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叶渚沛

生平简介/叶渚沛

叶渚沛1902年10月6日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市一个华侨家庭。1921年叶渚沛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科罗拉多矿冶学院矿业系,后转学冶金与化学工程,1925年他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并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又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并获金属物理化学博士。1928年受聘于美国联合碳化物研究所和中央合金钢公司任工程师。后又在美国机器铸造公司担任工程师,及该公司冶金部主任和顾问工程师等职。从1931至1933年,他在美国与英国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10余篇有关铁、钢与合金的化学热力学与物理化学特性的学术论文,引起当时国际冶金界的注意。1933年叶渚沛在德国的工厂与中心实验室考察了数月并与一些大学教授进行了学术交流。柏林工业大学的杜勒(R·Durrer)教授对叶渚沛的学识极为欣赏,希望他留在德国工作。叶渚沛谢绝了盛情邀请,于1933年末回到多难的祖国。

回国后,叶渚沛任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更名为资源委员会)化学专门委员,他首先考察了中国的矿产资源,随即建议在南京建立一个冶金研究室,进行铁合金、铝金属、氮肥等专题研究,由他担任室主任。“七七事变”后,该室随南京国民政府迁到武汉。1938年3月,新西兰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陪同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前来叶家拜访。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但在途中医疗器械等全部丢失。叶渚沛当即将自己全部积蓄拿出来,并向钱昌照等募捐,为白求恩置办了行装和医疗器械,送他前往延安。1939年叶渚沛随冶金研究室撤至重庆。他除担任原职外,还兼任重庆炼铜厂厂长和电化冶炼厂总经理等。在任期间,领导技术人员与工人生产了抗战急需的电解铜,使铜含量达到99.93%;纯锌达99.95%;用电炉炼出含硫为0.034%、磷为0.01%的特殊钢,建造新型平炉以及用回转窑试生产海绵铁等新工艺、新技术。

叶渚沛当时还从事社会活动,他同情和支持八路军、新四军,为此,曾为3S(史沫特莱、斯特朗、斯诺)协会捐款,并通过斯诺把捐款送到延安;他单独资助过一些青年奔赴延安;还常常利用自己的住宅和所管辖的工厂掩护我地下党工作人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叶渚沛受我党委托,为周恩来副主席与英国使馆代办安排了一次秘密会晤,使我党通过外交途径向西方国家说明了“皖南事变”的真相。国民党对叶渚沛的“越轨”行为有所察觉,他受到特务盯梢,在处境危险的情况下,加上个人生活的事,他于1944年以考察名义到欧美各国进行工业考察。当时他说,要使自己的科学技术知识赶上时代要求,必须了解世界工业发展新情况、新动向。他特别对美国钢铁工业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获得许多有益的知识。尔后,他受聘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科学组副组长。组长是英国的李约瑟博士。任期满后,叶渚沛旅居法国和意大利。在威尼斯,他与美国玛茜女士结为夫妻。1948年叶渚沛到美国,受聘于联合国经济事务部,任经济事务官。在此期间,叶渚沛发表了《生铁铸造》、《钢铁生产增长的可能速度》、《国家收入的依据》等多篇论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身居异国的叶渚沛欣喜万分,邀集朋友在家中举办家宴以示庆贺。他激动地说:“这些长期漂泊海外的游子,从此有了自己的国家。为祖国争誉,振兴中华的抱负可以实现了。”他毅然辞去在联合国的职务,偕妻子与子女返抵香港。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心下,1950年叶渚沛与其家眷回到广州。不久,在北京受到周总理的亲自接见。此后,叶被政务院任命为重工业部顾问。而后由吴玉章将叶渚沛推荐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稼夫,同年叶渚沛调到中国科学院任学术秘书,1955年当选为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同年委派他筹备建立化工冶金研究所,该所于1958年建成,他担任第一任所长。1954~1957年他先后被选为第二届与第三届中国政协委员。1964年他当选为第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任该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叶渚沛文化大革命

