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卞德培

卞德培卞德培卞德培,天文科普作家、北京天文馆创建人之一。《天文爱好者》创刊人之一,主持该杂志编辑出版工作20多年。编写图书(包括合作)80余种,发表文章上千篇,是我国天文科普界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中国科普作协为他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证书。国际小行星中心将6742号小行星命名为“卞德培”。荣获法国2000年弗拉马利翁奖。

简历/卞德培

(图)卞德培卞德培

1926年7月27日 出生于上海。

1932~1937年 在上海梅溪小学学习。

1937~1938年 在上海新寰小学学习。

1938~1945年 在上海中法中学学习。

1945~1953年 在上海东方汇理银行(法商)进出口部工作。

1953~1954年 在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业务部工作。

1954~1988年 在北京天文馆工作,先后任编辑部、开发部任主任。

1988年 退休。

2001年1月15日 在北京逝世。

生平简介/卞德培

(图)卞德培卞德培

卞德培,祖籍浙江平湖,1926年7月27日生于上海,父亲是一位邮局职员。当他还是一个初中生的时候,偶然看到几本天文书,这些书以亲切和生动的文笔、娓娓动听的故事讲述了他前所未闻而十分有趣的天文知识,使他眼界大开,从此和星星结下不解之缘。

1942年,卞德培在上海中法中学读书,正值抗战时期,不断恶化的环境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8岁染上了肺结核,使卞德培升大学的梦想像瘪了的皮球,再也鼓不起来了。1945年7月,高中毕业后,几经周折,进了上海法商东方汇理银行当练习生。

银行的工作不算紧张,但生活的担子并不轻松,在此后的好几年时间里,他一直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承担者之一,物价一天数跳,币值像断了线的风筝那样垂直下落,使他备感生活的艰难。尽管这样,他仍节衣缩食,从不多的工资中挪点儿钱出来,买些最喜欢的天文书。

被星空魅力吸引着的他,希望别人也能分享宇宙之美,于是走上了天文普及之路。1946年,他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科普知识小品,介绍日月食的原理和现象。接着,又大胆地写了第一本书,5万字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的殖民地》,讲的是一个假想的飞往月球的故事,并对到那时为止人们所知的月球的主要情况作简略的科普性介绍,1947年由上海新纪元出版社出版。这一年卞德培刚20出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普创作生涯。

1947年卞德培与紫金山天文台李元相识,两人各有一段曲折的自学经历,同视普及天文为己任,很快由相识变为相知。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联络同好,在青少年中大力普及天文知识,组织了中国青年天文联谊会,会员数十名,遍布上海、南京、北京、广州、杭州等地。后来,在他们的倡导下,1949年10月又成立了大众天文社,作为中国天文学会的一个科普机构,开展广泛的天文普及活动。卞德培和李元都是该社主要负责人。

从1948年开始,他们还筹办了一份小型天文月刊《大众天文》,附刊在上海《科学大众》中,由李元先在上海、后在南京负责组编,卞德培在上海负责编辑出版等工作,一直出版到1953年。

1949年,卞德培经银行法国职员、天文爱好者P.A.jehl和法国巴黎天体物理研究所G.deVaucouleurs(此人后来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天文学教授、世界著名星系天文学家)介绍,加入法国天文学会。1950年,加入中国天文学会。

1951年,他先后参与了上海中山公园的“月亮展览会”和上海虹口公园的“太阳展览会”的筹划、制作、展出和讲解。1952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天文教育影片《日食和月食》的技术指导。1953年,参加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由陈遵妫主持的月全食观测现场直播,为听众解答问题。

1954年下半年,北京市决定筹办我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卞德培自上海奉调参加筹建工作。经过3年的筹建和筹备,1957 年9月1日,天文馆落成开放。作为天文馆一名工作人员,他以火热的激情自始至终工作在这一岗位上,为天文普及做了大量工作。其间,他还积极参与了将北京古观象台收归北京天文馆,成立中国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并对外开放的工作,使已关闭数十年的北京古观象台及其台上的8件闻名于世的珍贵仪器得以妥善管理和保护,使广大观众在了解祖国悠久的天文学历史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1958年,他积极从事《天文爱好者》期刊的筹备出版工作。作为编辑部的第一任主任,在以后的20多年间,带领他的同事历经风风雨雨,开拓进取,使这本期刊越办越好,不仅远远超过了过去任何一种天文刊物的出版年数,而且是迄今为止国内惟一的一种天文普及刊物。

