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动态总需求曲线

什么是动态总需求曲线

动态总需求曲线是指通货膨胀率与总需求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

动态总需求曲线的表达式

动态总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y=y-1+Υ△A+φ(m-л),

φ为大于零的参数,

φ(m-π)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化。

在以通货膨胀率为纵坐标、产出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这一关系的几何表示即为动态总需求曲线。该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这意味着,在有关变量和参数已知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和总需求水平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另一方面,从方程可以看出,动态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取决于包括上期产量水平、货币增长率和自发支出变化在内的多种因素。

动态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Y=\alpha(\overline{A}-br)(1)

其中r为真实利率,r=i-π(名义利率-通胀率),投资支出是r的函数(以前我们将投资函数写成I = I0 − bi,是因为我们当时还没有讨论到通胀,假定物价水平给定不变),(1)式又可写作:

Y=\alpha(\overline{A}-bi+b\pi^t) (2)

(1)式表明,如果给定名义利率i,πt越高则r越低,总需求水平越高。

货币市场的均衡为:

i=\frac{1}{h}(kY-\frac{M}{P}) (3)

将(3)式代入(2),得到两个市场共同均衡时的总需求:

Y=\alpha(4)

\gamma=\frac{\alpha}{1+\frac{\alpha bk}{h}}(5)

总需求产量决定于自发支出(包括财政政策变量)\overline{A},真实货币余额\frac{M}{P}和预期通胀率πt。(5)式的总需求函数只比以前增加了πt一项——它影响真实利率。

我们假定自发支出的变动只来自财政政策。那么总需求水平的移动可以写作:

\Delta Y=\sigma f+\varphi(m-\pi)+\eta(\Delta\pi^t)(6)

Δ代表增量,f是财政政策变量的变动部分,(m-π)代表真实货币余额的变动。当名义货币增长率m>π时,\frac{M}{P}增;当m<π时,\frac{M}{P}减。将ΔY = YY − 1代入(6)式,得:

Y=Y_{-1}+\sigma +\varphi+(m-\pi)+\eta(\Delta\pi^t)(7)

(7)式就是动态总需求函数。

为了作图方便,我们略去预期通胀率的变动η(Δπt),也暂时不考虑财政政策变动。(7)式变为:

Y=Y_{-1}+\varphi(m-\pi)(8)

变形得:\pi=m-\frac{1}{\sigma}(Y-Y_{-1}) (9)

给定名义货币增长率m,π与Y反向变动——π越低,则真实货币余额越大,真实利率越低,总需求水平越高。所以动态总需求由线DAD向右下方倾斜。如图所示。动态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取决于上一期的产量水平,即如果上—期的产出水平较高,则在各个产量上本期的通胀率均较高。如果货币增长率提高则动态总需求曲线DAD上移到DAD^\prime

动态总需求曲线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