佳良种替代;还可根据存贮的育种和品质资料、母猪级别指标、营养效果、猪仔生产和市场价格等数据,分析经济效益和价值等。管理奶牛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存有每头奶牛的健康状况、产奶量、繁殖与生活史、食物供给量等数据,并具有自动识别每头奶牛、自动记录每头产奶量、自动配给精粗饲料、自动测定和记录每头奶牛的体重、体温、奶牛质量和健康状况等。这样,既可降低饲料成本,减少医药开支,极大地提高养殖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城郊型农业的绿色发展要求

城郊型农业绿色化发展就是要把绿色发展观念贯穿于城郊型农业发展的全过程,融入到城郊型农业发展的各环节中,把生产绿色产品和发展绿色产业作为实现绿色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1)生产绿色产品

实现城郊型农业绿色化生产过程,生产绿色产品应围绕标准化基地建设和绿色农产品质量提升为重点,符合国际绿色农产品生产要求。城郊型农业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能有效带动品牌农业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和产品质量认证的有序运作,符合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实现城郊型农业绿色化生产过程,应围绕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研究,符合城市居民对绿色、健康食品的要求。城郊型农业将以“菜篮子”工程为主向绿色农业的方向发展,把科技含量高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发展重点,以达到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环境改善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目标。由于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一些蔬菜基地通过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来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由于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

(2)发展绿色产业

实现城郊型农业绿色化发展过程,应围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研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实现城郊型农业协调、稳定发展关键。城郊型农业既具有提供农副产品的功能,又具有保护环境、调节生态平衡的新功能;发展环保型、低碳型的绿色农业,通过生物自身的净化能力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起到绿化环境、调节气候,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产业绿色化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把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集约化、循环化、绿色化。

城郊型农业绿色化发展思路

根据城郊型农业绿色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本着生产绿色农产品和发展绿色产业,构建城郊型农业绿色化发展视角,从经济效益、土壤利用和生态保护角度,为促进城郊型农业绿色化发展提供思路。

(1)经济效益视角

在经济效益方面,国内学者们主要围绕投入与收益两方面进行研究。城郊型农业最大优点就是高效性,一般每公顷纯利润要高出普通农业的3~5倍,并且它在质量上和品质上都要优于普通农业,以优质、高效、绿色的农产品立足于市场,促进农民增收。充分抓住城市郊区的地理、资源优势,高效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建立以塑料大棚覆盖为主体的设施化农业基地,通过土壤改良技术,研究病虫草害防治及农产品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进行优质、绿色、无公害冬春大棚蔬菜反季节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城郊型农业高效化、绿色化发展。

(2)土壤利用视角

在土壤利用方面,国内学者主要从土壤农药残留和产地环境监测两方面对城郊型农业绿色化进行研究。农产品的绿色生产应围绕产地环境和生产管理技术两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进行监测,主要针对灌溉用水、土壤和空气质量的管理,控制周边外来污染,抑制农业的自身污染;对农业生产者管理技术进行监督,主要是针对化肥、农药等添加剂的使用量,是否使用配方施肥技术和有机肥、复混专用肥料,从生产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3)生态保护视角

在生态保护方面,学者们主要围绕城郊型农业环境风险与生态环境质量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构建不同生境类型和风险源类型的城郊农业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农业生产环境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近郊区比远郊区面临着更大的环境风险,受城郊农业活动的压力作用更明显,因此要将近郊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促进城郊型农业绿色化发展。

推进城郊型农业绿色化发展对策

根据生产绿色产品和发展绿色产业的基本要求,提出推进城郊型农业绿色化发展的对策,主要表现在强化城郊型农业标准化、实施“绿色食品工程”、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促进资源协调发展这四方面。

(1)强化城郊型农业生产标准化

按照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要求,建立农业示范基地,加强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在城市郊区发展农业要发挥城市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以现有的温棚生产基地为基础,依托项目扶持和多渠道融资来发展设施农业,建立一批高质量的温室大棚,发展蔬菜果品园,以满足城市居民对不同季节农产品的需求。实现城郊型农业绿色发展。

制定农药残留标准,对农业药品使用进行严格把关,在质量监控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一批蔬菜、养殖标准化的示范基地,使无公害、高品质、绿色的农产品得到大力发展,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

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等多项监管制度,健全检验检测体系。

(2)实施“绿色食品工程”

按照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要求,实施“绿色食品工程”,提升农产品质量。绿色、安全成为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在推行城郊型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从开始的“市民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农副产品的供应能力到现在的“绿色食品工程”,因此提出了打造“绿色食品工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强化绿色叶类蔬菜的生产,增加供应量;

发展绿色、无公害、质量高的农副产品,要拓宽绿色食品工程建设的范围,将产业链由生产延伸到到加工、销售等方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按照发展绿色产业的要求,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主导产业,形成支撑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特色的产业。龙头企业是发展城郊型农业的关键,要建立多种经营模式,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依托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形成具有特色的绿色经济长廊,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明确发展方向,突出发展产品加工、销售、贮存的龙头企业;

提高起点,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技术、有人才、有品牌、有特色、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机制要活,鼓励发展多层次、多层分、多形式的龙头企业,不要局限于所有制、地区界限。

(4)促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按照发展绿色产业的要求,充分把握城市郊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城郊型农业必须依照生态学基本原理,在不违背自然规律和不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进行发展,要对城郊的农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及水生态系统进行相应的保护,促进城市郊区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发展城郊型农业,一是要合理规划农业布局,在农业选址时要避开工厂、公路等污染源,与此同时还要对生产环境进行环境质量调查,选择土壤、水体、大气等,以确保基地为居民提供绿色、安全的农产品,为基地的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