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卡特尔16PF(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简称16PF)又称卡特尔16PF测验,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心理测量工具之一。16种个性因素在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一个人独特的人格,完整地反映了一个人个性的全貌。它用以测量人们16种基本的性格特质,这16种特质是影响人们学习生活的基本因素。
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的一种问卷,简称16PDF。根据一项研究,1971—1978年间被研究文献引用最多的测验中,16PF仅次于MMPI排居第二。在一项关于心理测验在临床上应用的调查中,16PF排第五。卡特尔是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人格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要介绍16PF,不能不提到特质理论,因为16PF是伴随着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而发展的,二者可谓“相辅相成”。
16PF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现有5种版本:A、B本为全版本,各有187个项目;C、D本为缩减本,各有106个项目;E本适用于文化水平较低的被试,有128个项目。我国现在通用的是美籍华人刘永和博士在卡特尔的赞助下,与伊利诺伊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的研究员梅瑞狄斯博士合作,于1970年发表的中文修订本,其常模是由两千多名港台地区的中国学生得到的。
卡特尔/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Raymond B.Cattell:卡特尔1905-1998,美国心理学家,最早应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对心理测验的研究,对个体差异的测量,以及对应用心理学的倡导,有力地推进了美国心理学的机能主义运动。他编制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应用十分广泛。
理论/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卡特尔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是特质。特质的种类很多,有人类共同的特质,有各人独有的特质。有的特质决定于遗传,有的决定于环境;有的与动机有关,有的则与能力和气质有关。若从向度来分,可分为四种向度。
(1)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一群看起来似乎聚在一起的特征或行为,即可以观察到的各种行为表现。它们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根源特质是行为的最终根源和原因。它们是堆砌成人格的砖块。每一个根源特质控制着一簇表面特质。透过对许多表面特质的因素分析便可找到它们所属的根源特质。
(2)能力特质、气质特质与动力特质能力特质与认知和思维有关,在16PF中主要由智慧因素(B因素)表示,决定工作的效率。行为的情绪、情感方面则表明了气质和风格的特质。动力特质与行为的意志和动机方面有关。
(3)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卡特尔赞同阿尔波特的观点,认为人类存在着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具有的特质(共同特质)和个体独有的特质,即个别特质(指表面特质)。虽有共同特质,但共同特质在各个成员身上的强度却各不相同(指根源特质)。
(4)体质特质和环境塑造特质卡特尔认为16PF中有些特质是由遗传决定的,称为体质根源特质,而有些特质来源于经验,因此称为环境塑造特质。卡特尔认为在人格的成长和发展中遗传与环境都有影响。他十分重视遗传的重要性,曾试图决定每一根源特质的特殊遗传成分。
卡特尔在其人格的解释性理论构想的基础上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问卷,从16个方面描述个体的人格特征。这16个因素或分量表的名称和符号分别是: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I、怀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Q4。有关这16个因素的说明可详见测验指导书。
问卷特点/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客观性
该测验结构明确,每一题都备有三个可能的答案,被试可任选其一。在两个相反的选择答案之间有一个折中的或中性的答案,使被试有折中的选择(例题如,我喜欢看球赛:a.是的,b.偶然的,c.不是的;或如,我所喜欢的人大都是:a.拘谨缄默的,b.介于a与c之间的,c.善于交际的),避免了在是否之间必选其一的强迫性,所以被试答题的自发性和自由性较好。为了克服动机效应,尽量采用了“中性”测题,避免含有一般社会所公认的“对”或“不对”,“好”或“不好”的题目,而且被选用的问题中有许多表面上似乎与某种人格因素有关,但实际上却与另外一人格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受测者不易猜测每题的用意,有利于据实作答。从测题的排列上看,采取了按序轮流排列方式,这既能使被试保持作答时的兴趣,又有利于防止凭主观猜测题意去作答。测验的名称是直接且非蒙蔽的,被试知道这是人格测验,或许有时会发现某一道题目的意义。但在多数情况下,测验题目和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标准化
该量表重测信度较高(1981年测试表明,最高的信度系数为0.92(O因素),最低的信度系数为0.48(B因素));分半信度不高。在效度方面,测试结果表明16种因素之间的相关较低,表明各因素之间是独立的。量表项目的因素负荷在0.73到0.96之间,同一因素中各题的反应有高度一致性。
