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吴征鉴
姓名:吴征鉴
职业:寄生虫病学家
籍贯:江苏仪征人
个人简历/吴征鉴
1931年1月 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动物系,获理学士学位。
1931年2月—1933年6月 任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动物系助教。
1933年7月—1939年8月 任中央卫生实施实验处寄生虫学系技佐及技士。
1935年4月—7月 赴新加坡参加国际疟疾研究班。
1939年9月—1942 年12月 任云南省疟疾研究所技正。
1943年1月—1949年5月 先后在重庆和南京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寄生虫学室技师。
1946年11月—1948年7月 兼任苏北地方病防治所所长。
1948年8月—1949年5月 兼任苏南地方病防治所所长。
1945年4月—9月 赴印度加尔各答热带病学院进修寄生虫学与医学昆虫学。
1949年5月—1950年10月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后勤卫生部接管的中央卫生实验院任留用技师。
1950年11月—1956年10月 任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副院长、研究员。
1956年11月—1959年8月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1959年9月—1979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上海医学院和南京大学医学院寄生虫病学教授。 1978年—1982年9月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1980年—1981年3月 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所长。
1982年—9月19日 病逝于北京。
生平简介/吴征鉴
自1933年至1959年,吴征鉴一直从事人体寄生虫学及医学昆虫学的科研工作。在30年代和40年代,他先后在江苏省南京、淮阴、高邮、苏州、嘉定,湖南省长沙,广西省南宁,贵州省贵阳,云南省昆明、芒市(今潞西)、孟定,四川省重庆等地区,进行黑热病及其媒介白蛉,疟疾及其媒介按蚊的调查研究。1935年,赴新加坡参加国际疟疾研究班培训,1945年又赴印度加尔各答热带病学院学习寄生虫学及医学昆虫学。由此,奠定了他毕生为防治寄生虫病而奋斗的基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十多年里,他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始终坚守在防治工作的第一线。直至建国前夕,他仍留守在嘉定苏南地方病防治所,兼所长之职。南京解放不久,中央卫生实验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接管,他受命返到该院工作。该院于1950年,由第三野战军后勤卫生部接管,成立了院务委员会,吴征鉴被选为副主任委员。1950年秋,中央卫生部接管了该院,将寄生虫学研究部分留在南京,同年11月正式成立了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由洪式闾任院长,吴征鉴任副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十分重视并开展前所未有的防治与研究工作。吴征鉴以极大的热情,忘我地投身于消灭黑热病的战斗。1955年秋,他奉命随中国医学代表团到苏联塔什干参加地区性病理会议,同年被选为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批加入共产党的高级知识分子之一。
巨大贡献/吴征鉴
吴征鉴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就开始致力于中国黑热病的防治研究。当时,他与同事们在最严重的黑热病流行区——江苏省淮阴县一带,深入农村,对该地区的发病率、流行分布及传病蛉种作了系统的调查,并在实验室内人工感染传播黑热病的媒介白蛉和模型动物,以阐明中国黑热病的流行环节。那时,他没有固定的住家,不顾子女被染病的危险,带着他们一个疫区、一个疫区地进行调查,哪里有病人就在哪里安家。他经常到病人家里采集吸了血的中华白蛉进行解剖。1936年至1941年间,曾多次发现中华白蛉的胃中有自然感染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他们将此鞭毛体接种于仓鼠(地鼠)腹腔内,成功地制成了黑热病的动物模型。他们又用实验室内羽化的中华白蛉吸黑热病人和受染的仓鼠的血,到第六天时解剖白蛉,在其胃中发现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他们还用自然感染的中华白蛉叮咬正常仓鼠,也获得感染成功。这些实验都证明中华白蛉可以传播黑热病。他们又以中华白蛉、江苏白蛉和蒙古白蛉叮咬病鼠,然后再叮咬正常仓鼠作人工传播试验,结果只有中华白蛉能将利什曼原虫由病鼠传给正常仓鼠。他们经过周密调查,发现凡是有黑热病流行的地区,必有中华白蛉存在,而且必是当地的优势蛉种,中华白蛉的自然感染率和人工感染率都很高。他们还发现,中华白蛉有家栖习性,能在室内孳生,与人的关系密切。根据这些理由,他们确定中华白蛉是苏北一带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抗日战争期间,吴征鉴辗转于华东、华南及西南一带。他继续收集了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海南岛等地的白蛉标本,发现了一些新的蛉种。他一一将这些新蛉种加以描述,定名发表。他在南方发现的白蛉种类虽多,但均为平卧毛类,为不吸人血的野生蛉种。在南方有些地区他也曾查到有中华白蛉存在,但它们都非当地的优势蛉种,仅属少见蛉种,肯定不能引起黑热病的传播。