叶渚沛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而这位科学家当时想到的仍是科学研究与写作。1971年,他因患癌症住院,但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自1966年至1971年,他系统地写出了《发展超高温新化工冶金过程的前途》、《超高温炭热新技术》、《高温冶炼磷酸盐矿制磷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高温石球热风炉》及有关农业问题等20余万字的论文及资料。1971年他刚平反不久,就上书毛主席,要求保留化工冶金研究所的科研性质,不能把它“打烂”,信中还建议加强超高温炭热新技术的研究,却没有提到他本人的遭遇。当孩子们见他的面庞日益消瘦,问他50年代回国是否后悔,叶渚沛回答说:“我的命运就是与新中国连在一起的。在美国,我感到我的工作只是给美国社会增添财富,不是我所追求的人生。不,我不后悔,……这是我人生必由之路。”在他弥留之际,对亲属留下的唯一遗嘱是:“把蹲‘牛棚’以来所写的论文和建议书,献给国家,将来会有用的。”

叶渚沛因患直肠癌医治无效,于1971年11月24日逝世。为他守灵的,除妻子儿女外,还有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和马海德等。

1978年7月10日,中国科学院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叶渚沛举行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在叶渚沛的悼文中,郑重地写下了:“人民科学家”五个大字,表达了国家与人民对叶渚沛的崇敬。

职业生涯/叶渚沛

中国化工冶金学科的奠基人

叶渚沛对化学工程学用于冶金过程中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与预见,曾多次建议成立化工冶金研究所。他在《化工冶金研究所的方向任务》一文中指出:“化学工业同冶金工业本来没有理由把它们对立起来分析,它们都包含着以下四个过程,即动力的传递过程;热能的传递过程;物质的传递过程以及化学变化过程。”因而“研究方向是用化学工程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改进冶炼过程及冶炼设备。”

叶渚沛高炉

1958年,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建成,叶渚沛任所长。在他的办所思想指导下,该所初期开展了四方面的研究课题,即:强化高炉炼铁过程;湿法冶金;流态化焙烧;氧气转炉炼钢中的问题。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他在上述四个方面以外,加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即复杂矿的综合利用。叶渚沛对当时一些化学工程师用湿法处理复杂矿和贫矿的办法很欣赏,他认为,更多地以化工的观点和技术应用于冶金过程,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在他主持下,化工冶金研究所进行了攀枝花铁矿的高钛渣的探索试验等。

从50年代起,他在化工冶金研究所内开展了炭热高温新技术的探索。他认为此项技术可使中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以利用,部分取代电能。从1958年起,用炭热高温技术进行炼铝的小型试验,炼出了铝硅合金的中间产品,1965年在0.7立方米小高炉上采用炭热高温竖炉炼磷。该课题通过了中科院级鉴定。他认为在耗电较大的化工、冶金等部门,如铝、黄磷以及电石等生产均应采用炭热高温技术。1962年,叶渚沛在国内率先提出关于微粒学研究。他认为,近代工业化中的一个大的公害是空气与水流中的污染物,它直接影响亿万人的健康,并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他当即在化工冶金研究所拟出“微粒粒度分析物理学和相应的科学仪器”、“表面化学及微粒之物理特性研究”、“微粒粒度分布规律的统计理论研究”、“细磨及超细磨力学的研究”等8项研究题目,并结合试验高炉、氧气转炉,对其文氏洗涤管中的微粒行为作了研究,完成了“准激波管”中水汽对超细微粒的凝聚分离作用的系统研究。至今,颗粒学已成为独立的学科。

叶诸沛于1962年收集有关计算机资料,1963年提出了在化工冶金研究中采用计算机的建议,并立即动手吸收一批与计算机专业有关的大学毕业生来所。当时有人不理解计算机与化工冶金研究之间的关系,却把他筹建计算机室一事称为“疯子举动”。该所于1978年建立了计算机应用研究室,较早地进行了计算机化学的研究,实现了叶渚沛生前的夙愿。

