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地球危机: 历史常常令人感慨万千,仅仅把时间追溯到五百年前,也就是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小伙子出海远航的时候,地球还是偌大偌大的,天苍苍,野茫茫,乃人们心目中的形而上之物,人只能够哀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充其量是驾着想像的翅膀“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东坡语),岂敢真的纵横天下? 看如今,电磁波一秒钟绕地球七个回合有半,比美猴王“朝游北海暮苍梧”的筋斗云还要快。快则快矣,宝即宝也,电磁波不过是个乖乖的“掌中宝”,人类牵着它的鼻子任意驰骋,连通无限,沟通无限,激情无限。伟大轮流做,如今到“人”家,地球已经沦落成了“村”——诸君拿起手机,难道就没听见地球“村”正在伤感:寄蜉蝣于人掌,渺人掌之一粟!
一个真正的天下呈现在眼前,这正是咱们论天下兴亡的基础和前提。五百年前要是有谁提起秃笔来论什么天下兴亡,还真有点杞人忧天,要不就是坐井论天,因为地球是方是扁是圆,人类尚不清楚,一笔糊涂帐,何论天下,更何论天下兴亡!
太空中发出感慨
从外太空鸟瞰,咱们的地球很美很靓,虽不艳丽夺目,一派低冷色调,但十分养眼耐看,圆润沉着,富有生命气息,甚至可以说是灵气氤氲,像悠游在太空中的一颗通灵宝玉!看着地球的芳容,尤其灵气氤氲的样子,大家会不会情不自禁地想: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或一个类似生命的活体?不错的——这正是目前地球科学界的流行看法!曾几何时,受机械主义大气候的影响,我们看什么都是机械,包括人本身在内。但随着现代科学的深入发展,我们又发现,事情远不是机械那么简单,于是又回归系统,从物理学到化学到生物学,乃至数学,都在回归系统论。在地球科学上,系统观的代表就是“盖娅理论”,这是由英国大气化学家拉夫洛克(J.E.Lovelock)在1965年首先提出来的,乃达尔文之后对地球和生命看法的新突破,它强调生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只是生命对环境的适应。所谓“盖娅(Gaea)”,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一般被西方用作对地球或大自然的昵称,拉夫洛克把对地球和生命的新看法称为“盖娅理论”,意在强调“地球是活的”。
这是由地球之灵气氤氲顺便穿插了“盖娅理论”,本人十分相信,地球本身是一个生命,而不是一个由地火水风机械组成的物体,要不她怎么孵育生命呢?但不幸的是,“盖娅”已经被人类摧残得面目全非,漂亮或美好的感觉仅仅只是太空中的远观,近前一接触,咱们的地球已经根本上谈不上漂亮,千疮百孔,全身虚弱,高烧难退,气息奄奄——可怜的“盖娅”已在死亡的边缘!
