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收物流系统
回收物流系统是指物品运输、配送、安装等过程中所使用的包装容器、装载器具、工具及其他可以再利用的废旧物资的回收过程中发生的物流。回收物流主要包括边角余料,金属屑,报废的设备、工具形成的废金属和失去价值的辅助材料等等。
回收物流系统的业务活动分析
回收物流中,首先要做好废品、过期产品等的收集工作,并把它们送到固定的场所作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1.收集
收集是将客户手中的产品通过有偿或者无偿的方式集中到一起,送到固定的场所(可能是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节点)进行下一步处理。收集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比如所收集的废品地理位置、产品数量以及目前报废程度等都不确定,这样就使回收工作难以计划和控制。
2.预处理
预处理是测试分析回收品的功能,并结合产品的结构特点,以及产品和各零件的性能确定可行的处理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确定最优处理方案。其中,处理方案包括直接再销售、再加工后销售、分拆后零件再利用、报废处理等。
3.再处理
再处理过程包括:产品的清洁;按产品的结构特点分拆;对回收的产品或者分拆后的零部件进行再加工、再处理后恢复其价值;将有价值的部分重新组装。
4.产品再循环
再循环的产品主要是指可直接用于其他企业加工的原材料。
5.产品再分配
产品再分配就是把可再使用和再处理过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中,经过储存、销售等环节运输到使用者手中的过程。
6.废弃物的报废处理
对于那些失去使用价值或者危害环境的回收品或零部件,通过机械处理、地下掩埋或者焚烧的形式进行销毁。考虑到环保的需求,要不断地改进处理技术,使废弃物变废为宝,为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创造显著效益。
回收物流系统设计的内容
在确定了回收物流渠道以后,有效的回收物流系统设计和操作就成了企业回收物流管理的重点,回收物流系统的设计具体包括:采购和内部活动、废旧物收集系统、回收渠道活动区域、收集和分拨路径。
(一)采购和内部活动
采购物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满足生产、基础建设对原材料、设备、备件的需求,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发生的采购行为,即商品从卖方转移到买方场所而进行的所有活动。采购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占用了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金,形成了企业主要的流动资产,对企业有着重要影响。
在考虑到回收物流渠道涉及的各方时,要考虑他们是不是具备自身开展回收物流的能力,如制造商一方面可以完成其内部产品的修复活动,另一方面当修复活动不影响其核心竞争力或者企业的废品数量相当低的时候,它要集中精力在核心业务上,所以一般会外部采购,由第三方完成。
(二)废旧物收集系统废旧物收集系统的选择跟回收物品来源密切相关,旧物品和包装可以在供应链上个环节回收。
(三)回收渠道活动区域
回收渠道成员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回收商、政府等,这些企业和部门分别在物流活动的环节发挥着回收增值作用,它们相互协调,形成了各回收物流系统各价值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网络。
一般来说,回收物流渠道分为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基于材料价值和回收处理设备在投资、加工、运输成本等各方面的价值差别的考虑,总希望中心处理站能够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四)收集和分拨路径
在运输路线规划中,正向和回收物流通道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有些物品,例如啤酒和软饮料瓶的回收路线是一致的,虽然运输路径完全是按照正向分拨需要规划的,但空瓶子可以沿此路线回笼。相反,有些物品如塑料包装材料和原产品的分拨路线是完全不同的,正向和回收的运输是独立的。
回收物流系统绩效的反馈与评价
考虑到回收物流系统的特殊性和评价指标应该具有的引导性,回收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稳定性、环保性、安全性、效益、速度五个方面构建。
(一)稳定性评价指标
回收物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指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主体的稳定性,二是部门员丁的稳定性。
活动主体的稳定性主要是指参与回收物流活动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否稳定,是否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部门员T的稳定性主要是指本企业回收物流部门工作人员是否稳定,可以通过人员流动性的大小来衡量。
(二)环保性评价指标环保是现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回收物流系统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原材料废弃物回收率、产成品回收率、废弃包装的回收率以及运输过程中燃料耗费情况。
(三)安全性评价指标
回收的物品必须安全地处理和运输到目的地,尤其是危险性高的物品如具有核辐射的化学物品、生物实验室的废弃品等。它的评价主要包括仓库、工厂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备,运输、储存以及最终处理的安全状况。
(四)效益评价指标
回收物流系统的效益评价指标,主要从回收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和回收物流系统的成本费用两个方面衡量。回收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回收物品的可利用性、销售毁损率、采购的合格率等。回收物流系统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了运输、仓储、包装等多项成本。
(五)速度评价指标
速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回收物品人均日供应额、劳动生产率、产品资金周转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