多功能
通过16个人格因素或分量表上的得分和轮廓图,不仅可以反映受测者人格的16个方面中每个方面的情况和其整体的人格特点组合情况,还可以通过某些因素的组合效应反映性格的内外向型、心理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情况、职业性向、在新工作环境中有无学习成长能力、从事专业能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符合情况、创造能力强者的人格因素符合情况,也可以反映受测者的人格素质状况并作为临床诊断工具用于心理临床诊断。此外,16PF与其他类似的测验相比较,能以同等的时间测量更多方面主要的人格特征,是真正的多元人格量表。
广泛性
16PF的常模群体为正常人群,它的评价一般也是针对正常人,因而适用领域很广。它既适合个别施测,也适合团体施测。每一次测验只需要4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凡具有相当于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壮年和老年人都适用。
深刻性
卡特尔有长期的临床心理学经验,对麦独孤的本能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有过专门研究。在他的特质理论中不难发现本能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此外,他出生和受教育于英国,有着良好的人文主义素养,具有很强的直觉体悟和洞察能力。因此他对人格结构和人格因素的解释具有整体性、动力性和深刻性。他甚至试图使其16PF分析成为一种“定量的精神分析”。当然,这种“整体性”和“深刻性”的努力也使得其他使用16PF的主测人员在解释测验结果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
问卷目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人格是稳定的、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是人的独特性的整体写照。人格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渗透到管理者的所有行为活动中,影响管理者的活动方式、风格和绩效。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一些样式的人格类型和管理活动有着特定的关系,它们对团体的贡献不同,所适宜的管理环境也不同。利用成熟的人格测验方法对管理者或应聘人员的人格类型进行诊断,可为人事安置、调整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建议。这正是本测验的使用目的所在。16PF广泛用于人员的选拔和评定。
问卷功能/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从乐群、聪慧、自律、独立、敏感、冒险、怀疑等16个相对独立的人格特点对人进行描绘,并可以了解应试者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在人事管理中,16PF能够预测应试者的工作稳定性、工作效率和压力承受能力等。可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的各个环节,为人事决策和人事诊断提供个人心理素质的参考依据。
适用对象/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本测验测适用范围很广,凡是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都适用。16PF属于团体施测的量表,当然也可以个别施测。
测验的实施/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1、指导语
2、每一测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3、不可漏掉任何测题;
4、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
5、对从未思考过或不好回答的题目,做倾向性的选择。
意义简介/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因素A乐群性:高分者外向、热情、乐群;低分者缄默、孤独、内向。
因素B聪慧性:高分者聪明、富有才识;低分者迟钝、学识浅薄。
因素C稳定性:高分者情绪稳定而成熟;低分者情绪激动不稳定。
因素E恃强性:高分者好强固执、支配攻击;低分者谦虚顺从。
因素F兴奋性:高分者轻松兴奋、逍遥放纵;低分者严肃审慎、沉默寡言。
因素G有恒性:高分者有恒负责、重良心;低分者权宜敷衍、原则性差。
因素H敢为性:高分者冒险敢为,少有顾忌,主动性强;低分者害羞、畏缩、退却。
因素I敏感性:高分者细心、敏感、好感情用事;低分者粗心、理智、着重实际。
因素L怀疑性:高分者怀疑、刚愎、固执己见;低分者真诚、合作、宽容、信赖随和。
因素M幻想性:高分者富于想像、狂放不羁;低分者现实、脚踏实地、合乎成规。
因素N世故性:高分者精明、圆滑、世故、人情练达、善于处世;低分者坦诚、直率、天真。
因素O忧虑性:高分者忧虑抑郁、沮丧悲观、自责、缺乏自信;低分者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因素Ql实验性:高分者自由开放、批评激进;低分者保守、循规蹈矩、尊重传统。
因素Q2独立性:高分者自主、当机立断;低分者依赖、随群附众。
因素Q3自律性:高分者知己知彼、自律谨严;低分者不能自制、不守纪律、自我矛盾、松懈、随心所欲。
因素Q4紧张性:高分者紧张、有挫折感、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定,时常感到疲乏;低分者心平气和、镇静自若、知足常乐。
计分与解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计分
1、先检查有无明显错误及遗漏
2、三级记分:0、1、2。但聪慧性(因素B)是2级记分
3、原始分→标准10分制→剖面图
除聪慧性(B)量表的测题外,其他各分量表的测题无对错之分,每一测题各有a、b、c三个答案,可按0、1、2三等记分(B量表的测题有正确答案,采用二级记分,答对给分1分,答错给0分)。使用计分模板得出各因素的原始分,再将原始分按常模表换算成标准分。这样即可依此分得出受测者的人格因素轮廓图,也可以此分去评价受测者的相应人格特点。或由计算机进行评分,抄录计算机评分结果。