几十年来,卞德培把业余时间都投入到科普创作之中,举凡科普文章、著作乃至广播、电视都尝试过,留下了一串串跋涉的足迹。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写给老百姓看的,有写给知识分子看的,而更多的是写给青少年天文爱好者的。就形式而言,有图谱、工具书、科技活动的辅导材料,也有论文和百科全书,但最多的是不太厚的综合性知识读物。他的作品最大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时代信息,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多次获奖。

1984年,卞德培55岁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从此,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1995年,卞德培不幸患直肠癌。术后不久便开始伏案工作。当人们劝他注意身体时,他说,只要生命还属于我,我就要用今天的生命多做一些事,少留一些遗憾。他最大的心愿是参加天文馆的改造和建设,多给孩子们写几本书。他积40年的丰富经验,深思熟虑,为把北京天文馆建设成跨世纪的一流天文馆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从建筑外形、仪器设备到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设想。在伪科学甚嚣尘上的时候,他不顾自己虚弱的病体,出书、发表文章,接受电台、电视台采访,用科学的真理拨开人们心头的迷雾。

2000年11月下旬,卞德培已病人膏肓,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最后一次住进医院。但临行前仍不忘带上未完成的书稿。2001年1月15日,卞德培与世长辞,享年74岁。

卞德培除本职工作外,还参与了大量的社会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他曾任北京天文学会秘书长、理事,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理事,北京科普创作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顾问,北京大学青年天文学会顾问,吉林市陨石博物馆科学顾问,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顾问,《中国科技史料》编委会委员等,为一些天文馆、天象仪工程作鉴定,担任一些报刊的编委、兼职编辑。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三大(1986)代表,北京市科协二大(1980)、三大(1986)代表、四大(1991)特邀代表。北京市科协1991年授予他“荣誉证”,感谢他在创建和发展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及其所属团体事业中做出重要贡献。1987 年他应邀参加日本国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赴中国山西平遥日环食观测队。1990年,应日本国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邀请,赴日参加天空馆的开幕典礼,并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1998年,日本国有关方面表示,考虑到“卞德培在中国天文普及教育工作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建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并获批准(1998年4月11日《小行星通报》31457号),以卞德培的名字命名日本天文学家渡边和郎发现的6742号小行星。1999年他抱病赴德国参加20 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的群众性观测,并进行访问。同年赴法国参观访问天文馆、天文台和其他天文机构。

成就/卞德培

(图)卞德培卞德培

20世纪40年代天文普及阵地上的一员骁将

1947年,卞德培给紫金山天文台写信询问有关天文事宜,当时,李元正在紫金山天文台工作,给卞德培回信解答了问题,从此两人鸿雁传书,成了相交50载志同道合的朋友。卞、李二人志趣相投,但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卞德培勤奋内向,做事严谨,条理性强,李元热情活跃,具有鼓动性,他们的结合可谓相得益彰,为当时的天文科普注入了勃勃生机,开创了新局面。他们在实践中悟到要想在青少年中间大力普及天文知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联络同好,发挥各自的特长。1947~1948年,经过酝酿,二人发起和组织了“中国青年天文联谊会”,并于1948年2月在上海正式成立。会员有大学天文系的学生、科学杂志的编辑、银行和工厂的职员、社会青年和海外侨胞等数十人。主要活动是交流经验,搜集资料,开展观测,增进友谊。卞德培拿出多年的积蓄,托人从美国买回一架口径8cm的反射望远镜,既自己观察天象,也用来做流动服务的工具。

1948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天文学会第22届年会上,决定出版《大众天文》期刊,1949年1月正式创刊,由李元主编。卞德培不遗余力,做了大量工作,发表了许多文章,如宇宙消息、天象介绍、图书评介、观测指导等等,被天文爱好者们视之为带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伊始,在南京举行科学团体联合年会,中国天文学会23届年会上通过了李元、卞德培的联合提案,设立“大众天文社”,开展广泛的天文普及活动。全国各地入会者有百余人,包括当时著名天文学家陈遵妫、戴文赛。大众天文社成立后做了大量工作,填补了专业天文学家观测的空白,通过普及和观测活动,团结了一大批有为青年,不少人成为天文界的后起之秀。抚今忆昔,大众天文社对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确实有推动之功,而大众天文社是在中国青年天文联谊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李元、卞德培自然功不可没。

