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轮驱动机制
双轮驱动机制是指主权国家的行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种途径影响世界经济。早期世界经济主要受国际贸易这架独轮车的影响;到现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双轮并驾齐驱影响世界经济。
双轮驱动机制的运用及发展
双轮驱动机制主要用于国际金融的发展当中。十九世纪以前,世界经济仅受国际贸易这架独轮车的影响;十九世纪末-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双轮共同主导世界经济,但国际金融所占份额较少;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双轮并驾齐驱影响世界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超越了国际贸易,双轮的形态又一次发生变化。
世界经济不是国别经济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内涵丰富、运行有序的有机体,是通过双轮驱动机制整合主权国家经济体之间的行为。
19世纪末—-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特征突出表现为: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高于自由资本时代,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效率也远胜于自由资本时期。大量相对过剩资本涌现,资本除了为国际贸易外 ,产生货币资本形态,脱离商品资本形态独立运行,以获得货币资本的增殖。
这一时期货币资本主要以国际借贷和债券投资的方式运行。受制于当时资本市场、交通及通讯条件,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规模和渠道仍然有限,国际金融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逊于国际贸易。只能跛足行进。
二次大战以后—70年代:二战以后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加快了资本形成和积累的速度。相对过剩资本不能满足于以国际商品资本、国际货币资本的方式运行,需要开辟新的增殖渠道。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推出了国际生产资本的方式。这种方式满足了资本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内在冲动。
至此,国际资本流动在不同领域以三种不同方式获得增殖。这一时期是世界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状态,双轮的差距在接近。一系列相关的有效机制,在维护世界经济的运行。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速社会财富的积累。相对过剩资本已达相当规模。竞争的日益激烈使获利的存量空间相对变小。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后,发达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放松资本管制,私人资本流动更加便利。
上述一切为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运行创造了条件,资本流动由剩余资本向国际投机资本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