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卡尔·维曼

人物简介/卡尔·维曼

2001年,美国科学家埃里克·康奈尔、卡尔·维曼和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根据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卡尔·维曼和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根据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成就/卡尔·维曼

卡尔·维曼卡尔·维曼

中文名:卡尔·维曼

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成就( 与埃里克·康奈尔和沃尔夫冈·克特勒分享 )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1年10月9日在这里宣布,将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联合授予美国科学家埃里克·康奈尔、卡尔·维曼和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以表彰他们根据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的新闻公报说,长期以来,让物质处于可控制的状态一直是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挑战。 1924年,印度物理学家玻色曾对光粒子进行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并把重要的研究结果告诉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又把玻色的理论推广到了对特定原子的研究领域。爱因斯坦预言,如果将这类原子气体冷却到非常低的温度,那么所有原子会突然以可能的最低能态凝聚,其过程就像在气体中形成液滴。 新闻公报说,70年后,也就是到了1995年,科内尔和维曼终于通过实践证实了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在比绝对零度(零下273.16摄氏度)高出千万分之二度的超低温度下,使约2000个铷原子形成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同时,克特勒也独立地用钠原子进行了同样成功的实验,而且他所获得的凝聚态还包括了更多的原子。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分享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名科学家的成功发现,犹如是找到了让原子“齐声歌唱”的途径,这种控制物质的新途径必将给精密测量和纳米技术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诺贝尔物理奖/卡尔·维曼

近十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大盘点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帕尔马特(SaulPerlmutter)、美国-澳大利亚科学家施密特(BrianP.Schmidt)和美国科学家黎斯(AdamG.Riess)获奖。
这三名物理学家因超新星的研究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他们在2004年制成石墨烯材料。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被普遍认为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的再次革命。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高锟获奖是由于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作出了突破性成就,而两位美国科学家的主要成就是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美国籍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的贡献是发现了亚原子物理学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而小林诚和益川敏英的贡献是发现了有关对称性破缺的起源。
2007年,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因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而获奖。
2005年,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因为“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和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而获奖。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归属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他们发现了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2003年,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因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作出了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
2001年,美国科学家埃里克?康奈尔、卡尔·维曼和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根据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