北京天文馆不可多得的人才

1954年12月,卞德培新婚蜜月未尽,便由上海科普协会借调全国科普协会,投入筹建北京天文馆的工作。作为北京天文馆最初的三人筹建小组的一名成员,一种强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驱动着他立志把天文馆建好,为开创我国的天文馆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三年的筹建和筹备,艰苦备尝,但他心情始终是舒畅的,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北京天文馆在1957年9月29日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由李元、卞德培和汪景煜联袂演出的天象节目——《到宇宙去旅行》,轰动了整个京城。

卞德培不是大学天文系“科班出身”,但凭着他惊人的毅力和睿智,却对现代天文学有广泛而深刻的了解,并有很宽的知识面。在天文馆他接触过大量工作,不论是答复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设计展览,做科普报告,编杂志,搜集情报,搞调研,他都做得头头是道,常常“出彩”。比如,1973年,他作为三人小组成员完成了“哥白尼诞生500周年展览”,受到上级和观众的好评;1975年,创办内部情报刊物《天文普及》(后来改为《天文馆通讯》,现为《天文馆研究》),传播天文馆及其任务、作用,天象仪及其发展,天文普及及其手段、方法以及天文学及其进展和天文观测及其设备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资料详实,内容丰富,是天文爱好者和业内人士喜闻乐见的一本刊物;1978年,他参加中国科学院吉林陨石雨综合考察组,1977年,他率领北京天文馆湖南常德陨石雨考察组取得重要成果,发表“我国已知陨石的初步统计”调研文章,第一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那时为止我国已知陨石做了全面统计。1981年,他用英文写成“中国陨石,”发表在美国《陨石学》学报上,文章列出67次陨石陨落资料,使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所编《国际陨石目录》各版长期所列的11次中国陨石增加50次以上。文章受到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重视。1982年,“中国陨石”发表在法国Nova Note杂志上。1980年他的英文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业余天文活动”,发表在美国《天空和望远镜》上,1982年,他的法文文章“来自人民中国的消息”刊登在法国《天空和空间》上,介绍了北京天文馆、我国青少年的天文普及活动,以及天文出版物等情况,引起一些外国同行的关注,并建立了联系。1985 年他主持开发部工作,为全国各地天文馆和有关单位提供从建筑设计、仪器订购、组装、调试,直到人员培训、展览制作、节目制作等全套咨询服务工作。上海、天津等地大型天文馆和数十个中小型天文馆的筹建都倾注了他的智慧和汗水。1986年他作为主要专家多次参加天象仪鉴定工作。卞德培出色的工作赢得领导的信任、同事们的尊敬和社会的承认。

人们说,文学创作需要激情,作者要进入角色,其实做科普工作也同样这样,没有科普工作者的激情和真情投入是很难做好这一工作的,而卞德培从始至终对他所从事的科普事业充满激情,并不断撞击出耀眼的火花。

创办《天文爱好者》

《天文爱好者》1958年4月创刊,“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刊,1978年8月复刊。作为普及天文学基础知识的刊物,40多年来向数以百万计的读者介绍了宇宙空间中物质世界的面目,宣传了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报道了探索宇宙的新技术、新手段,以及国内外天文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成果和新进展,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天文爱好者》杂志上刊登的不少文章,为《人民日报》、《新华文摘》、《读者文摘》(后改为《读者》)、《百科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北京晚报》等报纸杂志转载,有的还被国外期刊转载。《天文爱好者》已跻身于世界天文普及刊物的行列。卞德培作为这本刊物的创始人之一、编辑部的第一任主任,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为刊物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办好这本刊物,卞德培颇下了一番工夫,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利用他在天文界的关系和影响,建立了相对稳定水平很高的作者队伍。因为他是天文爱好者出身,所以十分了解广大天文爱好者的需要。他和同事们开动脑筋,有的放矢地开办了五花八门的栏目,其中专为初学者的有“天文学入门”、“看图学天文”、“认星”、“每月之星”、“天文画页”、“四季星空”、“星座巡礼”、“天文信箱”、“爱好者活动”、“学习和思考”等,其他还有“天文趣谈”、“星海探胜”、“行星上的天空”、“想想算算”、“观测园地”、“宇宙信息”、“动态”、“新书介绍”、“天文人物”、“天文博物窗”等。由于这些栏目与爱好者十分贴近,很受读者喜爱,不少栏目保留到现在。

