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介绍/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王致和作为地道的中华老字号,“王致和”声名远播。其腐乳产品独有的细、腻、松、软、香五大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其创始人王致和的故事也充满了戏剧性。王致和腐乳从创始至今,已历经约130年。王致和原本是安徽的举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滞留京城。为谋生计,他做起了豆腐生意,同时刻苦攻读,以备下科。盛夏的某一天,他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怕放坏了,便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放在一口小缸里腌上。从此以后,他也就歇伏停磨,一心攻读了。时间一长,他渐渐把此事忘了。秋凉后,他重操旧业,猛地想起那小缸豆腐,连忙打开,哪曾想臭味扑鼻,定神一看,豆腐已变成青色。扔了实在可惜,于是他大着胆子尝了一下,不料别具风味,遂送给邻里品尝,结果品者无不称奇。之后,王致和屡试不中,就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清末,臭豆腐传入宫廷御膳房,成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菜。慈禧还赐名“青方”,使之身价倍增。清末状元孙家鼐写了两幅藏头对,曰:“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幅曰:“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冠顶横读为“致和酱园”。经检测,100克王致和腐乳中的氨基酸含量可满足成年人一天的需要量,其钙、铁、锌含量高于一般食品,还含有维生素B1、B2,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企业历史/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王致和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酿造调味品为主的科工贸一体化、跨行业经营的集团公司。全公司总资产4亿元,现有员工1800人,专业技术人员326名。集团生产金狮牌系列酱油、龙门牌系列食醋、王致和牌系列腐乳王致和、料酒和酱、日式咖喱卤及其它复合调味料几大类百余种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拥有“王致和”、“金狮”、“龙门”、“老虎”四大品牌,是北京市最大的生产经营酿造调味品的专业化公司,其规模和创利税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现年产腐乳5.6亿块、酱油6万吨、食醋3万吨、酱1万吨。腐乳在北京市场占有率为90%,其它调味品在北京市场占有率为60%,并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各国。集团拥有历史悠久的产品,有创制于1669年(明永历二十三年,清康熙八年)的王致和腐乳、创制于1820年(清嘉庆二十六年)的龙门牌米醋及创制于1938年的金狮牌和创制于1939年的老虎牌酱油。各类产品百余次在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博览会、展评会上获奖。公司注册生产的金狮酱油、龙门食醋、王致和腐乳1996年—2005年连续多次被评为北京名牌产品。“金狮”、“龙门”、“王致和”被评为北京市著名商标。2003年金狮酱油、龙门米醋荣获我国最高产品质量奖——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集团下属王致和食品厂、金狮酿造厂、恒天调味品公司三个生产厂、一个控股公司、一个销售公司、一个技术研发中心、三家中外合资企业、三家内资合营企业及5A智能型商务大厦。
王致和集团被评为“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二十强”、“北京流通31强”和“中国食品工业(食品制造业)百强企业”,连续四年获得“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型企业”称号,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届获得“守信企业”称号、被北京市技术监督局授予“北京质量管理优秀企业”、荣获北京市政府颁发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发的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为与国际接轨,集团狠抓管理,开展了所属企业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多项认证工作。“酿人间美味,造百姓口福”是王致和集团的经营宗旨。集团将进一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进取、加快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健康、营养价值丰富的调味品,为振兴民族食品工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致和本人/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王致和是安徽仙源县举人,1669年(清康熙八年)进京会试落地,滞留京城,为谋生计,做起了豆腐生意,一边维持生计,一边刻苦攻读,以备下科。一次,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时值盛夏,怕坏,便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放在一口小缸里腌上。由此他也就歇伏停磨,一心攻读,渐渐把此事忘了。乃至秋凉重操旧业,蓦地想起那一小缸豆腐,忙打开一看,臭味扑鼻,豆腐已成青色,弃之可惜,大胆尝之,别具风味,遂送与邻里品尝,无不称奇。王致和屡试不中,遂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清末传入宫廷御膳房,成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菜,慈禧太后赐名“青方”,身价倍增。清末状元孙家鼐写了两幅藏头对,曰:“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幅曰:“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冠顶横读为“致和酱园”。时至今日,“王致和”作为地道的“中华老字号”,以其产品的细、腻、松、软、香五大特点倍受广大华人消费者的钟爱。经检测,100克王致和腐乳中的氨基酸含量可满足成年人一日的需要量,钙、铁、锌含量高于一般食品,还含有VB1、VB2,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发展历程/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王致和“同义厚”酱园解放前是私营企业,地处北京西郊田村,以生产酱油、醋、黄酱为主。