提出高炉强化冶炼的“三高”理论并倡导矮胖型高炉炉型

叶渚沛提出强化高炉冶炼的高压炉顶、高风温、高湿度鼓风的理论有以下背景。早在1936年他提出了为什么不可以将鼓风量增加1倍,而产量也应增加1倍的设想。但在实验中当其逐步增加鼓风量时却遇到了由于过吹而产生的过量烟尘,CO与CO2的比例突然增大,悬料现象、炉腹崩料、炉缸温度降低以及生铁含硫升高等诸多问题。当1940年埃弗瑞(Avery)发明了高压炉顶操作时,叶受到启发。他认为“这是1828年奈尔逊(Neilson)提出在高炉上使用‘热鼓风’吹来的第一个真正的革新”,并很赞同埃弗瑞把高炉看作一个“高压的化学反应器”的说法。他提倡在高压下增大风量,但此大风量是“真正基于科学的”大风量。当简宁(Jenning)首次将富氧用于高炉而发生爆炸事故时,叶渚沛对该事故进行详细分析后指出,“这是火焰温度过高”的结果。此后,他提出了自高炉炉腹顶部往下至风口这一区域有过陡的温度梯度,因而改善温度梯度就会使强化鼓风得以进行,进而使高炉产量可成倍增加。为了控制过陡的火焰温度,1948年他发现一个极简单的办法便是使用蒸汽。基于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情况,他说:“中国还难以大量修建巨型氧气厂,同时至今尚未发展一种适于高炉使用的氧气厂,因此,并未考虑目前使用富氧鼓风,而在探索提高空气预热温度的可能性。并在实验中由此而取得焦炭消耗显著减少的结果。”他又指出:“1948年全世界的平均预热温度仅略高于600℃时,却在设法使预热温度提高1倍以上。”以上是叶渚沛提出“三高”理论背景情况的简述。他采用能量传递、动量传递、质量传递等观点,对高炉冶炼过程进行缜密的探讨与计算,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三高理论”,简单地概括为高压炉顶、高风温与高湿度鼓风。1949年他获得初步测试结果后说:“简直使人吃惊,有可能使高炉当时的生产力提高1倍至2倍。”

叶渚沛鞍钢

1950年叶渚沛回国当年,他一方面建议鞍钢高炉采用“三高”;另一方面他向有关领导部门呼吁,建一座“三高”试验炉。他的建议得到党中央的重视,于1956年经李富春、薄一波,聂荣臻三位副总理批准,拨出一笔特别款,在叶渚沛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与石景山钢厂(今首都钢铁公司)合作建立一座17.5立方米的“三高”试验炉。1958年虽已初步建成,直到1961年试验条件方趋于正常。在3个月连续有效时间内获得初步试验结果。1965年进行第二次试验时,炉顶压力最高达到2.8千克/平方厘米,风温最高达到1250度(℃)、鼓风湿度最高达到50~60克/立方米,利用系数最高达到6.4吨/立方米·日。

为了进一步研究解决中国西南地区的难选矿(如云南鱼子甸铁矿)和复合铁矿(如攀枝花矿)等矿的难还原、难熔化、渣量大等特殊难题,叶渚沛建议采用“三高”中型矮胖型高炉方案。经国家科委批准,投资2000余万元在昆明钢厂内兴建。1966年初,叶渚沛亲自指导,科研、设计及使用部门三结合,当年完成初步设计,但这个350立方米矮胖型高炉因“文化大革命”而中辍。

1960年叶渚沛所写的“展望中国高炉冶炼”一文中提到有关高炉喷吹问题。他指出,“高炉喷吹是几年来引人注意的新技术之一。……按喷吹物分为气体,液体,固体。”在固体喷吹物中,叶渚沛首先提到煤粉或焦粉,也还探讨了喷氧气和矿粉的可能性。然而他认为在当时,蒸汽是最合适的喷吹物之一。

中国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倡导者之一

叶渚沛氧气顶吹转炉

1952年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在奥地利问世不久,叶渚沛就敏锐地意识到氧气转炉必将取代平炉,成为主要炼钢方法。叶渚沛等部分冶金学家主张在国内发展氧气转炉炼钢,而另一些人则主张优先发展大平炉。1955年苏联科学院副院长巴尔金院士来华访问时,了解了中国冶金界这场争论后,积极支持叶渚沛等的发展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和强化高炉冶炼等主张,并鼓励他撰稿,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于是叶渚沛写出《论在中国采用氧气转炉炼钢问题》一文发表在1955年9月出版的《科学通报》上,另一篇《高炉炼铁过程的新观念》一文发表在1956年出版的《现代冶金问题》一书中。