地球十大危机
气候变化 英国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高级学者尼克·布鲁克斯称:“到本世纪结束时,温室效应气体可能会倍增,而全球的平均温度将上升至少2摄氏度。最糟糕的可能就是某些地区的气候会发生彻底的转变。而这将对现有的社会体系造成破坏性影响:那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们会大规模地迁徙他处,针对粮食和资源的冲突将更加激烈。气候变化虽不至到威胁人类生命的地步,但其潜在的破坏性却不可忽视。”
未来七十年发生几率:高
危险指数:6
进化时钟 维也纳大学的医学专家斯丁德尔说,每种物种都有“进化时钟”。过了几千辈后,人类会在较年轻时就出现老化疾病,导致人口大幅减少。
“每种动物都有染色体,随着细胞分裂和年龄的增加,染色体上的端粒会越来越短。一旦染色体 变得极短时,我们就会患上像癌症、老年痴呆症和心脏病等病症。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直到几千辈后染色体才会变得极短。”
未来七十年因染色体变化导致人口急剧下滑几率:低
危险指数:8
病毒流行
英国健康保护署负责人赞博恩教授指出:“上个世纪出现了SARS、HIV以及四种流行性感冒,每个世纪都会有重大疫病流行,本世纪至少会有一次。时下人们最关切的就是H5型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一旦开始在人际间传播将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当然禽流感并没有严重到终结人类的程度,但却可以威胁人类生命许多年。”
未来七十年流行性病毒发生几率:极高
危险指数:3
恐怖活动
剑桥圣安德鲁学院的恐怖主义研究专家保罗·威尔金森称:“今天恐怖分子更易接触到恐怖活动所需的材料和技术,我们的社会也因此更易受到恶意攻击。目前,最可能发生的大规模恐怖活动是生物武器带来的。我们无法保证终止一项袭击,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很有可能会遭遇一场重大袭击。”
未来七十年发生几率:极高
危险指数:2
全球爆发核战争
英国自由民主党国防发言人洛得·嘉顿中将称:“紧张对立的传统战争军队可能意外引发核战,不过爆发全球性核战的可能性很低。尽管有些地区和极端分子仍在研制和利用核武器,但全球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不高。
全球限制使用核武器的体系在逐渐形成和发展。”
未来七十年全球爆发核战争几率:低
危险指数:8
陨石撞击
美国加州喷气推动实验室的叶尔曼称:“长久来看,死于陨石撞击地球的几率基本上等同死于飞机失事的几率。约1500公里宽以上的陨石撞击地球才会对人类文明造成重大打击。”
未来七十年陨石撞击地球几率:中等
危险指数:5
人工智能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汉斯·莫拉维克教授称:“我预测在2050年之前将出现具有和人类同样心理功能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将会执行目前由人类脑力进行的工作,将成为我们的继承人。”
未来七十年出现高智能机器人几率:高
危险指数:8
宇宙射线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第二尼尔沙维夫称:“银河系每隔几十年就会有大星球燃料用完后爆炸,宇宙射线(高能量粒子,如伽玛射线)向四面八方喷出,地球若被射中,可能引起冰冻期。”
未来七十年发生几率:低
危险指数:4
火山爆发
伦敦灾害研究中心的麦克盖尔教授称:“约每隔五万年,地球会发生一次超级火山爆发。火山大爆发的几率比一个大陨石撞击地球的几率要大12倍。像国黄石公园这样发生过火山爆发和一些以前没有发生过火山爆发的地区,未来发生火山爆发的可能性都很大。”
未来七十年发生几率:极高
危险指数:7
地球被黑洞吞没
美国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理查得威尔森称:“基于我们以前进行的研究,现在相当肯定,离子对撞时,地球不会被黑洞吞没。”
世界末日可能性
地球史上曾有过多次将生命毁于一旦的自然灾变,比如说,伊特鲁利亚人甚至会常常回忆起被多次大灾难完全毁灭的四大文明。最近,由哈佛大学、利物浦大学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一些专门研究对地球构成威胁的所有灾变的科学家组成一个国际专家小组,对所谓的“世界末日”以可能性大小排出下面一个顺序。专家们还一再警告,这个排序还是假定性的,有可能会因今后获取新的资料而有所变更。
磁极互换
在地球60亿年的历史长河中,磁极曾互换过好几百次,致使气候发生重大变化。比如说,1.2万年前发生的最后一次冰川作用使得许多动物死于非命。地球物理学家称这次是因为两极部分改变位置,它们离开“原来呆惯的地方”仅2000公里,而且又回到了原来位置。如今,两极又重新上了路。据俄罗斯中央军事技术研究所的仪器记录表明,地球的北部磁极10年间移动了几百米。
