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项效率原则的产生
在美国国会关于铁路运费问题的听证会之后,埃默森发表了他的《十二个效率原则》的著作。有关效率问题,是埃默森一生中最有成效的研究,他因此至今还被称为是“效率的大祭司”。他在《效率是经营和工资的基础》一书中就针对当时整个美国工业体系中普遍存在的浪费和效率低这两大弊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率主要不取决于它的自然资源的状况,而取决于“雄心壮志、争取成功和获得财富的愿望”。由于美国拥有财富资源和激励个工获承成功的因素,所以使它发展成为世界上的工业强国。可是,由于效率低和资源的浪费,美国正失去它的优势,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缺乏组织。埃默森以上思想在《十二个效率原则》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该书对每一个原则都用一章的篇幅来加以说明。
什么是十二项效率原则
十二项效率原则是指美国埃默森在1912年提出的关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
十二项效率原则内容
•有明确的理想,就是有明确的目标。
•经常要求管理人员考察各种问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丰富专门知识,并主动征求意见。
•进行充分的商议。选择优秀的参谋和顾问,共同协商,并以集体的方式作出决定,以便产生有效的影响。
•有严格的纪律,使组织成为一个系统而不是无政府状态。这是达到其他原则的基础。
•公平处理各项事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同情心、思考力和公正廉明的精神。
•有可靠的、及时的、准确的和持久的记录。
•实行调度。对生产进行统一安排和控制,使部门的工作眼从整体的要求,以求在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规定标准的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和工作秩序。
•工作环境标准化,以减少人力与金钱的浪费。
•作业标准化,以提高工作效率。
•用书面进行正确的指导,以迅速有效地完成企业的目标。
•对提高效率的行为,诸如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增加产量、节约时间等,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