分数解释
低分1~3特征,高分8~10特征。
注意事项
1、人格测验无所谓对错。
2、先完成四个例题。
3、确保每一测题只选择一个答案,没有遗漏任何测题,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
计算公式和解释
在16个人格因素的基础上,卡特尔进行了二阶因素分析,得到了4个二阶公共因素,并计算出从一阶因素求二阶因素的多重回归方程。这4个二阶公共因素即是综合相应一阶因素信息的次元人格因素,其计算公式和解释为:
①适应与焦虑性=(38+2L+3O+4Q4-2C-2H-2Q3)÷10式中字母分别代表相应量表的标准分(以下同)。由公式求得的最后分数即代表“适应与焦虑性”之强弱。低分者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觉心满意足,但极端低分者可能缺乏毅力,事事知难而退,不肯艰苦奋斗与努力。高分者不一定有神经症,但通常易于激动、焦虑,对自己的境遇常常感到不满意;高度的焦虑不但减低工作的效率,而且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②内外向性=(2A+3E+4F+5H-2Q2-11)÷10运算结果即代表内外向性。低分者内向,通常羞怯而审慎,与人相处多拘谨不自然;高分者外倾,通常善于交际,开朗,不拘小节。
③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77+2C+2E+2F+2N-4A-6I-2M)÷10所得分数即代表安详机警性。低分者感情丰富,情绪多困扰不安,通常感觉挫折气馁,遇问题需经反复考虑才能决定,平时较为含蓄敏感,讲究生活艺术。高分者安详警觉,果断刚毅,进取精神,但常常过分现实,忽视了许多生活的情趣,遇到困难有时会不经考虑,不计后果,贸然行事。
④怯懦与果敢性=(4E+3M+4Q1+4Q2-3A-2G)÷10低分者常人云亦云,优柔寡断,受人驱使而不能独立,依赖性强,因而事事迁就,以获取别人的欢心。高分者独立、果敢、锋芒毕露,有气魄。常常自动寻找可以施展所长的环境或机会。
综合人格因素分析应用性人格因素分析综合因素分析是以统计标准和社会适应性标准这双重标准为根据的。尽管从理论上讲经过因素分析处理后16个因素中各因素间是相互独立的,但由于在社会适应的现实情境中某种行为表现往往是多种人格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分析人在某一实践领域的实际表现,就必须将多种人格因素的得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于是卡特尔通过对实验资料的统计,并搜集了7500名从事80多门职业及5000多名有各种生活问题的人的人格因素测验答案,详细分析各种职业部门和各种生活问题者的人格因素的特征和类型,提出了综合多种人格因素得分进行分析的“预测应用公式”。在这些公式中卡特尔根据各因素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的某种行为表现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对不同因素进行了加权处理,因而在综合分析中所依据的标准是在统计标准上加上了社会适应性标准。按照这样的双重综合标准对受测者作出评价,就不仅要考虑每个因素的得分,还要考虑各因素的作用方向和权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情况。比较常用的公式及其解释有以下几种:
①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其推算公式为:C+F+11-O+11-Q4。式中字母为各量表的标准分以下同。公式运算结果代表了人格层次的心理健康水平。通常在0—40分之间,均值为22分,一般不及12分者情绪很不稳定,仅占人数分布的10%。
②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其推算公式为:2Q3+2G+2C+E+N+Q2+Q1。通常总和分数介于10—100分之间,平均为55分,60分约等于标准分7,63分以上约等于标准分8、9、10,总和67分以上者一般应有所成就。
③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其公式为:21l-A+2B+E+211-F+H+2I+M+11-N+Ql+2Q2。由此式得到的总分可通过下表换算成相应的标准分,标准分越高,其创造力越强。
④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其公式为:B+G+Q3+11-F。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总分介于4—40分间,均值为22分。17分以下者约占10%不太适应新环境,27分以上者有成功的希望。
特质因素冲突和协调分析卡特尔将心理异常的原因视为由遗传而来的体质倾向使人易于经验到冲突,加上环境中个人的创伤经历,也就是说病因是由冲突引起的。这与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疾病的看法是相似的。这些冲突可以从16PF的因素得分上看出来。所以卡特尔的16PF分析可以看成是一种“定量的精神分析”。早在1965年卡特尔在《人格的科学分析》一书中就指出16PF具有查明病人的心理冲突的功能并建议临床医生使用16PF作为诊断工具。要达到这一目的,在使用16PF进行诊断时,就必须遵循“协调性原则”,即指几种特定因素之间的协调,有两个层次,其一是人的内在需要或欲望与其外部行为表现之间的协调性,其二是指与弗洛伊德所谓“本我”、“自我”、“超我”相对应的人格因素之间的协调性。卡特尔特别强调“自我”的作用,认为人格的成熟就是“自我力量”的壮大,使之能够找出一种现实的、变通的解决办法使其先天驱力或“能”有所变更,从而称心如意偿还宿愿。当“自我”太弱,“本我”和“超我”太强,特别是后者太强时,最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反之,“本我”太强而“超我”太弱,则易出现社会适应问题。所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壮大“自我”。从这些协调性,特别是协调性出现反差冲突的情况中,可以发现个体内外适应上的问题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