由此证实了中国黑热病的地理分布是在北方流行。在此期间,他颠沛流离,往往在一个地方只停留数月又行转移,研究工作也只能断续进行,一家人也不能团聚。他在云南工作时,常遇日机轰炸,有一次,在撤退途中发生车祸,其右足受伤,因而致残。吴征鉴的大女儿4岁时患脑炎,他因出差在外,无法照顾家小,女儿未得及时就医而夭折。这些不幸的打击丝毫也没有动摇他为疫区人民服务的决心。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虽然定居南京,但每年仍有10个月去疫区工作,日行10余里至数十里,深入病家访问,采集白蛉标本,研究白蛉的形态、分类、生活史及生态等方面的问题,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为后来的黑热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知识分子所向往的是去西方留学,回国后留在大城市的研究院所或高等院校工作。吴征鉴此时却终日在农村奔波,在基层埋头苦干,从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为疫区人民服务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吴征鉴领导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与中国有关防治机构合作,对山东、安徽、江苏、河北、河南、甘肃及陕西等省的蛉种分布和生态习性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约85%的黑热病流行区都有中华白蛉存在,大部分地区中华白蛉占所有蛉种组成的80%以上,从而进一步确定了中华白蛉是中国大部分黑热病流行区的主要传播媒介。
突出成绩/吴征鉴
无论是实验室的工作还是现场的工作,吴征鉴都亲自参加,在现场调查时发现,白蛉成虫趋弱光,每天只在黎明前和黄昏后出现。于是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往返十余里,钻牛棚,进茅厕,找遍墙椽和屋角捕捉白蛉,回来后还要忙于饲养白蛉,解剖白蛉和作蛉种分类。在中国山东省一带,中华白蛉的繁殖季节为5—9月份,此时正值炎夏,他们在现场连续观察了4年,终于摸清了中华白蛉在这一带的生态习性和黑热病的流行规律。他们还在华东及华北六个省份中对应用杀虫剂的各种灭蛉方法进行了大规模的现场实验,获得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通过分析,他们发现中国各地中华白蛉成蛉的活动季节均较其它蛉种为短,每年仅3—4.5个月,只出现一个密度高峰,并且它每年只繁殖一个世代。中华白蛉具有家栖习性,以住房和畜舍(西北地区以窑洞)为主要栖息场所。经用释放染色白蛉的方法测定中华白蛉的活动范围,在半径15米之内的为55.74%,在半径30米之内的为76.57%。他们自各地不同场所采集了6535只中华白蛉胃血标本作血清沉淀试验,结果说明中华白蛉的吸血范围虽广,但以吸人和畜血为主。因此,如果在较短的成蛉活动季节,对它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吸血对象的住房或畜舍,集中杀灭一年中唯有的一个世代的中华白蛉成虫,是可以收到很好的灭蛉效果的。
人物评价/吴征鉴
吴征鉴不仅学识渊博、造诣深邃,而且治学严谨、风格高尚,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他发表的论著颇多,除与王兆俊合著的《黑热病学》一书以外,还主编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先后共发表论文52篇。他从来没有因为排作者名次而与人发生过纠葛。他说:“我们的责任是要看这个报告的科学性,是否有道理,不必追究挂不挂自家的牌子。”他和王兆俊合作编写《黑热病学》时,吴征鉴将自己从30年代以来收集和总结的资料全部无私地提供给王兆俊参考,而王兆俊在编写时将吴征鉴做过的工作点滴不漏地全部写进书里。出版时,他将王兆俊执笔的“黑热病”部分单独署了王兆俊的名字,而自己只在“白蛉”部分署名。全书编者署名顺序将王兆俊列在前,而自己在后,王兆俊再三推让,而吴征鉴则坚决不从。两位德高望重的专家互相谦恭礼让的事迹感人至深,在同行中传为佳话,为后辈树立了光辉榜样。
吴征鉴平时待人诚恳,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愿意与他交往。他对晚辈犹如自己的子侄。他亲自为第一届高级师资班的通讯——“蝴蝶笺”开篇,让第一只“蝴蝶”从他的笔下飞翔起来,一年之内传遍了祖国的每个角落,到达了每位同学手中,使他们加强了联络,交流了信息和感情。
吴征鉴不但在业务上关心人,也非常关心他人的政治前途。他曾为一位被错划为“右派”的学生平反和落实政策而费心尽力,而对他自己在政治运动中受到的误伤却从不计较。他对人总是以诚相待,因而赢得了人们的爱戴。他在病中赋诗答谢诸友的慰问,其中两句是:“诚挚待人人待我,友情亲密暖胸怀。”这是他与人交往的真实写照。
主要论著/吴征鉴
1吴征鉴,九兵团廿七军日本血吸虫病感染情况之调查及防治之建议.内科学报,1950,2(2):108—114。
2 吴征鉴,扑灭白蛉实验工作.中华卫生杂志,1954,2(3):232—245。
3吴征鉴,中国白蛉调查之七——陕西省两种新种白蛉——孙氏白蛉(P.suni)。
4吴征鉴,王兆俊,何凯增等.1951—1953年华东地区白蛉生态的调查研究.昆虫学报,
5王兆俊,吴征鉴.黑热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5 吴征鉴,白蛉的生态及灭蛉方法,中华卫生杂志,1957,5(4):231—239。
6 吴征鉴,王兆俊.新中国黑热病研究的成就.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医学论文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20—53。
7 吴征鉴,王兆俊.科学技术研究报告:消灭黑热病传播媒介——中华白蛉的科学依据及其实际效果.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