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劳动生产定额

概念

劳动生产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劳动生产定额是组织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在现代工业企业里,工人一般只从事某一工序的工作,企业内部的这种分工是以协作为条件的,怎样使这种分工在空间和时间上紧密地协调起来,这就必须以工序为对象,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应该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品,或者规定生产一定产品所消耗的时间。否则,生产的节奏性就会遭到破坏,造成生产过程的混乱。

劳动生产定额的形式

劳动生产定额的基本表现形式有两种:

1.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时间–时间定额;

2.单位时间内应当完成的合格产品的数量–产量定额。

两者互为倒数关系。另外,还有一种看管定额,这是一个人或一组工人同时看管几台机器设备。工业企业采用什么形式的劳动生产定额,要根据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的需要而定。产量定额主要适用于产品品种少的大量生产类型企业;看管定额一般纺织企业采用。

劳动生产定额的时间构成

劳动生产定额的时间构成同企业的生产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1、在大量大批生产条件下,由于工作的生产专业化,长期固定的完成几道工序的制品,准备结束时间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的比重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劳动生产定额的组成,包括作业时间、布置工作的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三部分。工序单位时间定额的计算公式是:

 T0 = T1 + T2 + t0

其中:T0:单件时间,T1:作业时间,T2布置工作的时间,t0: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
式中的作业时间T1是对每一个零件都要重复的。所以在计算单件时间时,能够直接进行,但是布置工作时间T2和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t0,不是对每个零件都要重复的。所以在计算单位时间则是分摊到每个零件中去。均摊的方法通常以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来表示,即:

 T2=T1*k2/100 t0=T1*k0/100

T0=T1+T1*k2+k2/100=T1*(1+k2/100+k0/100)

其中:k2指布置工作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k0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

2、在成批的生产条件下,由于工作轮番的生产制造,每一种制品都要消耗一次准备结束时间。因此除了计算单位时间及其定额外,还要确定准备时间的定额。并将此时间按批量分摊到每一件制品的时间定额中去,这个时间定额叫单件计算时间定额T3。计算公式是:

T3=T0+T4/n

其中:T4:批零件的结束准备时间,n:批量

3、在单件生产条件下,为了简化时间定额工作,可用下列公式确定单件时间定额。

其中:k3为布置工作的时间和生理需要的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

T0=T1*(1+k3)+T4

劳动生产定额的作用

劳动生产定额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在企业的各种技术经济定额中,劳动生产定额占有重要地位。正确地制定和贯彻劳动生产定额,对于组织和推动企业生产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劳动生产定额是企业编制计划的基础,是科学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计划的许多指标,都同劳动生产定额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制定生产计划时,必须应用工台时定额,以便把生产任务和设备生产能力,各工种劳动力加以平衡;在制定劳动计划时,要首先确定各类人员的定员、定额;在生产作业计划中,劳动生产定额是安排工人、班组以及车间生产进度,组织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平衡,制定“期”、“量”标准的极为重要的依据;在生产调度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劳动生产定额。在科学的组织生产中,劳动生产定额是组织各种相互联系的工作在时间配合上和空间衔接上的工具。只有依据先进合理的劳动生产定额,企业才能合理地配备劳动力,保持生产均横地、协调地进行。

二、劳动生产定额是挖掘生产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劳动生产定额是在总结先进技术操作经验基础上制定的,同时,它又是大多数工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因此,通过劳动生产定额,既便于推广生产经验,促进技术革新和巩固革新成果,又利于把一般的和后进的工人团结在先进工人的周围,相互帮助,提高技能水平。先进合理的劳动生产定额,可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可以鼓励广大职工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促进车间、企业生产水平的普遍提高,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劳动生产定额是企业经济核算的主要基础资料。经济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是实现勤俭办企业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每个企业都要对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严格地实行预算。企业的经济核算,一方面要求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尽量节约生产中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严格核算生产的消耗与成果,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积累。定额是制定计划成本的依据,是控制成本的标准。没有先进合理的劳动生产定额,就无从核算和比较。所以劳动生产定额是企业实行经济核算,降低成本,增强积累的主要依据之一。

四、劳动生产定额是衡量职工贡献大小,合理进行分配的重要依据。企业必须把职工的劳动态度、技术变化、贡献大小作为评定工资和奖励的依据,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劳动生产定额是计算工人劳动量的标准。无论是实行计时奖励或计件工资制度,劳动生产定额都是考核工人技术高低、贡献大小、评定劳动态度的重要标准之一。没有劳动生产定额,就难以衡量劳动业绩,合理地进行分配。