《天文爱好者》吸引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天文爱好者,有的还成为专业天文工作者。而这一切和卞德培治刊严谨是分不开的。一创刊,他就为编辑部制定了严格的编审制度,并身体力行。出版前一年或半年必先做出选题计划,组织合适的稿件,物色作者。稿件到手后,要精心编辑、编排、校对,一环紧叩一环,特别是对来稿文字要进行推敲润色,科学意义上要进行仔细琢磨,资料要查对,书证要考核,外文和数据要核对,即使是标点符号等枝节问题也要尽可能无误。他要求编辑善待每一位作者,不论是功成名就还是初出茅庐的作者都要一视同仁。退稿要写退稿信,说明原因,做到退稿不“退”人。他自己更是不惜下大力气,一丝不苟地为人审阅文稿,但从不以权威自居,自己弄不清的问题,遇到不确切或可能有误的天文学名词,他会及时请教有关天文学家,从不轻易放过。

卞德培是一位作家型、学者型的编辑。他酷爱读书,兴趣广泛,除天文和相关学科的科技书之外,还包括哲学、史学、音乐、美术以及中外文学名著。他精通法文和英文,每月都要阅读好几种外文期刊。这些无疑都增加了他的阅历。他赞赏罗竹风的“杂家”观点,认为编辑就应该是杂家,杂家就应看“杂”书。另外,他要求编辑一定要动手写文章,做学养深厚、博闻强记的编辑,而不做学无专攻,无所建树的编辑。由于他的教诲和严格要求,特别是他的率先垂范,给编辑部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每位编辑都珍爱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

创作风格和特点/卞德培

(图)卞德培卞德培

卞德培20多年来一方面为他人做嫁衣裳,“把自己的生命碎割在为他人改稿上”,另一方面又抓紧分分秒秒勤奋写作,是一位优秀而多产的科普作家。他的语言和风格极富感染力。就像在少儿科普界与他并驾齐驱的科普作家卞毓麟所评价的那样:“在他的科普作品中,你看不到扭捏腔,尝不到生涩味,嗅不到学究气,一切都那么平易、亲切、娓娓道来,如叙家常,而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已潜然充盈其中矣。”能达到这种境界,显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年的磨练和积淀的结果。

卞德培深感对社会各界,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普及的重要,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树立科学态度、方法、作风来学习和工作,这对于他们本人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非常必要的,意义深远。因此,他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给青少年写的文章一般只有几百到数千字,一本书也不过几万字,比起为成人创作的大部头,在字数和份量上似乎要轻得多,但这绝不意味着容易得多,相反要费更大的心血,说理道情,遣词造句都需格外用心,方能于平淡之中见新奇,吸引孩子们看,并从中获得知识,这需要一个科普作家对科学的深刻理解和很强的驾驭语言的功力。卞德培1964年为上海《儿童时代》写的那篇“六十多吨重的一枚硬币”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首先文章的题目就是一个悬念,硬币谁都见过,但怎么会有如此重的硬币,使读者不由得对这篇文章产生了兴趣。作者带着读者了解了原子的构造、物质的密度等物理概念后,指出这么重的硬币是没有的,但可以用来制造这种硬币的材料却是有的,它在地球上找不到,它是组成白矮星的物质。这篇文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不仅被儿童时代出版社选为上乘之作,20年后还被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收录到《儿童科普佳作选》中。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卞德培很注重从古今中外科学技术发展史中发掘一些真人真事来充实书的内容。他的《第十大行星之谜》几乎囊括了人类对遥远行星的发现和探索的史实,引导读者通过一个个或生动有趣,或形象具体的故事领略天文学家在探索行星世界奥秘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幸福,成功和挫折。书中许多感人的故事贯穿着可贵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可以从中感受科学精神,汲取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全书资料翔实,件件有出处,事事有记载,卞德培追求创作元素之完备与精确,由此可见一斑。

卞德培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客观地向读者叙述事实。在《第十大行星之谜》中,既不肯定“第十大行星”一定存在,也不在没有充分掌握情况的前提下贸然否定它的存在,而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叙述和讨论。卞德培很注重科普的时效性。1994年他创作的《万古奇观》可以说是一个范例。天文学家预言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将于1994年7月撞击木星,这件事轰动了世界。卞德培事前已将全书框架搭好了,撞击发生后,立即把数据和图像穿插到书中,以最快的速度让读者了解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卞德培还是一位反伪科学的斗士。20世纪90年代,社会上谣传1999年将是人类“大劫难”的一年,在劫难逃。一些出版社在利益的驱使下,不负责任地出版这方面的书,搞得人心惶惶。卞德培在学习和研究了大量原始资料后,及时推出力作《1999人类在劫难逃吗?》,有理有据地抨击了伪科学,写得深,写得透,写得到位。1999年报刊上发表的大量这方面的文章不少都是以这本书为依据的。

