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复杂度
劳动复杂度是指复杂劳动的附加劳动密度Mlb与简单劳动的附加劳动密度Mlb0的比值,用G来表示,即,则
这里需要做几点说明:
(1)当提高劳动复杂度时,如果劳动强度保持不变,则主劳动密度与附加劳动密度等比例地提高。
(2)当提高劳动复杂度时,如果保持主劳动密度不变,那么,就必然会引起劳动强度的下降。例如,工人在上岗之前进行适当的技术培训,可以较大幅度地减轻上岗后的劳动强度。
(3)由于受到劳动者生理极限、行为极限和精神极限的制约,劳动强度的增长是非常有限的,而劳动复杂度的增长却是无止境的。
劳动复杂度的分类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是相对的关系。同样的劳动,相对于某一劳动可能是复杂劳动,而相对于另一劳动可能属于简单劳动,关键在于它的比较对象是什么,在于它所比较的附加劳动密度有多大。对应于不同的比较对象,劳动复杂度可分为相对劳动复杂度与绝对劳动复杂度。
相对劳动复杂度:劳动者的附加劳动密度与社会平均附加劳动密度之比,称为相对劳动复杂度,用Gx来表示,即,则
其中,Mlb0为社会平均附加劳动密度,则,显然。由此得出:任何社会区域的社会平均的相对劳动复杂度为1。
由于劳动量来自于劳动潜能,而劳动潜能又来自于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因此平均附加劳动密度来自于平均基本生活水平,.
绝对劳动复杂度:劳动者的附加劳动密度与社会平均的基础能量代谢率之比值称为绝对劳动复杂度,用Gj来表示,即Gj = Mlb / EMRb0,即Mlb = Gj * EMRb0。
其中,EMRb0为社会成员平均的基础能量代谢率,它是指劳动者在不参加任何劳动时的能量代谢率(这个定义不同于医学和生理学方面的定义),则
.最低层次的简单劳动是动物式本能劳动,不含有任何智能成分,它所消耗的劳动潜能是纯食物能量形式的劳动潜能,因此可采用能量代谢率作为绝对劳动复杂度的比较对象。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体力劳动在整个人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人的能量代谢率与基础能量代谢率相差越来越小,因此可以用社会的平均能量代谢率来代替社会的平均基础能量代谢率。人们通常所讲的劳动复杂度是指相对劳动复杂度,因而可用G来代替Gx。
劳动复杂度的生理机制
人的劳动复杂度的提高在其外部特性上表现为劳动技术质量水平的提高,在其内部特征上表现为生理、心理和精神信息的积累。人类机体(特别是大脑)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它通过某种生物化学形式来承载各种信息,其生理机制是某些机体组织、细胞(尤其是大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生物化学联系,其中:
1、生理信息是指机体的组织、细胞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生物化学联系,有利于提高机体内部组织的相互协调能力;
2、心理信息是指大脑的各神经组织之间,以及它们与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生物化学联系,有利于提高机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劳动对象的作用能力;
3、精神信息(包括智能、情感与意志信息)是指大脑皮层各兴奋灶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暂时神经联系,有利于提高对外部或内部刺激信号(尤其是第二信号系统)进行处理和反应的能力。总之,机体每增加一条信息都标志着机体的某些组织或细胞之间增加了一条新的生物化学联系。
由此可见,劳动复杂度提高的生理机制是机体内部建立和发展了一些新的生物化学联系。人的劳动复杂度越高,各种生物化学联系就越多、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