劳动生产定额的制定要求

制定劳动生产定额,总的要求是全、快、准。“全”是指工作范围的要求,凡是需要和可能制定定额的工作都要定额。“快”是指时间上的要求,就是要简便、工作量小,能迅速制定出定额,及时满足生产需要。“准”是指质量上的要求,即定额水平要先进合理。如果定额水平不先进合理,即使制定定额很全很快,也不会发挥定额的积极作用。

所谓先进合理,就是制定的定额要在已经达到的实际水平基础上有所提高,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大多数职工可以达到,部分先进职工可以超过,少数后进职工也能够接近以至达到的水平。这样的定额才能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定定额的水平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对的。为了保证定额水平能够先进合理,在制定定额时必需符合三条要求:

1、确定一个产品或者一项工作的工作消耗,必须要有科学依据。科学依据是指设计文件、工艺文件、质量标准、过去定额完成情况的统计资料,同行业同工种在条件相似情况下的定额资料等。

2、要总结和推广节约劳动的先进经验,挖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保证定额水平的先进性。

3、要保证相同工作定额的统一和不同工作(包括不同生产单位、不同工种、不同产品)定额水平的平衡。

在制定定额时,全、快、准应全面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困难。因此,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制定定额方法。

制订劳动生产定额的原则

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生产过程和特点,其劳动生产定额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制订的方法也可能各不相同。但为使劳动生产定额发挥促进生产的应有作用,根据工业生产的普遍特点,在制订劳动生产定额时必须符合下列原则:*制订定额必须走群众路线,使定额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确定定额水平应有科学根据,实事求是,力求做到先进合理。

同一企业内,各个车间、班组、工序间的定额水平必须平衡,要保证相同工作其定额水平的统一。

定额工作必须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激励职工积极性,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方针为目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逐步健全,不断提高。

劳动生产定额的制订方法

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技术条件和不同的生产类型,正确地选择制订、修订定额的方法,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快、准、全地制订先进合理的劳动生产定额的重要问题。目前工业企业中常用的定额制订方法主要有: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类推比较法和技术定额法。

1.经验估工法

经验估工法是由定额员、技术员、有经验的老工人,根据产品(零件)的图纸、工艺规程或实样凭过去的生产经验,进行分析并考虑到所使用的设备、工具、工艺装备、产品材料及其他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直接估算定额的一种方法。经验估工法又可分为综合估工法、分析估工法和类比估工法。

综合估工法又称粗估工法,是对整个工序进行粗略估计。分析估工法又称细估工法,是把要制订定额的活动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对各部分的工时进行估计然后再累加。类比估工法是对类比相似零件的定额进行粗估的一种方法。

经验估工法的优点是手续简单,方法容易掌握,制订时间短,工作量小。缺点是准确性差,水平不易平衡,缺乏先进性。多用于多品种,少批量,定额基础工作较差的场合。

2.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把企业最近一段时间内生产该产品所消耗工时的原始记录,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整理,计算出平均先进的消耗水平,以此为依据制订劳动生产定额的方法。

结合具体例子说明统计分析法的应用。

例:某机械厂本月份车制某零件的产量和工时列于下表。

项目 单位 工人甲
产量 1050 1100 1430 1450 1300 1850 1490 1130
实耗工时 分钟 10500 9900 12870 11600 12950 10170
单位产品耗用工时 分钟/件 10 9 9 8 9 7 8 9

用统计分析法确定平均先进定额。

解 用统计分析法一般要计算三个数:最优数,平均达到数,平均先进数。

最优数——单位产品耗用工时最少或单位时间产量最高的数据。例如工人己,其单位产品耗用工时为7min/件,则最优数为7min。

平均达到数——是以各已知数项加权平均所得的数字。

平均达到数= 实际耗用工时总数
产品总数

(1)

=\frac{1050+9900+12870+11600+11700+12950+11920+10170}{1050+1100+1430+1300+1850+1490+1130}=\frac{91610}{10800}=8.5(min)

平均先进数——将平均达到数作为最低标准,把达到和所有比这一标准先进的各个数再进行一次加权平均所得到的数字。

平均先进数= 这些生产者的产量总和
达到和比平均达到数先进的生产者的实耗工时总和

(2)

在例中,丁、己、庚的单位产品实耗工时均小于平均达到数8.5,因此:。

平均先进数=\frac{11600+12950+11920}{1450+1850+1490}=\frac{36470}{4790}=7.6(min)