俄罗斯斯米特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阿列克塞 季坚科称,由于两极的“位移”,磁场便会变小。可正因为有了磁场,地球表面方可逃避太阳辐射的致命伤害。
规模火山喷发
另一大灾难为:可能有20座左右1000至2000年来一直没有活动的大型火山会突然喷发,最让人担心受怕的当数厄尔布鲁士火山。900年前,它最后一次将威力无比的火山“炮弹”喷射到700公里开外的地方,甚至连阿斯特拉罕城外都能看到它那直径达7米的冷却熔岩块。
今天的科学家正在胆战心惊地倾听这个庞然大物“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天天都在测量其逐日升高的温度。但是,人们担心的还不只是个别火山的喷发,而是大批火山同时活动。似乎2.51亿年前的那种大规模火山喷发毁掉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当时喷发出来的熔岩几乎覆盖了整个现在的西伯利亚。熔岩从巨大的裂缝喷发出来,弄得整个大气层都是毒气和灰烬。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奥列格 波加季科夫发出警告,说地球内部又有可能在准备类似的可怕举动,而且紧跟着熔岩喷发还会发大水。
小行星砸向地球
根据数学家计算的结果,地球将来有可能会被“天外来客”30层楼房般大小的碎片砸中,如同遭遇空难一样。可现在对此还重视不够。几百万年前地球就曾遭受过如此无情的“轰炸”,137处“星伤”中有26处直径达300多公里,比当今的任何一座城市都大。现在天文学家一直在留心观察3万颗太空星体,不过最可怕的是除了它们之外还有不少因被太阳光吞没而肉眼无法看到的隐形彗星,而这种彗星绝不少于3000颗。
太空尘
有可能从另外一个星系向我们的地球刮来大量的尘暴。为什么?先前太阳的磁场是把宇宙尘往外推,为本星系的星球起到一种保护伞的作用。可后来太阳内部像是出了点问题,使得它现在像一台吸尘器将那些充电微粒都吸引过来,而且是越来越多。据欧洲航天局统计,最近4年来太阳系周围的这种微粒增加了一倍还多,仅落入地球大气层的每年就有4万吨。如果这些微尘在太阳周围形成厚厚一层云彩,它便会吸收热辐射,其结果是正如俄罗斯天文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列夫?潘申所说的:地球就有可能再次面临冰期。
超新星爆炸
宇宙还会面临一种有如热核炸弹产生的γ闪爆的致命辐射,只是它比热核炸弹产生的威力和带来的破坏要大得多,因为是在超新星爆炸后产生的这种γ闪爆。有一种说法,认为地球上生命进化之所以会有所改变正是因为有这些闪爆。根据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约翰?乌凯洛和克雷加?威勒的看法,每500万年这些太空辐射会毁灭地球上的居民一次,恰恰现在已接近下一次灾变爆发时间。碰到这种时候,太空中布满了不让阳光通过的毒云,而硬紫外线流则将对地球施行狂轰滥炸。为了测定这种危险,科学家往太空发射了γ射线望远镜。
据报道,超新星爆炸的几毫秒内,形成一个温度高达30亿度的高热原子核蘑菇云状泡沫,蘑菇云状泡沫迅速上升,穿过最近的一颗恒星。横扫恒星表面的时候,蘑菇云状泡沫自身发生碰撞,引发一场巨大爆炸。
据估算,大约每过一秒,宇宙中便有一颗星星自行爆炸,形成无数碎片,瞬间发出比10亿颗太阳加一起还要强的亮光。谁也不知道这种最激烈的宇宙现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人工病毒
当代科学天才、世界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大师斯蒂芬 霍金前不久做过一次有关人类未来的报告。他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会因为遭遇到像原子战争这样的灾难而毁灭自己。”不过霍金最不放心的还是生物危险。他认为,人类会有意或无意地发明出能使地球人死绝的病毒。
“就因为现在各国遗传学实验室里所进行的实验根本无法控制和调节,”霍金很生气地说,“说不定很快就会有人把目前暂时还用在植物和动物身上的基因用在人身上,其结果必然会产生一种几年内就会消灭一切生命的遗传‘炸弹’。”
据报道,从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透露的消息说,科学家们在未来5年将有能力制造出完全人造的病毒。这种人造的合成微生物可以帮助科学家对动植物进行基因改造,并帮助治疗人类疾病。然而,如果这种技术遭到滥用的话,它也可被用于生产生化武器,而人类社会对此将毫无防范之力。