1956年在国家制订《1957~1969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期间,叶渚沛就氧气转炉炼钢问题提出书面建议。在建议书中就平炉与氧气顶吹转炉在技术与经济上作了详尽比较。指出:“采用氧气转炉炼钢法是迅速发展冶金工业的必由之路。当时他的建议未被马上接纳,但他不气馁,仍带领化工冶金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从1958年至1962年期间,建立一座1.5吨氧气顶吹试验转炉。组织了300千克和1.5吨氧气转炉的中间试验,成功地吹炼铸钢生铁、高磷生铁及攀枝花含钒生铁,为发展规模更大的氧气转炉炼钢积累了经验,并为石钢(首钢前身)培养了氧气转炉炼钢的技术骨干50余名。在此期间,叶渚沛还向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提出发展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建议,受到当时主持国家科委工作的聂荣臻元帅的重视与支持。经国家科委批准,拨出科研项目专款,经北京钢铁设计院设计,于1963年在石钢兴建了中国第一座30吨工业化的氧气转炉炼钢车间,于1964年投产。上述活动中,除得到国家科委韩光副主任支持外,还得到冶金部内陆达、孙德和、安朝俊等专家的支持、配合。

当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作为新建企业或技术改造时的主要方向的观点已基本为广大同行认同时,叶渚沛于1964年又及时提出并撰文“以氧气转炉为中心,配套地采用新技术”的主张。他在文革中指出:“……‘三高’高炉、氧气顶吹转炉和连续铸钢是钢铁工业的三大发展方向。……连续铸钢最重要的条件是温度波动小。……由3个转炉组成的氧气顶吹方法最容易与之相适应。由于浇注、开坯工序的变化,使其投资节约50%左右,成品率可由80%~86%提高到94%~98%。从规模上看,连续铸钢不仅适用于小型,而且在年产钢百万吨以上的,……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也可考虑从国外引入一套连续铸钢设备。”他还建议:“最好以石钢30吨氧气转炉车间为主要试验基地。”他在同篇文章中,还提出“氧气顶吹转炉加上电子计算机准确控制过程后,就可使钢的成本大大降低,并且还能冶炼各种优质碳钢和低合金钢。”认为这是今后十年内一个重要方向。

倡导复杂矿的综合利用

叶渚沛于1958年6月发表了《攀枝花含钛铁矿的紧急问题》的书面意见。其中“紧急问题”便是要求人们突破某些国外学者的“用高炉冶炼这种矿石成功的希望甚微”的框框。他认为用高炉,特别是采用“三高一喷”(石灰)的高炉冶炼,可以解决攀枝花钒钛矿的冶炼问题。1959年,化工冶金研究所与钢铁研究院合作,在0.5立方米高炉上进行了攀枝花铁矿高钛渣(TiO24%~25%)的探索试验。同年,又在17.5立方米高炉上进行三次扩大试验。1961年与西昌钢铁公司、重庆大学、重庆钢铁设计院等单位合作,在28立方米高炉上进行了1个月的扩大试验,取得一定效果。于1963年8月中国金属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上叶渚沛作了题为《中国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途径》的学术报告,全面论述了按照钢铁—化肥联合企业模式,设计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工艺流程。同时指出了该流程有可能得到的富钒渣,该渣用不同方法可分别得到钒铁、V2O5或不作处理时可作钒的加入剂,均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该论文曾获1978年中国科学大会奖。

包头白云鄂博矿是一种复杂的共生矿,它含有铁、稀土、稀有元素共达30~40种。关于包头矿如何利用问题,从1952年重工业部组织的包头小组会议上就有两种观点交锋。一种是苏联专家的以开采铁矿为主的观点;另一种便是叶渚沛的应以利用稀土元素为主的观点。交锋的结果。叶渚沛的主张未被采纲。1958年包钢按照苏联专家的设计思想开始建设后,出现了生产达不到设计能力、资源流失以及污染严重等情况。叶渚沛于1962年5月亲自到包钢实地考察后,于7月向中国科学院及有关部委领导呈送了他的《关于合理利用包头稀土稀有资源的建议》。该建议又在1963年举行的“4·15”中国稀土工作会议上提出。他指出,包钢已有流程,特别是选矿厂的设计,由于缺乏资源综合利用观点,而使稀土损失估计达25%左右,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其中第三点建议是提出了新工艺流程,并要求把已建成的三座平炉拆掉,采用氧气转炉炼钢等。

包钢经过中国数十个科研单位以及包钢本公司长年的共同攻关,至今已成为中国稀土金属生产的重要基地。人们对著名的“4·15”会议上的热烈争论仍记忆犹新,忘不掉叶渚沛的对子孙负责、保护稀土、稀有元素资源的高度负责的精神。