1951年改名为“田村酱厂”。当时的厂长刘建平向北京市人民政府工商局申请开设“田村酱园”;1952年1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工商局核准颁发“营业证”(见本厂档案资料“北京市人民政府工商局营业证”)。1958年3月,“四和”(即王致和、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与“田村酱厂”合并。6月底,永外“惠康味素厂”迁入田村,这样“四和”、“惠康”及田村附近十几个小作坊一起与田村酱厂合并,正式建立腐乳生产专业厂家“田村化学酿造厂”,1972年更名为“北京市腐乳厂”。1991年更名为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厂。2000年上级公司改制,“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厂”更名为“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王致和食品厂”。2009年上级公司改制,企业更名为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企业规模/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集团下属王致和食品厂、金狮酿造厂、恒天调味品公司三个生产厂、一个控股公司、一个销售公司、一个技术研发中心、三家中外合资企业、三家内资合营企业及5A智能型商务大厦。2010年1月1日起,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王致和
诚为利源,信为业本,遵纪守法,弘扬美德,发展企业,回馈社会。含义:遵守法律规范是企业最基本的诚信;企业要遵守基本的社会道德、商业伦理及行业规则,梳理良好社会形象;企业要加强信用管理和信用风险防范,实现经济效益;企业要加强诚信制度化建设,将其融入经营全过程。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产品生产全过程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
(1)严把质量关。企业要求员工将上一道工序的产品作为下一道工序的原料,不合格产品坚决不转入下道工序。质检部门对每批半成品进行卫生和理化检验,各种检验全部合格后,半成品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保证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
(2)严把生产环境关。每日生产前和生产后及时进行工器具、生产设备及车间环境的清洁消毒,防止细菌孳生,质检部门每周抽检工器具,验证清洗消毒效果。层层把关,防止了生产环境和工器具在生产过程中对食品的污染。
(3)严把人员卫生关。每位食品从业人员均经体检合格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上岗前必须经过手清洗消毒、风淋、鞋靴消毒方可进入车间。
王致和“王致和”更是信誉为本。“王致和”从古至今都是忠诚地为客户生产高质量多风味的产品,绝不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信誉不仅使“王致和”在当年字号竞争中挤垮了“汪致和”等店辅,也使“王致和”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王致和”传统文化的“根”,精湛技艺的“髓”,诚实信誉的“本”,也就是“中国老字号”的“魂”。外国新名牌没这样的“魂”,他们靠的只是“市场竞争”的“魄”。“王致和”有“魂”还得有“魄”。因此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王致和”不停步,不僵化,再塑了以“科学、开拓、法制与民主”为内容的企业新文化,丰富了王致和老字号文化体系,使“王致和”企业再发生了质的变化。“王致和CIS”中的“应变哲学”和“竞争精神”构成了今天“王致和”的经营思想,并由此派生出新的产品文化、营销文化、运作文化、环境文化以及激励文化。这些,集中地体现了“王致和”领导者的精神和员工的群体意识。经营哲学是“王致和”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王致和”的成败与兴衰。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王致和”曾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是政府的附属单位,享有国家的优惠政策(如平价粮),几十年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养成的经营思想是“以不变应万变”。从1989年开始,市场经济开始形成,“王致和”深感到压力骤增,到了1991年,粮价上涨一步到位,黄豆由三角钱一公斤上升到2元钱以上,这对“王致和”的经营者不啻“捅破了天”。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环境,搞活企业,“王致和”不得不“眼睛盯着市场”,再也不能悠然的“以不变应万变”了。企业“应变”哲学由此而生,由此一“变”,管理变了,产品变了,包装变了,工艺设备、生产环境都得变!但“王致和”的变有原则———万变不离其宗,即:一切都以“根、髓、本”为魂,“王致和”不能变成“钱致富”,不能变成“伪致劣”。“以正为变”的结果使“王致和”战胜了风险,冲出了低谷,步入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轨道。在产品文化方面,“王致和”以科技为先导,在发展传统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产品,使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显著增加。原始的“小驴拉磨,干活全靠背抬杠”的劳动方式,被先进的机械化、半自动化的设备和规范化的前期、后期、灌装、清洗的两条龙作业程序所取代。腐乳家族青、红、白三大类中,增添了“全营养保健酱豆腐”等新产品,深得消费者的欢迎。在包装装潢上,“王致和”商标变得别致新颖,精制礼品型盒装腐乳既古色古香,又光彩引人。“王致和”系列产品也得到扩展,涮羊肉调料、腐乳汁、虾片、精包装干酱、仿日清酒、低盐度调料王等产品在商品架上成为“抢手货”,满足了消费者的各方面需求。
