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储备理论
国际储备理论主要是关于国际储备规模和结构合理性方面的系统理论分析。
国际储备理论主要包括
国际储备理论主要包括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理论、国际储备多元化理论和国际储备资产组合平衡理论等。
国际储备理的适度规模理论
一是国际储备规模理论综述
目前, 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国际储备规模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储备对进口比例法。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特里芬(R·T riffin) 教授在《黄金和美元危机》中提出的。他认为一国的外汇储备与它的贸易进口额之比, 应保持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以40% 为标准, 以20%为低限(特里芬, 1997)。然而, 特里芬分析的国际经济背景是20 世纪60 年代以前的情况。在特里芬时代, 进出口贸易是国际间经济交往的主要活动,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较小, 考察国际间经济活动的主要变量大多数都是进出口贸易等实物指标,因此, 人们主要是从贸易支付的角度来考虑外汇储备规模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增长大大快于世界贸易额的增长, 资本往来已成为国际间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 资本流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贸易收支。在这种情形下, 简单地以进出口贸易等实物指标来考察外汇储备规模的特里芬理论在当前已失去其理论意义与实用性。
二是机会成本说
该学说是20 世纪60 年代末期由J·阿格沃尔(J·A garaual) 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 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就是国内投资的收益率。一国持有的储备超过国家的需要, 就意味着一部分投资和消费的牺牲。因此, 一国的储备需求是由其持有储备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决定。适度储备需求应是其持有储备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达到均衡时的储备要求(Agaraual, 1971)。然而, 阿格沃尔模型所考虑的成本与收益是不全面的,他没有考虑那些无法量化的成本与收益(比如外汇储备在维持人们对一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信心上所起的作用)。因此, 这一方法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三是货币供应量决定论
这是货币主义学派布朗(WBrown) 和约翰逊(HerryJohnson) 等经济学家提出的, 他们在特里芬比率法的基础上分别提出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差额比率和国际储备与国内货币供给比率等观点。该理论是从货币供给角度来分析外汇储备规模问题。该理论认为, 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 当国内货币供应量超过国内需求时,多余的货币就会流向国外, 从而引起现金余额的减少,所以, 外汇储备的需求主要由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减来决定(韩继云, 1996)。
四是定性分析法
该理论是20 世纪70 年代中期由R·J·卡包尔(R·J·Carbaugh) C·D 范(C·D·Fan) 等经济学家提出的。他们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一国外汇储备需求量的因素。一是一国储备资产质量;二是各国经济政策的合作态度;三是一国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效力;四是一国政府采取调节措施的谨慎态度;五是一国所依赖的国际清偿力的来源及稳定程度;六是一国国际收支的动向以及一国经济状况等(韩继云, 1996)。尽管这一方法考虑的因素较为全面、且切合实际, 但许多因素难以量化, 无法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因此进行决策的参考价值不大。此外,还有外债规模与储备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这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理论观点。该观点认为外债规模与储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即一国应把外汇储备维持在其外债总额的40%左右。很显然, 这一方法与特里芬法有着类似的局限性。
从以上的讨论可看出, 到目前为止, 学者们对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见解。学者们试图对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作定量研究,但是简单的量化必然会忽略很多重要变量的影响,而且,国际储备的各个决定因素的影响权重本身也是动态变化的。
国际储备多元化理论
国际储备多元化理论主要是针对单一化的国际储备体系的弊端,而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前面已经提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这段时期,美元和黄金共同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这是由IMF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所确定的国际储备体系。然而,这一体系要得以长期维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①储备货币发行国的黄金储备必须随着国际储备的增加而同比例地增加;②必须允许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因对外负债的增加而出现长期持续性的逆差。显然,由于黄金产量的限制,第一个条件很难得到满足。至于第二个条件,在短期内可以得到满足,但是如果一国出现长期持续性的国际收支逆差,必然会影响其币值的稳定。可见,单一化的储备货币很难解决既提供充分的国际储备又能够保持币值稳定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所谓的“特里芬难题”。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国际储备多元化理论正是适应当时的国际经济形势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国际储备多元化理论主要包括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和储备货币多元化两个方面的内容。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增加国际储备资产的种类来增加储备资产的供给,以解决单一化储备体系中出现的“特里芬难题”。为此,IMF于1969年创设了一种用于成员国之间进行结算的记账单位(包括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两种),并于1970年正式发行和投入使用。由于这种记账单位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通货,所以在扩大国际储备资产供给的同时,不可能导致类似“特里芬难题”的矛盾。当然,由于IMF发行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的总量有限,很难满足国际储备增长的需要。实际上,在各国的储备资产结构中外汇储备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可见,在现阶段的情况下,国际储备多元化的核心,仍然是如何实现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和分散化。
储备货币多元化和分散化的基本要求,是建立一种由多种不同的货币充当储备资产的储备制度,以解决储备充足性和储备币值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建立多元化和分散化的储备货币体系的意义在于,它将原来由一国单独承担的因发行储备货币而造成的持续性的国际收支逆差,分散给多个国家共同承担,这样就可以减轻或消除储备充足性和储备币值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当然,实现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但是从各国实践看,其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国际储备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国际储备资产组合平衡理论是将托宾(J.Tobin)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TheoryofPortfolioSelection)运用于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一种理论,大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该理论主张采用“风险一收益”法来对国际储备进行管理。
根据托宾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由于各类金融资产之间存在着风险和收益上的差异,因此相互之间不可能完全替代。理性的投资者必然会根据其个人的投资偏好,按照收益和风险权衡的原则,将其所拥有的财富配置到各种可供选择的资产上,形成最佳的投资资产组合。由于国际储备通常以不同的金融资产形式存在,且属于风险性资产,所以在不违背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营利性相统一的管理原则下,可以针对各种储备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大小,进行多样化、分散化的组合搭配,以期获得一个风险程度最低、收益率最高的最佳投资组合。
国际储备资产组合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按照风险和收益标准对储备资产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情况进行投资组合决策。储备资产的风险大小可以用其变现能力,即流动性大小来衡量。储备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其风险越小;反之,则越大。按照储备资产变现能力(流动性)的强弱,大体可以将储备资产划分为以下三类:
(1)一级储备资产。主要包括国外银行活期存款、外币商业票据和短期外国政府债券等。其流动性最高,但营利性最低。
(2)二级储备资产。主要包括2—5年期的外国政府中期债券。其营利性高于一级储备资产,但流动性低于一级储备资产。
(3)三级储备资产。主要包括外国政府长期债券(一般在5年以上,10年以下)。其营利性高于二级储备资产,但流动性低于二级储备资产。
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再通过对各类具体的储备资产的风险和收益情况的比较来进行投资组合选择,其中主要是要做好储备资产的期限组合、风险组合和币种组合等方面的决策,以实现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营利性相统一的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