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华莱士·卡罗泽斯
华莱士·卡罗泽斯世界著名高分子科学家华莱士·卡罗瑟斯(WallaceH.Carothers,1896~1937)1896年4月27日,卡罗瑟斯出生于美国洛瓦的伯灵顿。卡罗瑟斯的父亲在得梅因商学院任教,后来担任过该院的副院长。受父亲的影响,卡罗瑟斯18岁时进入该院学习会计,但他对这一专业并不感兴趣,倒是很喜欢化学等自然科学,因此,1915以后开始在一所规模较小的学院学习化学。并与1920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21年,卡罗瑟斯在伊利诺伊大学取得硕士学位,而后到南达柯他大学任教,讲授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1923年又回到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有机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在导师罗杰·亚当斯(RogerAdams,1889~1971)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关于铂黑催化氢化的论文,初步显露了他的才华,获得博士学位后随即留校工作。1926年到哈佛大学教授有机化学。1928年杜邦公司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总部所在地成立了基础化学研究所,年仅32岁的卡罗瑟斯博士受聘担任该所有机化学部的负责人。1930年卡罗瑟斯用乙二醇和癸二酸缩合制取聚酯,在实验中卡罗瑟斯的同事希尔在从反应器中取出熔融的聚酯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这种熔融的聚合物能像棉花糖那样抽出丝来,而且这种纤维状的细丝即使冷却后还能继续拉伸,拉伸长度可以达到原来的几倍,经过冷拉伸后纤维的强度和弹性大大增加。这种从未有过的现象使他们预感到这种特性可能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有可能用熔融的聚合物来纺制纤维。他们随后又对一系列的聚酯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于当时所研究的聚酯都是脂肪酸和脂肪醇的聚合物,具有易水解、熔点低(涤纶,这对卡罗瑟斯不能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1935年初卡罗瑟斯决定用戊二胺和癸二酸合成聚酰胺(即聚酰胺510),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聚酰胺拉制的纤维其强度和弹性超过了蚕丝,而且不易吸水,很难溶,不足之处是熔点较低,所用原料价格很高,还不适宜于商品生产。紧接着卡罗瑟斯又选择了己二胺和己二酸进行缩聚反应,终于在1935年2月28日合成出聚酰胺66。这种聚合物不溶于普通溶剂,具有263℃的高熔点,由于在结构和性质上更接近天然丝,拉制的纤维具有丝的外观和光泽,其耐磨性和强度超过当时任何一种纤维,而且原料价格也比较便宜。1938年7月杜邦公司完成了对聚酰胺纤维的中试,同月用聚酰胺66作牙刷毛的牙刷开始投放市场。1938年10月27日杜邦公司正式宣布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正式诞生了,并将聚酰胺66这种合成纤维命名为尼龙(nylon),这个词后来在英语中变成了聚酰胺类合成纤维的通用商品名称。然而遗憾的是尼龙的发明人卡罗瑟斯没能看到尼龙的诞生。卡罗瑟斯生活一向消极,精神抑郁,据说他从事高分子研究之初,就在自己的上衣口袋里随身携带了一颗剧毒氰化钾,他说,一旦自己失败了,就随时吞下它。1936年,卡罗瑟斯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但并没有最终获奖,他于是认为自己作为一个科学家,实在是一个失败者,这个念头一直缠绕着他,使他无法摆脱。加之1936年他喜爱的孪生姐姐去世,使他的心情更加沉重,这位在聚合物化学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化学家,于1937年4月29日在美国费城一家饭店的房间里饮用了掺有氰化钾的柠檬汁而自杀身亡。为了纪念卡罗瑟斯的功绩,1946年杜邦公司将乌米尔特工厂的尼龙研究室改名为卡罗瑟斯研究室。
聚合反应/华莱士·卡罗泽斯
1929年,W.H.卡罗瑟斯按照反应过程中是否析出低分子物,把聚合反应分为缩聚反应和加聚反应。缩聚反应通常是指多官能团单体之间发生多次缩合,同时放出水、醇、氨或氯化氢等低分子副产物的反应,所得聚合物称缩聚物。加聚反应是指α-烯烃、共轭双烯和乙烯类单体等通过相互加成形成聚合物的反应,所得聚合物称加聚物,该反应过程中并不放出低分子副产物,因而加聚物的化学组成和起始的单体相同。
研究尼龙/华莱士·卡罗泽斯
历史上首先发明的一种合成纤维—尼龙。人们对尼龙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尼龙制品比比皆是,但是知道它历史的人就很少了。
尼龙是世界上首先研制出的一种合成纤维。
本世纪初,企业界搞基础科学研究还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1927年该公司决定每年支付25万美元作为研究费用,并开始聘请化学研究人员,到1928年杜邦公司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总部所在地成立了基础化学研究所,年仅32岁的卡罗瑟斯(WallaceH.Carothers,1896~1937)博士受聘担任该所有机化学部的负责人。
卡罗瑟斯来到杜邦公司的时候,正值国际上对德国有机化学家施陶丁格(HermannStaudinger,1881~1965)提出的高分子理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卡罗瑟斯赞扬并支持施陶丁格的观点,决心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他把对高分子的探索作为有机化学部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开始卡罗瑟斯选择了二元醇与二元羧酸的反应,想通过这一被人熟知的反应来了解有机分子的结构及其性质间的关系。在进行缩聚反应的实验中,得到了分子量约为5000的聚酯分子。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度,卡罗瑟斯改进了高真空蒸馏器并严格控制反应的配比,使反应进行得很完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使聚合物的分子量达到10000~20000。
生平遗憾/华莱士·卡罗泽斯
他们随后又对一系列的聚酯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于当时所研究的聚酯都是脂肪酸和脂肪醇的聚合物,具有易水解、熔点低(<100摄氏度)、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等缺点,卡罗瑟斯因此得出了聚酯不具备制取合成纤维的错误结论,最终放弃了对聚酯的研究。
就在卡罗瑟斯放弃了这一研究以后,英国的温费尔德(T.R.Whinfield,1901-1966)在汲取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改用芳香族羧酸(对苯二甲酸)与二元醇进行缩聚反应,1940年合成了聚酯纤维—涤纶,这对卡罗瑟斯不能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晚年悲剧/华莱士·卡罗泽斯
遗憾的是尼龙的发明人卡罗瑟斯没能看到尼龙的实际应用。由于卡罗瑟斯一向精神抑郁,有一个念头使他无法摆脱,总认为作为一个科学家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加之1936年他喜爱的孪生姐姐去世,使他的心情更加沉重,这位在聚合物化学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化学家,于1937年4月29日在美国费城一家饭店的房间里饮用了掺有氰化钾的柠檬汁而自杀身亡。
科研影响/华莱士·卡罗泽斯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1945年,尼龙工业被转向制降落伞、飞机轮胎帘子布、军服等军工产品。由于尼龙的特性和广泛的用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非常迅速,尼龙的各种产品从丝袜、衣着到地毯,渔网等,以难以计数的方式出现.最初十年间产量增加25倍,1964年占合成纤维的一半以上,至今聚酰胺纤维仍是三大合成纤维之一。
尼龙的发明从没有明确的应用目的的基础研究开始,最终却导致产生了改变人们生活面貌的尼尤产品,成为企业办基础科学研宪非常成功的典型。
它使人们认识到与技术相比科学要走在前头,与生产相比技术要走在前头;没有科学研究,没有技术成果,新产品的开发是不可能的。
此后,企业从事或资助的基础科研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使基础科研的成果得以更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
导师简介/华莱士·卡罗泽斯
得意门生/华莱士·卡罗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