曾出版过一本有关生化武器专著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乔纳森 莫雷诺则认为,一些无赖国家或者恐怖集团已经拥有不少具有潜在毁灭性的技术资料。他说,“合成病毒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可问题在于我们能否制造出比目前人们已拥有的技术更糟的东西,譬如炭疽病技术,尽管已有人试图利用这些技术成果来实现其制造生化武器的目的。”莫雷诺教授认为,从制造生化武器的角度来说,目前人们已经拥有的技术就已很糟糕了,不应该认为新的技术会比目前的情况更糟
影响实例
一个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为地球做了一次“全身”检查。研究小组的成员包括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所长乔恩·罗克斯特罗姆、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保罗·克鲁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气候科学家詹姆斯·汉森等。
他们发现,由于人类活动,地球正面临9大危机。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他们极尽全力为地球设定所能承受的这9大危机的安全界限。那么,这9大危机的现状如何?是否已经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我们接下来一一诊断。
海洋酸化
安全界限:全球海洋的平均碳酸钙饱和度≥2.75∶1。
工业时代前期水平:3.44∶1。
目前水平:2.90∶1。
科学诊断:目前在安全界限内。不过,部分海洋的碳酸钙饱和度到21世纪中期将超过临界值。
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形成碳酸。从工业时代开始至今,海洋表层海水的pH(酸碱度)从8.16 下降到8.05。
目前,海洋酸化尚未对人类构成威胁,不过它已经对海洋的一些化学结构造成严重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它降低了溶解在表层海水中的碳酸钙含量。如果海洋中的碳酸钙含量过低,海洋中用碳酸钙构建外壳的生物就遭殃了。比如,珊瑚。当海洋中碳酸钙含量低于临界值时,珊瑚的碳酸钙外壳会溶解在海水中。
目前,全球海洋的平均碳酸钙饱和度已经从工业时代前期的3.44∶1下降到2.90∶1。而碳酸钙含量在不同海域中存在极大差异。据近期的统计数字估计,北冰洋等部分海域的碳酸钙饱和度可能降至1∶1。届时,珊瑚等海洋中的一些物种将在酸性海水中灭亡。此外,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这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空洞
安全界限:臭氧层平均厚度≥276个多布森单位。
目前水平:283个多布森单位。
科学诊断:目前处于安全水平。
臭氧层厚度用“多布森单位”表示。零摄氏度、标准海平面压力下,10-5米厚的臭氧层定义为1个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层厚度低于220个多布森单位时,臭氧层便出现空洞。20世纪70年代,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向人类发出警告。世界各国迅速采取行动弥补臭氧层空洞。随着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化学物质的禁用,臭氧层已经渡过了难关。
然而,噩梦还未完全结束。其中一个担忧是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当全球气候变暖后,更多的热量聚集在地表,致使臭氧层更加寒冷,很有可能促使滞留在大气层中的吞噬臭氧的化学物质把臭氧层“凿开”一个空洞。
克鲁岑曾因揭示臭氧化学现象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建议,臭氧层的平均厚度不得低于276个多布森单位。随着吞噬臭氧的化学物质的浓度不断下降,我们有信心将臭氧层厚度维持在安全界限内。
淡水枯竭
安全界限:每年消耗淡水≤4000立方千米。
目前水平:每年消耗淡水2600立方千米。
科学诊断:到21世纪中期接近安全界限。
人类操控世界上的多条河流。因为修筑大坝,许多条河流终结了生命。人类行为已经导致许多湿地干涸。 另外,水资源的过度消耗还在威胁人类的生存。比如,饮用水短缺、农业灌溉缺水以及全球气候变化。50年来,中亚地区河流上的大坝已使咸海干涸。没有了咸海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整个中亚地区夏季更加炎热,冬季更加寒冷,土地一年四季面临干旱。
因为河流干涸,人们不得不抽取宝贵的地下水。一些人还在毁灭森林,破坏自然界的水循环。比如,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减少,将降低南美洲热带地区水的蒸发速度,有可能改变包括亚洲季风在内的北半球气候模式。
