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周维善

个人简历/周维善

(图)周维善周维善

1923年7月14日生于浙江绍兴。1944 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化学系

(图)周维善周维善

1949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药学系并留校任教

1952 -1956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化学系师从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教授从事科研工作

1956年随黄教授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1960年在捷克科学院有机和生化研究所作访问学者

1984年在法国自然科学研究中心神经化学研究中心天然产物研究室作客座教授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8月10日17时50分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90岁。

研究领域/周维善

(图)实验工作
实验工作

五十多年来主要从事甾体化学、萜类化学和不对称合成研究,为中国甾体激素工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参与 7步可的松和甾体口 服避孕药甲地孕酮(即已广为应用的二号甾体口服避孕药)等的合成。他主持并参与光学活性高效口服避孕药 18-甲基炔诺酮的不对称 全合成,已投入工业生产并出口。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中国丰产的猪去 氧胆酸为原料发展了新甾体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甾醇内酯类化合物的 合成方法,合成的油菜甾醇内酯类化合物已在田间试用并取得了显著 的效果。他主持并参与首次测定了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结构并又主持和 参与它的全合成。改良了 harpless 烯丙醇的不对称环氧化试剂,使 其更具有使用价值和扩大了应用范围。并首次将Sharpless 烯丙醇不 对称环氧化反应扩展到烯丙胺– a-糠胺的动力学拆分,并将其应用于 天然产物的合成。他还组织领导在中国先期开展昆虫性信息素合成,合成的棉红铃虫性信息素曾用于害虫测报和防治,效果显著。

一些科研成果已获得多项奖励,主要有:甾体激素合成和甾体反应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青蒿素化学获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 出科技成就集体奖;若干昆虫性信息素结构,合成和应用获国家科技 进步二等奖;高效口服避孕药18-甲基炔诺酮的合成获国家计生委科技 进步一等奖;油菜甾醇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220 余篇,综述论文4篇,编著<<不对称合成>>一书。迄今已培养了 15 位硕士和 17 位博士。

科学生涯/周维善

(图)恩师黄鸣龙恩师黄鸣龙

周维善从1952年起师从中国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从事倍半萜山道年及其类似物的立体化学和甾体激素药物的合成研究。当时,甾体激素药物工业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他在协助黄鸣龙建立中国甾体激素药物工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参与一些甾体药物如副肾皮质激素可的松和口服避孕药甲地孕酮等研制并成功地将它们投入了工业生产。此后,他仍长期从事甾族化学、萜类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

周维善在从事甾体口服避孕药的全合成研究时,巧妙地运用甾体C,D环合成砌块的微生物不对称还原,合成了若干甾体抗生育药物。其中D-18-甲基炔诺酮是高效的口服避孕药。这一科研成果随着中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确定而受到了高度重视,很快投入了工业生产并广为使用。他和有关工作者还在甾体微生物转化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用节杆菌使从去氢表雄酮所制得的19-羟基甾体化合物的A环芳构化从而转变成雌甾酚酮,然后将此化合物的17-酮基乙炔化使其成为乙炔雌甾酚醇。这一化合物是所有甾体口服避孕药的配伍用药。从1960年至今仍用此法进行工业生产。雌甾酚酮本身也是很重要的妇科用药。用另一微生物分枝杆菌切断19-羟基-β-谷甾醇和19-羟基胆固醇的侧链得到△4-19-羟基雄甾-3,17-双酮,后者通过节杆菌的芳构化也可得到雌甾酚酮,为充分利用天然植物甾醇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他在甾体化学研究中,和同工作者还发现了C5,6α-环氧-C6β-甲基用酸处理主要得到C6次甲基化合物和若干重排成大环的化合物。C6-次甲基-α-环氧化合物用酸处理也重排成大环化合物,而C5,6β-环氧C6α甲基化合物用酸处理不重排成大环化合物,得到正常产物。油菜甾醇内酯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具有一个不平常的甾体结构,不仅含有邻位双羟基的4个连续手性中心的侧链,而且其B环是一个七员环内酯。它的结构在1979年才被美国化学家确定,它的生理活性极强,在极低的浓度下(0.01~0.1μg/ml)就可显著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1982 年,周维善在中国首先开展了这一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他的研究特点是利用中国丰富的猪去氧胆酸为原料采用多种不同的合成方法对油菜甾醇内酯及其类似化合物进行系统的合成研究。经过10余年的努力,他和同工作者不仅设计合成了近50个油菜甾醇内酯类化合物,其中35个是新化合物,而且还发现了通过烯醇硅醚臭氧化的高区域选择性构成油菜甾体七员内酯的新方法和首次将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化应用于甾体不饱和侧链,解决了长期存在于油菜甾体侧链双羟化反应立体选择性的关键性问题并扩大了应用范围。通过对所合成的油菜甾醇内酯类化合物生理活性的测试表明,它们大多都具有生理活性,其中一个简单易得的化合物已完成了田间千亩试验,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有较大的应用开发前景。根据猪去氧胆酸结构上的特点,他和有关工作者还利用它改造合成了治疗胆疾的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以及维生素D代谢产物,后者的生理活性一般均比母体为高。

