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全局的方略。因此发展战略是指一种科学构划的积极的向前的全局性的蓝图。
基本概念
该词来源于军事学。在西方,“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e”,其含义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把战略作为一个概念并给予明确的定义,是18世纪以后的事。德国军事理论家比洛(1757—1807)是第一个想给战略以明确定义的人,他在《最新战法要旨》中说:“战略是关于在视界和大炮射程以外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而战术是关于上述范围内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
“战略”一词,我国自古就有这一概念,是指战争全局的筹划。《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就是世界著名的战略杰作。毛泽东同志深刻论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东西”,“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
因此,在军事学上,涉及全局的问题,是战略问题,而涉及局部的问题,是战术问题。大敌当前,首先要研究、谋划、部署战略问题,只有把战略问题搞清楚了,才能够赢得战争。战略问题搞清楚之后,也才能够根据战略需要,具体研究战术问题,战术是为战略服务的。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一部分从战场上退役下来的军人,进入专业研究与咨询机构,把他们过去长期从事军事指挥的思路和智慧,转而运用到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尤其是运用到为发展中国家咨询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战略学。其核心内容,是研究如何从全局高度,谋划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一般包括战略方向、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很多学者,进一步把这种思路,延伸到企业管理,进而形成了企业发展战略。核心问题是研究一个企业如何从全局高度,筹划、安排资源,明确在一定时期的战略方向与目标,并调动各种资源,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努力!
引进中国
经济发展战略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运用起来的。由于一系列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出现,经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逐渐形成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随之产生经济发展战略概念。美国发展经济学家A.O.赫希曼(1915~)较先使用这一概念,1958年他出版了《经济发展战略》一书。60年代,不少国家总结工业化的经验,提出“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等经济发展的不同型式。同时,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十年的国际发展战略,使发展战略概念在国际上更为流行。经济发展战略也从指一切国家经济增长的战略,逐渐演变为专指发展中国家由落后经济过渡到现代化经济的战略。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战略的概念引进中国,并且迅速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形成了发展战略研究热潮。曾经在1985年前后,国内盛行各种发展战略方面的学术研讨会。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特别是有关研究成果的逐步应用,发展战略研究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就中国的体制而言,更需要政府部门或领导人懂得发展战略问题。一个地区或部门,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战略,就很难取得优异的发展业绩,而在实际工作中,一旦战略上出现失误,也往往是全局性失误,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所以,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得到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发展战略的说法也逐渐出现在各种领导的讲话之中。1995年,在有关专家建议下,中国第一次开始推出国家发展战略,就是“科教兴国”战略,即调动和集中更多的资源,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推动国家振兴。从此以后,发展战略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应用更加广泛。
经典观点
1962年,企业历史学家、企业战略研究奠基人阿尔弗雷德?钱德勒(生于1918年)在《战略与结构》(Strategy and Structure)中把战略定义为“制定企业宗旨和长期目标,为实现目标选择行动方案,配备必要资源”。
1965年,伊戈尔?安索夫(生于1918年)在《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中提出战略计划的安索夫模型(Ansoff Model of Strategic Planning)。这个模型的核心是简单可靠的差异分析:弄清楚你所处的位置,确定你希望到达的目标,然后确定为实现目标必须采取的行动。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2004年1月号,在“哈佛经典”专栏摘要介绍了迈克尔?波特的新文章——《什么是战略》。在这篇文章中,波特不但对“战略”意义作了新阐述,而且对“战略”含义作了新注释。他说,“战略”一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二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三是“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一种配称”。
迈克尔·波特
全美最新工商管理权威教材系列,由汤姆森·斯迪克兰德所著《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第十版)的说法是:“战略是公司前进的路径地图,是公司经营的蓝图;战略是公司展开业务的一道命令;战略是一个策略规划,公司依此建立其对顾客的忠诚度,赢得一个相对其竞争对手持续的竞争优势。”
实际意义
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美国国内就有人从当时全球的形势分析,提出应该发动对朝鲜的战争,主要是要在朝鲜这样的军事要地取得立足之地,控制东亚地区的美国利益。实际上,为该场战争应不应该打,会有什么结果,美国国内分歧比较大。从后来解密的文件看,当时从事战略研究的美国兰德公司(主要人员是过去从战场上下来的军事专家),研究结论非常清楚,就是只要美国开打这场战争,中国从长远利益考虑,一定会出兵支援,而只要中国出兵支援朝鲜,美国就很难打赢这场战争。这个战略研究案例,对美国兰德公司的声誉影响极大,也大大提升了战略研究的影响力。
发展战略研究引入我国之后,从哲学上迎合了中国人善于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的思想,从体制上符合中国领导人必须具有战略思维的需求,在发展阶段上刚好赶上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特别需要从整体谋划未来的历史,所以一经引进,迅速在全国形成研究热潮,并且多少年来都持续吃香,在方方面面都影响深远。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全国研究比较多而且形成共识的最大战略问题就是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战略,即在当时对外开放还没有成功经验的情况下,先在沿海部分地区实施对外开放,并进而扩大到整个沿海地区,实践已经证明,该战略是正确的,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99年,根据很多学者的建议,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西部地区同其他地区发展的差距,持续5年努力之后,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显著成效。2003年,中央决定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4年,中央决定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至目前,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在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与应用方面,美国取得巨大成功的案例非常多。如美国GE公司的数一数二战略,即立足于GE公司的实力与优势,凡是在全球同行业能够做到第一或第二的业务,继续保留并加强,其余业务一概出售,不再经营。按照这个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GE公司主导业务发展强盛,连续20年保持高速发展,赢得了大家的赞扬。中国很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这些年都越来越重视发展战略研究与制定工作,并且赢得了很多成功经验。像中国企业重组方面的战略、中国工业结构调整战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很多中国单个企业的发展战略,都取得巨大成功。应该说,企业发展战略在中国日益引起更加重视和实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