身为水利学家的罗克斯特罗姆把每年淡水消耗量的安全界限定在4000立方千米范围内。这个消耗量大致相当于世界三分之一的河流径流量,不包括雨林中和北极地区尚未开发的河流。我们离抵达上述安全极限还有一定距离。目前,每年淡水消耗量大约为2600立方千米。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挥霍水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水资源只会越来越匮乏。为此,我们必须节约地球上的每一滴水。
物种灭绝
安全界限:每年物种灭绝率≤百万分之十。
目前水平:每年物种灭绝率至少百万分之一百。
科学诊断:远远超过安全界限。
人类的多种生产方式使地球上的许多物种灭绝。比如,在它们的栖息地上开垦农田或者铺路,引进与本地物种无法共存的外来物种,用污染物毒杀它们,猎食它们,以及改变全球气候,等等。尽管每个物种都是独立个体,但是对于地球这个大的生态系统而言,每个物种都有自身的价值。所以,物种的灭绝将破坏地球一系列生态系统,诸如回收废物、清洁污水、保持海洋化学结构。
生物多样性是健康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究竟要损失多少物种、哪些物种,才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当然,我们也不希望这一天到来。据统计,目前每年的生物灭绝率为百万分之一百。这一灭绝率堪比地球历史上经历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包括恐龙灭绝。
为了避免重现历史悲剧,研究小组把安全界限设定为每年生物灭绝率低于百万分之十。他们坦言,如果我们不控制物种的灭绝率,不给其他物种生存的空间,人类最终将把自己逼近险境。
氮循环失衡
安全界限:每年固氮量≤3500万吨。
目前水平:每年固氮量1.21亿吨。
科学诊断:远远超过安全界限。
氮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然而,地球库存的氮气不能被生物直接吸收,需要通过固氮作用成为氨,才能被生物吸收利用。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固氮和脱氮的微生物。正是借助这些微生物,地球上的氮循环才能得以维持。
不过,人类的种植行为干预了氮循环。为了增加土壤中可吸收的氮,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勃于20世纪初发明了工业固氮方法,从大气中制取氮肥,从而改变了自然界原来的氮循环。如今,采用这种方法每年能从大气中固氮8000万吨,并将固态氮撒播到世界各地的农田里。此外,燃烧化石燃料、木材和农作物等方法也能固氮。目前每年人工固氮量达1.21亿吨,远远超出了地球所能承受的范围。
过量的氮正在酸化土壤,破坏许多物种。大量的氮注入周边的湖泊和海洋,导致多处水域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水域滋生了大量水生生物,这些生物的生存又耗尽了水域中的氧气,致使许多水域成为一滩死水。
罗克斯特罗姆尝试着把人为固氮的安全水平设定在每年3500万吨,约占目前人工固氮总量的四分之一。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田地匮乏
安全界限:≤15%的无结冰土地被用于农业种植。
目前水平:12%的无结冰土地被用于农业种植。
科学诊断:21世纪中期将达到安全界限。
农业的拓展速度继续加快,人们已经开始征用热带雨林作为农业用地。目前,世界上过半的热带雨林已经消失。草原原本是野生动物活动的天堂,现在却被人类圈养的牲畜占据。罗克斯特罗姆分析认为,农业扩张使地球生态系统丧失服务功能,加剧气候变化,并改变淡水循环。
目前,人们已经把大约12%的无结冰土地转变为农田,共计大约1600万平方公里。罗克斯特罗姆把土地利用的安全界限设定在全球15%无结冰土地转变为农田。不过,他坦言,更为关键的是我们不仅要限制农田数量,更要讲究如何使用农田。为了避免超过安全界限,我们应该提高农业种植率,充分发挥高产土地的价值。
气候变暖
安全界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350×10-6。
工业革命前期水平:280×10-6。
目前水平:387×10-6。
科学诊断:已经超过安全界限。
全球气候变暖是近年来讨论最多的话题。大量历史证据显示,大气中不断增多的二氧化碳温暖了地球。我们燃烧化石燃料,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工业化前期的280×10-6飙升到目前的387×10-6。研究小组则把安全界限设定为350×10-6。事实上,早在20年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就已经超过了安全界限。