突出成果/周维善

(图)青蒿素青蒿素

1972年,中国科学工作者从中草药青蒿中分离得到一个具有抗疟作用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它是一个含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化合物。由于在此之前自然界中还没有发现有与其类似结构的化合物存在,因而不论是对青蒿素结构的测定,还是对其进行全合成都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从1974年起,周维善开始主持并参与青蒿素的结构测定和以后的全合成的研究。由于青蒿素的分子结构十分奇特,其分子中含有7个手性中心,而且在结构测定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重排和构型转变的反应,因此,使得分子结构测定增加了许多难度。经过一系列化学降解反应结合应用新的物理技术手段,最后正确地确定了青蒿素的分子结构。结构的确定为寻找抗疟新药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在结构测定中发现钠硼氢能够还原青蒿素分子中的内酯,得到了还原青蒿素或称双氢青蒿素,后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桂林制药厂分别制成蒿甲醚和甲蒿琥酯衍生物。不仅解决了青蒿素的溶解度问题,而且其抗疟效果比青蒿素更佳,现已广为应用。在确定了青蒿素结构的基础上,他和同工作者以天然香茅为起始原料,经过反复探索和艰苦努力,特别是在设法解决了架设过氧桥的关键性难题后,终于经20余步反应完成了青蒿素的全合成。全合成的成功充分证明了结构测定的正确性。同时,他们合成了一个青蒿素类似物,并证明它具有与青蒿素相同的抗疟活性。他们还利用光化学反应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青蒿酸至青蒿乙素的转变。随后,他们又相继完成了从青蒿中分离所得到的所有10余个倍半萜化合物的合成。此外,他还参与完成了另一抗疟倍半萜过氧化合物鹰爪甲素的全合成。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和首肯,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在萜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中,他和同工作者还对具有抗肿瘤等广泛活性的四环二萜——对映贝壳杉烯类化合物的半合成和全合成进行了研究,例如将从尾叶香茶菜(Rabdosia excisa)植物中易得的鄂西香茶菜甲素(kamebakaurin)转变成具有抗癌活性的冬凌草甲素(oridonin)。在从甜叶菊合成具有抗生育活性的对映贝壳二烯酸(grandiflorenic acid)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烯(烷)的重排反应,得到了一类全新骨架的二萜化合物。

70年代初,周维善组织领导在中国先期开展昆虫性信息素化学的研究。由于昆虫性信息素当时已在害虫的测报和防治上展现了新的前景,它在农业上的应用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昆虫性信息素不仅是一种微量生物活性物质,而且对立体化学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对它的结构测定和合成均有一定的难度。棉红铃虫是世界性的棉花大害虫,1974年他和同工作者合成了棉红铃虫性信息素,并用于田间害虫测报和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此后还测定了多种昆虫性信息素结构并进行了不对称合成,如淡色库蚊产卵引诱信息素和舞毒蛾性信息素等。

崇高荣誉/周维善

(图)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周维善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综述40 篇,并编著出版了《不对称合成》一书。他先后去苏联、捷克、保加利亚、波兰、法国、德国、瑞典、瑞士、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访问、作学术报告和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他还经常在国内各大学和科研单位讲学和指导研究工作,曾先后兼任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等校的教授,还曾兼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和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其科研成果已获得多项奖励,主要有:甾体合成和甾体反应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抗疟新药——青蒿素获1979年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结构和合成研究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全合成,反应和立体化学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6年获得求是科技基金“青蒿素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棉红铃虫性信息素的合成和应用获1980年国家创造发明三等奖;昆虫性信息素的结构测定及其合成和应用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光学活性高效口服避孕药18-甲基炔诺酮的合成获1987年国家计生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油菜甾醇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除了从事科研工作外,他还担任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科研工作中,他一丝不苟,严以律己。在指导学生和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时,他要求严格,一再强调做实验要有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对新来的学生,他都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如何做重结晶、测熔点等有机实验的基本操作。他还注重培养他们不畏困难的顽强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迄今已培养了14位硕士和15位博士,他们现大都活跃在国内外科研领域,有的已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有的已成为学术带头人。

年逾古稀的周维善在科研领域辛勤耕耘已有45个春秋。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天然有机化学这一领域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和培养年轻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作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周维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他仍在为中国的有机化学事业继续努力着。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