以最优数为定额,称为最优定额;以平均达到数为定额,称为平均达到定额;以平均先进数为定额,就是平均先进定额。平均先进定额最能反映定额先进合理要求,一般按此来确定定额水平。在该例中,车制该零件的定额可以定为7.6min/件。

以上计算是按加权平均法由实际消耗与实际产出总量比较得出的。为简便起见,也可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

最优数=7(min)

平均达到数= 各人单位产品消耗工时总和
人数

=\frac{10+9+9+8+7+8+9}{8}=8.6(min)(3)

平均先进数= 达到和比平均达到数先进的生产者的实耗工时总和
达到或比平均定额先进的工人数

=\frac{8+8+7}{3}=7.7(min)(4)

算术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相比,计算更为简便,但数字的准确性略差。

平均先进数也可以按下式确定:

平均先进数= 平均到达数+最优数
2

(5)

本例中:

平均先进数=\frac{8.6+7}{2}=7.8(min)

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的定额水平,因为统计结果只反映了过去的状况,一般只作为定额的依据和参考。定额的最后确定还应考虑目前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可能达到的定额水平,确定先进合理的定额。因为统计分析法是根据历史资料制定,比经验估工法更具有科学性。但又受到应用范围的局限。其应用必须有一定量的历史资料数据,一般只用于修订老产品定额或制订新产品中与老产品相似的零件的定额。

3.类推比较法

这种方法是以现有产品定额资料为依据,经过对比推算出另一种产品、零件或工序的定额的方法。作为依据的定额资料有:相似的产品、零件或工序的工时定额;类似产品、零件或工序的实耗工时资料;典型零件、典型工序的定额标准。用来类比的两种产品必须具有可比性。

类推比较法兼备了经验估工法和统计分析法的内容。只要典型工序、典型零件选择得当,对比分析细致,就可以较好地保证定额的水平。而且工作量较小,这种方法多用于产品品种多,批量少,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和生产过程。

4.技术定额法

技术定额法是在分析技术、组织条件和工艺规程、总结先进经验、尽可能充分挖掘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生产条件和工艺操作方法,对组成定额的各部分时间,通过分析计算和实地观察来制订定额的方法。这是制定劳动生产定额的比较科学的方法。

技术定额法又分为分析研究法和分析计算法。

(1)分析研究法分析研究法是用测时和工作日写实等方法,来确定工时定额各部分时间。现代的分析研究法还应用人体工程学和数学工具对工作进行分析研究,使之更合理更科学化。

“动作与时间研究”这门学科为确定先进合理的劳动生产定额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分析计算法分析计算法则是根据定额手册中提供的各项定额标准,通过计算来制定。如机械加工,可以根据工艺规程,从定额手册中找出相应的定额标准。

技术定额法是定额制订方法中最有科学依据的方法,可使劳动生产定额水平容易做到先进合理;复杂的定额工作能条理化、定量化;便于掌握定额水平,并有利贯彻执行。其缺点是制订方法复杂、工作量大,难以做到迅速及时。但它的实行则有利于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提高和劳动组织的完善。现代化的生产管理,要求企业应努力创造条件,推广和运用这种科学的方法。

四种定额方法的运用见下表。

定额方法应用表

制订方法 适用范围
经验估工法 *多品种、小批量、单件生产;
*新产品试制;
*一次生产和零星任务
统计分析法 *大量、成批生产;
*经常重复的产品;
*修改老产品定额
类推比较法 *多品种、小批量、单件生产;
*有相似类型的产品;
*新产品试制(有可比性的)
技术定额法 *大量生产适用详细定额标准;
*成批生产适用概略定额标准;
*品种少,大量生产,流水线,自动线,关键工件或工序,可直接采用测定时间分析、动作分析等计算研究方法

劳动生产定额的贯彻和分析

劳动生产定额制订以后,必需组织定额的贯彻执行。贯彻执行劳动生产定额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依靠群众,发挥党团员、老工人和班组定额人员在定额管理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把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密切结合起来;加强定额考核分析工作,随时掌握工人达额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要切实贯彻执行各种重要的技术组织实施,及时地鉴定、总结和推广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成果;还要把发动群众开展劳动竞赛密切结合起来;企业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帮助工人达额,保证定额的全面贯彻执行。

为了保证劳动生产定额的贯彻执行和给制定、修改定额提供可靠的资料依据,企业必须加强对定额完成情况的统计、检查和分析工作。

1、要健全工时消耗的原始记录,分析工时原始记录的准确性;

