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商品削价核算
商品削价核算是指对某些残损霉变、积压呆滞商品所作的一次性价格削减出售的核算。商业企业的商品需按规定审批范围和程序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削价处理。商品削价有的是由于保管不善发生残破损坏、霉烂变质而造成;有的是由于冷背、过期落令和质次价高而造成;有的是由于零头商品而造成的削价。
商品削价核算的类型
在批发企业中,商品削价一般有残损霉变削价和积压呆滞削价两种情况;在零售企业中,商品削价一般有残损霉变削价、积压呆滞削价和零头商品削价三种情况。在商业会计中,由于商品削价原因不同,因此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残损霉变商品削价核算是指对因经营保管不善而发生残损破坏、霉烂变质商品的削价核算。实行“进价核算”的企业,可直接作销售处理的,削价后的售价不低于原进价的,不冲减库存商品价值.销售后体现在销售毛利中。削价后的售价低于原进价的损失,经批准削价时,一次冲减库存商品价值,转作财产损失处理。通过加工改制或拆卖零件处理的,加工改制费列入加工商品成本,新售价低于成本(包括原进价和加工改制费)部分,冲减库存商品价值,转作财产损失。新售价不低于成本的,销售以后.体现在销售毛利中。实行“售价核算”的企业,对残损霉变商品处理有如下两种:
①直接作销售处理的,批准削价时,一次冲减原进销差价,新售价低于原进价部分,转作财产损失;
②通过加工改制或拆卖零件处理的,加工改制费列入商品成本。新售价低于成本(包括原进价和加工改制费)部分,除冲减原进销差价外,其余转作财产损失。
积压呆滞商品削价核算是指对冷背、过期落令和质次价高商品削价的核算。这种削价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以及人们消费需求变化所引起的,同时也与企业经营决策失误和盲目进货有关。积压呆滞商品削价损失。不是削价时才发生的,它是潜伏在商品销售之前,在销售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商业企业必须重视商品时间价值。防止重大损失,及时处理积压呆滞商品。
积压呆滞商品削价损失的核算。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商品削价时集中处理削价损失,实行“进价核算”的企业,削价后的售价不低于原进价的不冲减库存商品价值,销售后体现在销售毛利中。削价后的售价低于原进价的损失,在批准削价时,一次冲减库存商品价值,转作财产损失。实行“售价核算”的企业,削价后的新售价仍高于原进价时,将新售价与原售价之间的差额.冲减进销售价;新售价低于原进价时,除冲减原进销差价外,将低于原进价部分转作财产损失处理。
二是预提商品削价准备金。依据商品的无形损耗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按照商品销售额的一定比例。雾先提取削价准备金,将其均衡地计入商品销售成本。待积压呆滞商品削价时,从削价准备金中转销。预提商品削价准备金在“商品削价准备金”帐户核算。预提时贷(增)记该帐户,转销时借(减)记该帐户,贷(增)亏余额表示已提未用的准备金数额,借(减)亏余额表示实际削价数大于预提数的差额,经批准转作财产损失。这样,可以真实地反映商品经营的实际情况,正确核算库存商品价值,合理计算.企业盈亏,保证财政收入的真实性。其会计分录:
(1)计提商品削价准备金时:
借(增):商品销售成本
贷(增):商品削价准备金
(2)积压呆滞商品实际削价时:
借(减):商品削价准备金
贷(减):库存商品
零头商品削价核算是指布匹等商品零头削价的核算。零头商品削价出售,是为了鼓励消费者的购买,减少商品损失,提高经济效益而采取的措施,也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零头商品削价的核算,有两种方法:一是将零头商品削价(或少收款)部分作为商品损耗期末转入商品流通费;二是在削价出售时,按实收销货款额反映销售收入,按原售价注销库存商品。按后一种方法。其会计分录:
(1)收到削价商品货款时:
借(增):银行存款
贷(增)商品销售收入
(2)按售价结转销售成本,注销库存商品时:
借(增):商品销售成本
贷(减):库存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