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固定资金管理

什么是固定资金管理

社会主义企业对固定资金来源和运用的计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等工作的总称。其任务是,有计划地合理地运用固定资金,保持固定资产的良好运转状态,通过更新、革新、改造,不断提高固定资金的使用效益。

这里的固定资金是指在社会主义企业中,使用价值在多次生产周期内发生作用,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生产资金。固定资金主要由下列要素构成:工作机器、动力设备、传导运输设备、控制检测手段等;厂房、水塔、道路、桥梁、隧道、水坝等建筑物。

固定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有:①根据企业产品品种和生产规模,确定正常生产的固定资产需用量,合理而节约地使用固定资金;②组织固定资金的购建、验收、调出调入、内部转移、清产核资; ③核算固定资金增减变化,维护国家和企业投入资金的权益;④定期进行固定资金的清查和盘点,积极处理闲置设备;⑤按国家规定提取大修理基金、折旧基金和各项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项基金;⑥用好管好国家投资和企业的大修理基金、更新改造基金和各项专用基金,加强可行性研究,优化设备配置;⑦把资金管理和实物管理结合起来,实行固定资金分管责任制;⑧分析固定资金的利用状况,研究和制定提高固定资金使用效果的措施等。

固定资金管理方式

修理、更新和积累是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三种基本形式,决定着在固定资金供应上设置不同的资金渠道,实行不同的分配和管理方式。

①修理,包括日常修理和按技术规程规定进行的间隔一年以上的大修理,前者因其支出的经常性而直接计入成本;后者则由于其费用支出的不均衡性和价值决定上起决定作用的平均数之间的矛盾而实行预提大修理基金方式,使劳动资料从投入运行起,就负担其整个使用期间所需大修理费用的平均数;

②更新,即实物替换,按照固定资产价值周转方式,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从销售收入中进行补偿,建立起折旧基金,以备进行实物更新时使用;

③积累,即购建新的固定资产,扩大生产规模,实行国家投放和企业从利润留成建立生产发展基金等方式解决资金来源。修理、更新和积累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一定的交叉性和流动性。故在管理上,既要坚持三种不同渠道的资金专项使用原则,又要从实际出发,在有利于提高资金效益时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结合起来使用。

固定资金管理的分管责任制

中国实行固定资产分口分级管理。基本做法是:在厂长领导下,按照固定资产的不同类别,由各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如生产设备归设备科负责;动力设备归动力科负责;运输工具由运输部门负责等;再由各职能部门落实到车间、班组、岗位进行分级管理。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