那么,既然已经超过了,为什么还要将350×10-6作为安全界限呢?如果这个安全界限属实的话,为什么在超过之后,我们仍然健在。研究小组给出的答案是,过量二氧化碳带来的影响不是瞬间的,而是长远的。它的影响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直至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之所以现在还健在,是因为这个雪球还在壮大中。
研究小组解释说,由二氧化碳直接造成的每1摄氏度升温都被其他反馈作用所增强。海冰消融后暴露出深色海洋,这意味着地球将吸收更多的太阳热量。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因此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加,这是另一种潜在的大气保温气体。这些反馈作用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是研究人员最为担心的。他们警戒世人,由二氧化碳造成气温上升1摄氏度,会通过反馈作用最终使气温升高约3摄氏度。
另外,地球升温可能带来更恶劣的影响。一些气候学家强调还有其他缓慢的反馈作用。例如,暖和的大气最终会打破二氧化碳和甲烷固有的稳定状态。据此推理,假如二氧化碳造成气温上升1摄氏度,则最终的结果是气温升高6摄氏度。
这实在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补救的时间,因为那些缓慢的反馈作用可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但是,这个补救的时间并不长。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
气溶胶“超载”
安全界限:尚未认定。
科学诊断:未知。
人类活动搅乱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在燃烧煤炭、粪肥、森林和废弃农作物时产生灰尘,使得大气中的烟尘、硫酸和其他微粒含量增加。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上的气溶胶浓度已经增加了两倍以上。这些气溶胶不仅影响气候,还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但是,这些气溶胶的影响多变。比如,一些硫酸盐之类的气溶胶反射阳光,造成大气降温;一些烟灰之类的气溶胶吸收阳光和再辐射热量,造成大气升温。地球如何平衡这些变数,目前尚未明朗。气溶胶还在其他方面影响气候。例如,横贯南亚和东亚上空的几乎永恒不散的褐色烟霾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因为科学家发现,它可能影响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地点。同时,气溶胶落在农田上,减少农作物产量,而且还会导致数百万人死于肺病和心脏病。 气溶胶造成的威胁是巨大的。不过,有关气溶胶的许多未知因素使得罗克斯特罗姆研究小组无法用数字界定安全界限。
化学污染
安全界限:尚未认定。
科学诊断:未知。
目前,地球上人造的化学物质接近10万种。我们用这些人造的化学物质生产上百万种产品。在生产的同时,我们又会得到一些额外的副产品。界定化学物质的安全界限意义重大。但是,如何界定还是个难题。
人们对化学物质的主要担忧源自它们对人体和野生动物健康的影响。其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是那些诸如铅之类的有毒重金属、积累在人体组织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及放射性化合物。
目前,有些有毒化学物质已经得到控制。例如,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多氯联苯(PCB)和二 英。但是,其他大部分化学物质的影响尚未得到评估。而且,一些温和的化学物质也可能组合起来产生大于其单独使用时的毒性。罗克斯特罗姆研究小组猜测,孤独症和儿童多动症的诱因可能源自多种低浓度温和化学物质的共同作用。
根据以上诊断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地球目前的状态不佳。其中,全球气候变暖、物种灭绝和氮循环失衡等危机最为严重,已经超出了安全界限。另外,淡水枯竭和田地匮乏等危机正逼近临界值,而不断酸化的海洋上空也笼罩着阴霾。剩余3个危机中的2个我们尚未获得科学的诊断方法,也就无法为其设定安全界限。 不过,这里有一条好消息。面对臭氧层空洞,人类积极补救,臭氧层空洞正在逐步愈合。人们拯救臭氧层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这至少给人们一个信心,采取行动是必要的,而且也能取得最终成功。看来,地球一直在眷顾人类,关键就看人类能否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