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华生,1953年生。198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现任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侨联副主席,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68年到苏北淮安下乡插队务农,曾当过工人、车间主任;
1978年至1982年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政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84年9月,在浙江德清县莫干山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青年经济改革理论研讨会上,当时仍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华生与同伴一起,在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思路,并作为会议代表之一向中央财经小组秘书长张劲夫同志做了汇报,后被国务院采纳,这项改革是对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历史性突破,华生因此一举成名;
1985年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曾任微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全国青联委员,同时参加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获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6年,时年33岁的华生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同年,他又提出建立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企业经理人实行竞聘、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改革方案,并组织了在长春、武汉、南京、重庆等地的试点工作;
198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91年至1995年应聘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与任教,其间参与组建了我国驻英使馆指导的留学人员科技企业;
文章发表
2005年初,中央决策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证券报》在股改的各个主要阶段,先后五次以头版通栏发表华生的长篇论文,成为推动股权分置改革权威的理论声音;
2006年5月10日,即股改一周年之际,又发表《迎接证券市场的新时代》一文,预告了股市新时代的到来;
2007年5月10日,发表《市场过热的信号》一文,批评过度乐观情绪,预见了市场的长期调整。
2009年发表《内需不足、结构失衡的主因与城乡统筹的主线》,回答中国社会乃至往后30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何在;此外还有《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三大问题》,《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几个核心问题》等。
2010年对资源类产品价税改革的现状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做客新浪《两会静距离》,谈“高房价与城市化的畸形”;发表中国房地产发展研究报告。
2011年发表《收入分配的七大流行认识误区》一文;发表《过高上调个税起征点反而恶化收入分配格局》,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进行经济学分析;在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报告里提出“垄断是贫富差距扩大的首要原因”。
2012年发表《A股问题的症结和改革路径的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往哪走,新在何处》。
2013年发表文章《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
2014年发表《土地开发权是解开土地迷局的总钥匙》,《农地农房入市: 陷阱与跨越》,《土地制度改革的焦点分歧》。
2015年发表文章《谨防疯牛失蹄和踩踏悲剧》,《国资国企改革向何处去》
2016年万科股权之争事件中,作为万科独董的华生始终扮演着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捍卫者”的角色,在专业媒体发出《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大股东就是上市公司的主人吗?》等文章,表达了与大股东的不同意见,而且还接连通过自媒体质疑华润与宝能之间一致行动人的关系。
主要贡献
华生教授是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三项重要变革(价格双轨制、国资体制、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和推动者之一。
1984年9月在首届全国中青年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因与同伴提出价格双轨制改革思路并被国务院采纳成名。
1985年中,以华生为首的研究团队创造性地提出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总局,建立国资管理体系,竞聘企业经理人,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改革方案,在向国务院专题汇报后,在全国组织了试点,推动了1988年我国第一个国有资产管理局的成立。
1998年2月,华生首次提出A股含权和股权分置改革问题,认为中国股市需要尽早纠正制度缺陷,重新界定产权,用赎买流通权的办法让非流通股恢复流通。
2005年,中央决策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并取得成功。他多次在股市的顶部或底部发出市场转折的信号,被广泛认为是对中国证券市场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主要作品及荣誉
华生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央国家机关优秀论文一等奖,2011年获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近年来出版了《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中国股市假问题与真问题》、《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