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的概述

亦称原始成本或实际成本原则,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负债的取得和偿还都按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资产减负债诉所有者权益自然也是历史成本计价的,有别于报表日的重置价值、变现价值和市价。

采用历史成本原则的初衷是认为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不在于以市场价格表示企业资产的现状,而在于通过资本投入与资产形成的对比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这种对比需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历史成本原则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有其合理性:

(1)历史成本是场买卖双方在市场上美德的结果,反映当时的市场价格,符合生原则;

(2)历史成本有原始凭证作依据,具备可验证法;

(3)历史成本数据易于取得,简便易行,并与实现原则相联系;

(4)历史成本计价无须经常调整账目,可防止随意改变会计记录,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历史成本原则的局限性:

当物价波动较大或币值不稳定时,历史成本就不能真实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影响当前决策。

历史成本原则的基础研究

l、研究的前提。

资产计价的结果,是使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始终保持–致,这是本文研究的第一个前提。因为对历史成本原则的批评。归根结底还是探讨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不符的问题。会计追求的目标,始终还是在账面上及时地反映实际价格的变动,达到二者的一致,计价原则的选择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由多个利益集团相互斗争和相互妥协的结果。从会计的角度分析历史成不原则本身的科学性,这是本文研究的第二个前提。

2、币值稳定假设不是历史成本原则的唯一基础。

会计模式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计量属性,二是计量单位。计量属性解决“计量什么”,而计量单位解决对选定的计最属性“用什么去计量”。计量属性与计量单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计量属性是内在的、根本的问题;计量单位是外在的、形式的问题,计量单位的选择随计量属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币值稳定假设解决的是计量单位的稳定问题,是外在的问题。要使计量的结果始终恒定,被计量对象所要计量的某一特征(即计量属性)本身的恒定才是至关重要的,显然,币值稳定假设并不能保证计量属性即资产自身价值的稳定,因此它不是历史成本原则的唯一基础,由此也可以说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科学与否,罚币值的稳定与否无关,关键是要看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荷花的前提条件是否科学、合理。

3、历史成本原则的基础:

币值稳定假设和劳动生产率不变假设,历史成本原则要求资产一一且以实际交易价格入账后,账面记录一般不作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要使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始终保持一致,实际价格的恒定显得至关重要。而实际价格的恒定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二是货币币值稳定。生产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决定了商品的内在价值始终恒定;货币币值稳定,则决定了计量商品内在价值所使用的计量尺度始终不变。有了这两个前提,即使短期内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可能会出现波动,但从长期看,由于商品内作价值的恒定和货币币值的恒定,价格波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最终将恒定在由不变劳动生产率和不变币值货币共同决定的价格上。这样,商品价格在长期内恒定就成为自然的事情。而商品实际价格长期内恒定,证是历史成本原则的关键所在,

因此,币值稳定假设是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前提或基础;社会平均劳动先产率不变假设,则是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的前提或基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保证了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长期恒定;货币币值稳定,保证了计量单位即名义货币的长期恒定(计量尺度不变),以恒定的货币计量尺度计量恒定的历史成本,计量的结果当然是不变的。

应该说,这两个假设,首先是对商品价格决定的要求。只有商品实际价格的决定符合这两个假设条件,会计才能按历史成本原则计价,这种历史成本原则计价才是科学和合理的。

4、历史成本原则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才是适用的。

历史成本惊则能成为“真理”,这与特定历史成本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密不可分,在前工业社会,社会进步缓慢,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也十分缓慢。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缓慢性,不但决定了商品的内在价值变化缓慢,而且决定了货币本身的价值变化也是缓慢的。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商品价格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稳定。在这种条件下,历史成本原则自然成为近似科学、合理的最佳计价模式。

然而事实上,劳动生产率从来就不是恒久不变的。从游牧经济到农耕经济,再到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从手工劳动到作坊劳动,再到T业化大生产、自动化生产,每一一种变革都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标志,每一种经济内部都有劳动生产率量变的过程,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有差异而已。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空前地显现出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飞速进步,从根本上动摇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理论基础。因此关于各种新的计量属性的大讨论在20世纪延绵不绝也就不足为怪了。

历史成本原则成为片主导地位的计价方法,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它首先是为“会计是一一个分配过程”的观点服务的,而不单纯是一种资产计价方法。所有资产入账时的历史成本,都是取得资产当时的现行交易价格,称它为历史成本,仅仅是就取得以后的分配过程而言的。分配过程服务于收益的决定。收益是否真实,首先要看被分配对象的计量是否准确,典次要看分配过程是否科学。而资产计价准确与否,对收益决定来说则是首要的、决定性的,分配只有在计价准确的基础上进行,分配的结果才是真实有效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出发点,确实有重新认识和评价的必要。

从历史成本原则建立的基础看,它以劳动生产率始终不变为前提,也就是以否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前提,这与社会发展规律完全背道而驰。因此,从它建立的那时起,就显得十分荒谬,这也是历史成本原则内在的致命缺陷。可以肯定地说,以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否认社会进步为基础的历史成本原则,本身是毫无科学性可言的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