除攀钢、包钢外,叶渚沛于1952年、1954及1956年还多次对大冶铁矿提出综合利用方案即“用流态化、硫酸化焙烧方法”提取钢和钴,并可获得硫酸。1958年经冶金部批准,建立了中间试验厂。工业试验表明,钢的回收率比浮选—电冶法,提高了38%~50%。根据叶渚沛的建议,化工冶金研究所对东川铜矿的选矿厂的尾矿进行了高压湿法冶金,使得铜的回收率大为提高,并于1962年受冶金部委托,在东川建成了日处理10吨尾矿的中间试验车间。叶渚沛关于墨江镍矿提出了火法炼镍铁并副产钙镁磷肥的建议。他对鞍山、包头、酒泉等钢铁公司的各个贫铁矿,均建议采用流态化焙烧技术,既节省投资又提高了铁的回收率。

对经济、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也颇有一定见地

人们熟知叶渚沛是位冶金学家,殊不知他对哲学、经济学、农学以及有关能源、运输及水利等领域,均具有一定的研究功力。他对肥料学科的研究水平具有较高的造诣。

1954年为响应中国哲学家艾思奇的“大家来讨论中国科学发展”的倡议,叶渚沛撰写的《科学与社会——科学将往何处去》一文,指出:“科学是一种生产力。近代的自然科学更是一种带有革命性的伟大的生产力量……”,“只有用实践来对理论进行最初和最后的检验——即实验和生产——才能得到客观的真理。”对于工程科学的重要性,叶渚沛提出了精辟的说法:“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结亲’产生应用科学乃是逻辑的发展,……就能产生足以构成某种发现或发明的一些新事物。这些发现或发明又带动它本身的发展逻辑,而且也不逊于自然科学家的贡献。”

他关心中国经济的发展,于1963年在一封致领导人的信中写道:“首先必须根据人口众多且主要分布在农村的特点来考虑。……也需要从资源特点来考虑。中国的资源……如铁、铜、铝、锌等重要金属资源并不能满足中国工业化的长远需要……中国最丰富的能源有3个,即人力、煤和水力。……英国和法国皆是依靠煤起家的。中国煤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它也将成为中国今后主要的能源。……采煤工业的发展,将能促进各部门生产的发展。煤经过加工处理后,还可获得100多种副产品,……我几年来一直大声疾呼,要求尽快把煤增产到7亿吨。……由于采煤所需的投资少、建设快……很适合中国的经济情况。”

叶渚沛认为,交通运输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合理分布都有重要意义……如果万吨货轮能沿着长江直达重庆,则就等于把中国的海岸线延长到了重庆,……铁路和公路与水陆发展相配合、交织成网。”

关于水利建设,

叶渚沛三峡大坝

叶渚沛认为,“……是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一项措施,也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摆脱天灾危害的基本措施。……合理的水利建设应能兼顾防洪、灌溉、交通、发电,养鱼等多种目的。……中国南方煤的资源不多,但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可供开发。……今后长江三峡的电能供到上海,对于促进整个南方地区工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早在1936年,叶渚沛就对肥料问题很感兴趣。曾思索过两个问题:一是在有限数量的化学肥料情况下,应该用什么科学规律来指导进行土壤改良,从而得到最有效的植物效应;二是作物产量有什么限度。1945年当他看到威尔柯克斯(Willcox)著《国土能在本土上生存》一书后,认为该书为自己提供了解决有关农业问题的线索。1950年叶渚沛回国不久,发表了《中国农业问题的主要任务应通过‘肥+水’手段来增产粮食》的意见。1952年出版了他写的《中国肥料问题之未来》一书,他说:“我竭力试图,几乎想拼命得到一个发言机会,希望能够引起中国学者对包尔—威尔柯克斯(Baule—Willcox)定律的注意。”1955年他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几点建议》;1956年他提出了《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如何开展科学研究问题的建议》;1961年又提出《关于合理解决中国农肥问题的几点建议》。