王致和在营销文化方面,“王致和”调整了市场战略,确立了“以北京市为大本营,以‘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和‘两线’(京广线、京沪线)为主战场,向江南、沿海、特区伸展,使‘王致和’产品遍及全国,把影响扩展到港台和世界”的营销方针。在营销方法上,“王致和”改变了过去被动推销的办法,大搞文化营销,运用电视、电台、报纸、广告、联谊会、公关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王致和的根、髓、本”,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管理文化方面,“王致和”运用动态管理手段,通过“八大调整(观念、营销、产品结构、工艺、设备、科技、产业、激励措施)建立起“三大体系(营销、生产、激励),初步完成了市场运作机制的改革。“王致和”没有了干部、工人之分,只有员工之别(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王致和”实施的CI计划,把视觉系统的标准字、标准结构、标准色进行了定格,厂徽、标识、广告、商标以及工作服都体现出“王致和”的特色文化。在环境文化方面,“王致和”已变成一座花园式的工厂。美丽的山水亭阁错落在洁净的生产楼、办公楼、宿舍楼之间,春、夏、秋三季鲜花布满了厂区绿地;黑漆金字的“王致和”横匾在琉璃瓦、乳白色大理石的映衬下,愈显得格外庄重醒目;迎面矗立的一尊儒商气质极浓的“王致和”汉白玉雕像,更令人肃然起敬。在激励文化方面,企业围绕塑造“王致和人”这一目标,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重视现有员工的素质培训,严格工人考试上岗、管理层择优聘用的制度;二是不断引进外部人才,“有多大才,搭多大台”,千方百计为科技人员创造出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舒适的生活条件。
经典产品及故事/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王致和的创立
安徽举人王致和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进京赶考,备考期间以制作和贩卖豆腐为生.一日豆腐未卖出去剩下许多,又正值夏日,于是王致和想起老家制作酱豆腐的方法,即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坛子中,加上盐和花椒封存起来,随后继续潜心苦读。数月后,他突然想起封存的豆腐,打开一看,一股臭气扑鼻而来,他试着尝了尝,口感细腻、鲜香爽口,遂赠与邻里品尝,无不称奇,由此诞生了“王致和臭豆腐”。
臭豆腐发展
王致和仅从北京来看,在众多的小吃家族中,“王致和”的臭豆腐、酱豆腐也是一绝。王致和臭豆腐是“老北京”的传统佳肴,有句顺口溜叫“窝窝头就臭豆腐,吃起来没个够”。这臭豆腐不知有什么魅力,“老北京”如此,现在又迷住了许多“新北京”,就连一些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也犯起吃臭豆腐的瘾。他们发明了一种独到的吃法——臭豆腐就热汤面,一吃就是三大碗,那真叫绝了。臭豆腐这东西,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恶臭,而是沁人心脾的一种醇香的臭味,确切地说,那是一种香臭。若再加入些香油、炸花椒油之类的佐料,其味更招人爱吃。与王致和酱豆腐相比,臭豆腐也不逊色。在腐乳同行中,王致和酱豆腐以其“细、香、鲜”独具一格,质地细腻,味道鲜美,醇香可口,富有营养,老幼皆宜。美味佳肴来源于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严密的质量管理,“一臭万年,香遍万家”是众多消费者对王致和产品的幽默赞美。要问王致和为何叫得这么响,圈内人都知道,他们有一手“绝活”。这“绝活”,一是祖传的秘方,二是精湛的技艺,三是严格的管理,四是上百年的制作经验。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看人人都爱吃腐乳,但大都不知它是怎样做出来的。不信,准有人会说“臭豆腐是石灰烧出来的,酱豆腐是红颜色兑出来的”,这话让内行人听见,得笑掉大牙。王致和腐乳选料精良,是用上等的黄豆和别致的辅料,经过磨制、接菌、前期发酵、腌制、配汤、后期发酵等20多道工序方能完成,生产周期长,工序复杂。正因如此,王致和世代保持了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精工细做,反对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已成为优良传统。
企业荣誉/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王致和集团被评为“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二十强”、“北京流通31强”和“中国食品工业(食品制造业)百强企业”,连续四年获得“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型企业”称号,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届获得“守信企业”称号、被北京市技术监督局授予“北京质量管理优秀企业”、荣获北京市政府颁发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发的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为与国际接轨,集团狠抓管理,开展了所属企业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多项认证工作。“酿人间美味,造百姓口福”是王致和集团的经营宗旨。集团将进一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进取、加快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健康、营养价值丰富的调味品,为振兴民族食品工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社会活动/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社区活动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主办,玉泉西路社区承办的”王致和健康行–走进社区”活动。 1月25日上午,现场以一曲”天上西藏”的高亢嗓音拉开了序幕,表演者苍劲豪迈的歌声使观众忍不住跟着齐声合唱。紧接着,舞蹈”我要去西藏”,又使人们犹如置身祖国的大好河山中醉心难忘。此后”阳光路上”、”依靠”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一支支精彩绝伦的现场舞蹈,博得了社区观众的阵阵掌声。 今年62岁的王大爷是玉泉西路社区的居民,老人激动的说:”演出太精彩了”,王致和臭豆腐那是我们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个品牌,它此次能与我们社区进行联谊,大家都很高兴。另悉,现场还特设”击鼓传花”,”心有灵犀”等一系列互动环节,旨在全面倡导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为了丰富广大居民的业余生活,还特别组织了有奖问答活动,使人们在游戏的同时,对其品牌文化及悠久历史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受到了社区内外一致好评。今后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会多举办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走进百姓生活中去。同时,用我们的热情,提前庆祝即将到来的一年。让我们的产品和品牌文化表达对每一名老百姓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