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周炯磐
周炯磐
周炯磐,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信息与通信理论专家,专长是信息和通信网理论,60年代转入信息与通信理论领域,成为首批将信息论传播到中国的主要学者之一,在信息与通信领域创建了诸多第一。
主要经历/周炯磐
1921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崧厦镇。
1939—1943年,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43—1948年,先后任上海天昌电化厂、上海新安电机厂技术员、工程师
1948—1949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留学,获理学硕士学位
1949—1952年,先后任上海新安电机厂、天津新安电机厂总工程师、厂长
1950年起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兼职教授
1952—1955年,天津大学教授
1955年,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系教授,系副主任,科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信息工程系名誉系主任
研究领域/周炯磐
周炯磐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信息与通信理论、通信网、移动通信。
在“电视信号的极限信息量”方面的研究,对信息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形成了独到的见解。
周炯磐长期从事“电视信号频带压缩”和“数字信源数据压缩”等课题的研究,对于信息论的前沿之一的“信息率失真理论”有了深刻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创见,在“6401数字通信系统纠错编码方法”的研究中,使对Shannon编码理论融会贯通并应用于实践。
多年致力于“卫星通信”、“SCPC卫星通信体制”的探讨,又站到了信息论发展的另一领域“多用户理论”的研究前沿。正是从这一系列的研究中提出对信息理论的真知灼见,同时参照国内外的资料,将它们系统化、逻辑化,将理论与它的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科学的总结准确的反映人们对信息普遍规律的正确认识。
研究成果/周炯磐
周炯磐
五十年代,带领北京邮电学院电视教研室在全国率先研制成功了中国的黑白电视系统,并于1958年创建了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邮电学院教学电视台。
六十年代,在国内率先应用卷积码于数字信道的纠错,在国家科研项目“6401”的实验样机中获得成功。
七十年代,指导和参与了总参通信部“对流层散射数字通信”工程,在我国首次应用伪随机码方法解决了多径分离问题。在此期间还提出了码分多址和SPADE卫星通信系统方案。
八十年代,带领北京邮电大学信息论研究室研制成功了中国最早的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实验样机,并首次研制成功编码压缩报纸传真卫星传输系统,成功开通了北京至乌鲁木齐的报纸传真。接着又研制成功基于算术码的传真压缩系统,并结合自己带领研究的“一点对多点通信协议”用于北京至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卫星报纸传真网,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九十年代,他的研究全面进入当代通信技术的前沿。指导并亲自参加了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BISDN,ATM交换和CDMA的研究。这些研究将为中国通信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代表著作/周炯磐
《信息理论基础》,1983年出版
《通信网理论基础》,1991年出版
《信源编码原理》,1995年出版
跳频序列设计理论的研究进展,通信学报,2003,No.2
ADSL DSLAM局端设备的性能分析,电子学报,2002,No.4
获得荣誉/周炯磐
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天津新安电机厂总工程师、天津大学电信系教授、北京邮电学院教授兼无线电系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二届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二、三届成员。 果奖;《通信网理论基础》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周炯磐将所得奖金全部献给邮电学院设立奖学金,在他的指导参与下北京邮电学院于1958年建成中国第一个教学实验电视台。1980年指导建立了该学院第一个科研所。曾参加1978的全国科学大会并获奖。是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