2、分析研究工时的利用情况。企业工时利用情况,主要通过工人出勤率及工时利用率两个指标来反映。
工时利用的变化,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分析工时利用的目的,主要是提出工时浪费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以增加生产时间,缩短停工时间,增加有效工时,减少无效工时。

3、分析工时定额的完成情况。从分析完成定额的情况着手总结先进经验,找出影响定额贯彻的各种因素,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进一步掌握工时消耗变动的规律,为制定和修改定额提供依据。

劳动生产定额案例分析

案例一:数理统计方法经验估工法在劳动生产定额分析

采用经验估工法测算劳动生产定额,对于单个少量产品或新产品的定额水平确定存在着较大程度的片面性和偶然性,为提高准确性,可采用概率估计的方法,使定额水平更合理,更准确。

估计某项工作的定额时,可以采用三点工时估计的办法。设有任务!,现估计得:a——完成A工作的最先进工时;b——完成A工作的保守工时;m——完成A工作的最可能工时。

则:。

M_A=\frac{a+4m+b}{6}(6)

\sigma_A=\frac{b-a}{6}(7)

式中 MA——完成A工作的加权平均工时;

σA——估计均方差。

由概率分布密度曲线(下图)得出以平均工时M完成定额的可能性是50%。

概率分布密度曲线

若要以概率P(λ)完成定额,定额水平应为M + λσ,因此有:

TA = MA + λA(8)

式中 λ———概率系数,可由正态分布表通过P(λ)求出;

TA——以概率P(λ)完成任务A的时间定额。

1.单一工时定额的估计

例子 为完成某项工作,估计出三种时间为:

a=10min、b=20min m=16min。若希望有91.9%的可能性完成定额,定额水平为多少?若该项工作要在17分钟内完成,完成定额的可能性为多少?

解 a=10 b=20 m=16

M=\frac{a+4m+b}{6}=\frac{10+4+16+20}{6}=15.7(min)

\sigma=\frac{b-a}{6}=\frac{20-10}{6}=1.7(min)

(1)有91.9%的可能性完成即

P(λ) = 91.9%查正态分布表(3)得:

λ = 1.4

由公式(8)

T=M+\lambda\sigma=15.7+1.4\times1.7=18(min)。

希望有85%的把握完成工作,定额应定为18(min)。

可望完成的概率多少,可由估工者自行根据先进合理的原则确定。

(2)工作规定的工时为17min,也就是定额为17min。

T=17min

由式(8)得:

T = M + λσ

\lambda=\frac{T-M}{\sigma}=\frac{17-15.7}{1.7}=0.765

查正态分布表(3)得:

P(0.765)=0.778=77.896

也就是,若工时定额为17分钟时,完成定额的可能性为77.8%。

*多工序定额估计例 设某班组加工一零件要经车、钳、铣、钻四道工序。现估计各工序工时如下表。

a m b
7 9 10
12 15 18
4 6 8
5 8 10

试确定可望完成概率为80%的工时定额。

求各工序平均值。

M=\frac{a+4m+b}{6}

M_1=\frac{7+4\times+10}{6}=8.8(min)

M_2=\frac{4+4\times15+18}{6}=15(min)

M_3=\frac{4+4\times6+8}{6}=6(min)

M_4=\frac{5+4\times8+10}{6}=7.8(min)

*求总平均值。

M_B=\sum M_i=M_1+M_2+M_3+M_4=8.815+6+7.8=37.6(min)

M1——M车

M2——M钳

M3——M铣

M4——M钻

MB——M总

*求均方差

\sigma=\frac{b-a}{6}

\sigma_1=\frac{10-7}{6}=0.5(min)

\sigma_2=\frac{18-12}{6}=1(min)

\sigma_3=\frac{8-4}{6}=0.67(min)

\sigma_4=\frac{10-5}{6}=0.83(min)

*求总均方差

\sigma_B^2=\sum\sigma_i^2
\sigma_B=\sqrt{\sigma_1^2+\sigma_2^2+\sigma_3^2+\sigma_4^2}
=\sqrt{0.5^2+1^2+0.67^2+0.83^2}=1.55(min)

σ1——σ

σ2——σ

σ3——σ

σ4——σ

σB——σ

*P(λ) = 8096

查表:得λ

T总=M总+λσ总=37.6+0.84\times1.55=38.9(min)

当工时定额为38.9分钟时,该班组可望完成定额的概率为80%。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