“科学普及绝不是炫耀个人的舞台演出,而是为公众奉献的田野耕耘”,综观卞德培数十年科普创作之路,可以说他始终如是思,且复如是行。

评价/卞德培

(图)卞德培卞德培

卞德培一向脚踏实地,讲究实效,不流于虚浮,保持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和谦虚谨慎的作风,凡是认识他的人无不深有感受。在对待下级和年轻人方面,他要求严格但不苛求,待人平易,却不懈怠。

卞德培惜时如金,白天要处理日常事务,参加各种会议,夜深人静是他一天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他的许多文章和书都是在人们酣然入梦时写出来的。1988年退休后,没有了繁忙的公务,但他工作的节奏并没因此而减慢,他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工作,稿约不断。在这之后,他的创作不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巅峰。1989年出版的《宇宙奇观》和1995年出版的《天窗怎样打开》分别获得了1991年第五届和1996年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前者还被评为1991年全国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件作品之一。1992年写的《第十大行星之谜》获1996年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1999年增订后纳入《中国科普佳作精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是卞德培尊崇的人生信念,并把这种人生追求化为对事业的孜孜以求。

卞德培不仅是一位著作等身的科普作家,而且还是科普创作的组织者。20世纪80年代,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打算出版一部以初中生为主要对象的工具书——《少年自然百科辞典》,卞德培为此积极奔走,组织了十几位作者,撰写了《天文·地学·气象》分册。不久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了一套规模更大的《中国少年百科全书》,他作为分科副主编协助出版社做了大量工作。1991年他主编的《一万个世界之谜。宇宙分册》多次再版。他在生病住院期间还主编了《宇宙之谜》丛书和大型图书《天文博物馆》。为了使天文科普园地常青,他有意识地培养年轻作者,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审稿,循循善诱。

1995年,卞德培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异常平静,他一面安慰夫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相信医生,配合治疗,一面从容地把手头的工作做了安排。为签订合同的几本书找了合作者,以保证出版社按期出版。在他看来,一个作者的责任和信义是最重要的。病情刚一稳定,他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又开始挑灯夜战,忙碌在电脑前,他不害怕死神,他要和死神赛跑。即使在临近生命尽头时,他依然充满战胜死神的信心,割舍不下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令人肃然起敬。

慎于行而纳于言是卞德培的一贯作风。他从不宣布自己有什么高瞻远瞩的主张,也不张扬自己的宏图大略,他把所有的理想、希望埋在心底,掩藏在默默的行动之中。他为我国的天文科普事业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的不俗业绩犹如积沙成塔,滴水成海,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晚年获得了那么多的荣誉,但他从来都是淡然处之,透出那种朴实平淡的意境和恢宏大气。

卞德培生活十分简朴,和夫人一天三餐清茶淡饭,积攒下来的钱差不多全买了书。生病后,有些药需要自费,再加上夫人年事已高,惟一的女儿又远在异国他乡,病重的时候还要请护工,经济负担已经很重了,但1998年为了救助因洪水失去家园的人们,他慷慨解囊,捐出2000元。这件事他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是他逝世后,他的夫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才透露的。

卞德培虽然走了,但他的操守、胸怀、学养、智慧、意志和毅力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并激励后来人为祖国的科普事业奋斗不息。

主要论著/卞德培

1 卞德培.地球的殖民地.上海:新纪元出版社,1948

2 卞德培.一年四季.上海:商务印书馆,1953

3 李元,卞德培.天文学图集(1~3辑)上海:亚新书店,1954

4 卞德培.日食和月食.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4

5 卞德培.太阳的家庭.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1956

6 卞德培,李元,沈良照.简明星图.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57

7 卞德培,陶世龙.你知道吗——天文气象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5

8 卞德培.十万个为什么?天文1.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

9 卞德培,陶世龙.青年天文气象常识(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10 卞德培.哈雷彗星——天文知识趣谈.天津:新蕾出版社,1985

11 卞德培.月亮.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