1959年、1962年及1963年,他分别向国家科委、“广州会议”以及中国金属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正式提出《兴办钢铁—化肥联合企业》的建议书或学术报告。1963年发表了长达6万字的《关于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建议》上报给党中央。这是一篇内容丰富、资源翔实的科学论文。在该论文中,他以自己多年探讨的农业统计计量学来研究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的粮食增产规律,并预测了1963年至1982年中国人口增长趋势,估算了粮食的需要量;从生态学的观点框算了肥料的需要量;科学地计算氮、磷、钾等肥料的产量比例。强调发展有机肥料和堆肥的重要性,并倡导多种植水稻。该论文结尾写道:“……可以掌握和调整各个生长因素,以获得最大潜在产量,即每亩肥沃土地应该可以维持7个成年人生活。这意味着,如果能将农业置于正确的科学基础之上,就有可能永远根除饥饿的恐惧。”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竺可桢为该篇论文作序,盛赞叶渚沛的论文是“把‘肥’的问题安放在科学基础上的尝试。”

对于叶渚沛的一生,1987年严济慈撰文给予了高度评价。严老写道:“……渚沛同志知识渊博,学术思想活跃,在科学研究上善于运用多学科的综合观点,从国民经济全局考虑,并始终关注国家建设的需要。根据国际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他不断地提出解决国家经济建设中许多重大课题的意见和建议。他在理论上很有造诣,国家的需要使他长期不知疲倦地埋头工作。他的工作几乎涉及冶金过程的整个领域。……他的贡献超出了一个冶金学家的范围。他的很多创见往往为后来的实践所肯定,他的科学生涯始终充满着进取精神。更可贵的是,即使在处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自己正确主张……所有这些,充分反映他热爱科学,坚持真理、对祖国科学与建设事业高度负责的优秀品质。”

个人简历/叶渚沛

1902年10月6日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市,祖籍厦门市。

1921~1925年在美国科罗拉多矿冶学院学习。

叶渚沛芝加哥大学

1925~1928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获冶金化学硕士学位,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获金属物理化学博士。

1928~1933年在美国联合碳化物研究所和美国中央合金钢公司从事研究工作;在美国机器及铸造公司任工程师、冶金部主任、顾问工程师。

1933~1944年任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化学专门委员、南京冶金室主任、重庆炼铜厂厂长、电化冶炼厂总经理。

1945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组副组长。

1948年任联合国经济事务部经济事务官。

1950~195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工业部顾问。

1953~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1955年当选为学部委员,1958年至1966年兼任化工冶金研究所所长。

1971年11月24日在北京病逝。

主要论著/叶渚沛

1Chu—PhayYap,Thermodyliamicstudyofthephysicate-quilibriaintheSystem:iron-carbon.Am.Inst.MiningMet.Eng.,Tech.Pab.1931(381):26.

2Chu-Phayyap.Thefreeenergyoftransitionofiron(a→←γ).Trans,FaradaySoc.,1932(28):781~788.

3Chu-PhayYap.Inflaenceofsurfaceenergyindispersesystems.phil.Mey.,1933(16):80~96.

4Chu-PhayYap,Acriticalstudyofsomeiron-richironsil-iconalloys,J,Phys.Chem.,1933(37):951~967.

5叶渚沛.论在中国采用吹氧转炉方法炼钢问题.科学通报,1955(9):10~16;钢铁,1956(1):39~45.

6叶渚沛.科学与社会——科学将往何处去.科学通报,1957(1):1~8.

7叶渚沛.论强化高炉冶炼过程的基本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8叶渚沛.化工冶金研究所的方向任务(1957).化工冶金(纪念叶渚沛所长逝世十周年专刊),1982(3):1~3.

9叶渚沛.高炉冶炼的发展趋势与“三高”炼铁(1961),叶渚沛选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72~83.

10叶渚沛.关于合理利用包头稀土稀有资源的建议(1962),叶渚沛选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84~87.

11叶渚沛.展望中国高炉冶炼(1963).叶渚沛选集.88~116。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117~138.

12叶渚沛.中国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途径.(1963).叶渚沛选集,139~152

13叶渚沛.钢铁—化肥联合企业在发展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963).叶渚沛选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153~234.

14叶渚沛.关于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建议(1963).叶渚沛选集,(235~241)

15叶渚沛.以氧气转炉为中心配套地采用新技术发展中国钢铁工业(1964).叶渚沛选集,242~268.

16叶渚沛.高炉冶炼磷酸盐矿制磷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1970).叶渚沛选集.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