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防分配
国防分配是指国防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国防分配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总产品分配给国防领域的份额,二是国防领域内部各部门所分配的份额。国防分配是由国防生产决定的,同时它对生产具有极大的反作用,也对军品流通和国防消费具有重大作用。
国防分配的原则
和平时期国防分配的基本原则有:
第一,国防与经济统筹兼顾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在和平时期,除奉行霸权主义、搞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国家外,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生产力有限的矛盾,战争的直接威胁已经降到次要的地位。但只要战争的因素存在,国防就不可没有,发展国防是在战争因素存在的社会历史阶段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因此,既要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又要兼顾国防建设。
第二,保证军事人员生活水平不低于一般社会成员的原则。军事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们也要得到生存和发展的生活资料。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原则,军事人员劳动的报酬也基本上是参照这个原则实施的。只有保证军事人员的生活水平不低于社会成员的平均水平,才能使军事活动正常进行。事实上,由于军事活动的流动性、艰苦性和牺牲性,军事人员的报酬应高于一般社会成员,这样才能使军事岗位具有吸引力,这是完全必要的。
第三,满足武器装备需要的原则。武器装备是战斗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武器装备或武器装备不足,光有军事人员是无用的。军队的数量和结构确定之后,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上,武器装备的需要量也应该是确定的。为了满足军事需要,和平时期也必须拨出一部分资源用于生产武器装备。
第四,保证军事人员必要的训练和武器装备维修的原则。训练在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中具有战略地位。没有训练,军队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特别是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新式武器装备层出不穷,军事技术进步很快,现代的战士与过去的士兵在政治、文化、技术素质上有着重大差别,不但要有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会使用各种武器和设备,掌握较全面的技术本领。在训练中,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装备器材和其他军用物资,训练费、武器装备采购费等开支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保证武器装备适度更新和发展的原则。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世界范围内看,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
国防资源在军事领域的分配
国民收入通过再分配形成国防基金后,就要在国防领域内部进行分配。国防领域内部分配是指把国防资源按照武装力量不同方面的需求进行分配使用。国防领域内部的分配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具有完全不同的情况。那么,这种分配有什么规律和原则呢?
第一,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国防和军队也分成了若干互相依赖的部分。随着火炮的使用而出现了炮兵,随着坦克的发明而形成了坦克兵,电子器材在战争中的大量使用使通信兵和电子战部队应运而生,飞机大规模用于作战行动导致了空军的形成和发展,空军中由于机种和任务不同又分为轰炸、运输、歼击、空降等部队。海军既是一个古老的军种,又是一个发展很快的军种,海岸炮兵、海军陆战队、海军航空兵、潜艇部队、快艇部队等都是这个军种的构成部分。随着宇航技术的发展和在军事上的运用,可以预测,新的军种很可能出现。上述各军、兵种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有着技术和战略战术上的密切联系,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军事力量整体。在现代军队有机的整体中,保持结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某一部分失衡,就会影响整个军事实力。因此,在人力、物力、经费等资源分配上统筹兼顾,满足各部分、各方面的需要,使各部分协调发展是首要的规律。
第二,突出重点的原则。协调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和同步发展。事实上,各国都是根据本国的军事任务、地理环境、资源构成、战略目标、国际形势等因素,有重点、分步骤地发展某些军兵种和某些方面,在分配上则是优先提供经费和资源。在和平时期,各国普遍强调大力发展国防科学技术,增加科研费,重点改进军队武器装备的质量。突出重点的做法是抓住主要矛盾、加速发展的正确方法。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生产能力、需求多样化等原因,使得国防资源总是有限的。国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重点使用的必要性。
第三,科学规化与分析论证原则。国防实力的形成不但与资源在国防领域的分配数量有关,也与分配结构有直接关系。优化分配结构,体现国防实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提高整体效益和以同样数量的资源获得尽可能大的成果,具有重大意义。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科学规化与分析论证原则。
刘义昌著,国防经济学教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