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刘培桐
1916年12月5日,刘培桐出生于河南省浚县。
刘培桐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1940年,刘培桐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留校任西北师范史地系助教(因抗战学校内迁陕西成立西北联合大学)。
1941年,刘培桐调前中央研究院重庆北碚地理研究所聘任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工作,参与完成了《汉中盆地地理考察报告》(土壤农业部分)、《汉渝公路中段暨渠江流域之土壤与土地利用》等、并发表多篇论文。
1946年后,刘培桐回到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开展自然地理学的实验研究,建立土壤地理实验室,使研究从定性描述不断走向定量化论证。
1957—1959年,刘培桐赴原苏联莫斯科大学地理系,进修土壤地理学与景观地球化学,为在中国开展化学地理研究打下了基础。
1959年12月—1963年,刘培桐回国后,主持中国第一个化学地理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62年,在全国陆地水文会议上,他指出:根据地表水化学变化规律的研究,应注意由于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地表水环境污染的防治问题;1963年,提出了“关于在中国开展化学地理研究的几点意见”;曾以内蒙古凉城县岱海盆地开展典型研究,并发表了“岱海盆地的水化学地理特征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岱海盆地的水化学地理”。
1972年—1977年,刘培桐主持北师大地理系环境科学和环境与癌方面的研究工作。当时中国最先开展对“官厅水库水源保护研究”及“北京西郊环境污染调查和评价研究”课题;1977年担任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环境科学技术规划组组长,在国内首先招收了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近百人,填补了这方面专业人才的空白。
1979年—1982年,中国环境学学会成立,刘培桐被选为常务理事,兼环境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1982年4月,在北京师大主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环境教育培训班;同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北师大正式成立了环境科学研究所,任所长。
1988年,经教育部批准,刘培桐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了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新型的开放实验室,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发展环境科学事业,多出研究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环境学概论》1987年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化学地理学》1995年获教育部教材二等奖。
学术成就/刘培桐
为适应地理学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刘培桐教授远在40年代初,就开始了土壤地理学的研究,50年代又进一步扩展为化学地理学的研究,这为日后从事环境科学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环境污染
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所谓的“环境大污染时代”。刘培桐教授遂于1962年的陆地水文学全国会议上,提出要及早防治工农业发展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当时,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着重就环境问题向世界各国首脑人物和行政长官敲起了警钟,一时间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是,在中国不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对这类问题嗤之以鼻,认为环境污染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不值得大惊小怪。
刘先生在当时就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进一步拟定了防治水污染的建议,不能不认为是有远见的和有勇气的。这种出自科学家良心的真知灼见,在当时不可能得到积极的支持,直到70年代初,由于事实的教训和周恩来总理的倡导,中国才真正开始注意到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问题。为了适应科学事业的发展,刘先生与一批化学地理学和土壤地理学工作者一道,率先投入了环境保护及环境与癌的研究工作,并且参与了中国这一新兴领域的组织筹备和领导工作。他曾接受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委托,向周恩来总理写过一份关于太行山区食管癌地理分布规律的调查报告。
1977年以来,刘培桐教授多次参加了国家级地理学及环境科学技术的规划工作,担任了教育部属高等学校的环境科学技术规划组组长。在197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成立大会上,刘培桐先生被选为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多次主持了全国环境教育会议。经赵总理批示并在全国总工会劳保部及国环办支持下,1981年主持召开了全国环境与癌学术会议和全国水质规划学术会议。1982年,他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专家会议,为中国环境科学事业及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这一时期,也是刘培桐先生学术活动的又一个高峰期,他先后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着述,如“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环境问题的系统分析”,“环境科学方法论刍议”,“环境地学”,“环境的砷污染与自净”,“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迁移、转化与调控”,“发展与环境”,“立足于非平衡系统建立良性生态循环”,还有《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基础》,《环境学概论》等,这些论着为发展中国的环境科学起到了某种基石的作用。
管理工作/刘培桐
70年代初,
环境科学研究中国已开始注意环境保护工作。但人们对新兴的环境科学和环保工作的看法还存在着很多分歧。刘培桐教授坚持认为:环境科学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是介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际学科;环保工作应防治结合,以防为主,为现代化建设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环境。后来,这一观点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环境科学研究所,刘培桐教授担任所长。该所在刘先生的领导下,强调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即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解决人类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与环境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的矛盾,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刘培桐教授所确定的该所研究的重点:
1.研究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发展过程和趋势,以建立人类与环境间的良性生态循环和科学合理的人类生态系统。
2.研究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以制订”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环境保护策略和措施。
3.研究环境预测与环境规划,以便高效、合理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类生存环境。
4.开展在人类干预和参与下的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分异和积累过程及其存在状态的研究。
5.开展对环境模拟、环境遥感与制图及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等,以完善技术手段,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由此可见,这个所的学术指导思想和研究方向是很有特色的,其研究内容也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刘培桐教授的领导下,北京师大环境科研所十分注重学术活动的开展。该所与国内有关院校、研究机构密切合作,进行广泛交流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三峡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大庆地区土壤分布规律及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动态研究”、“贵溪冶炼厂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和“平朔露天煤矿环境影响评价”等,这些成果对国民经济建设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并对环境影响预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国际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保持业务联系。此外,还与美国威斯康星绿湾大学环境演变专业、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环境研究所、加州洪堡德大学环境教育专业、俄克拉荷马大学环境与地下水研究所、得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卫生科学中心,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环境研究所,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环境科学技术中心、国王学院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中心,联邦德国卡斯罗大学水质研究所等,建立了科研与教学的协作关系。
刘培桐教授也特别重视实验室建设。自50年代以来,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建立起土壤地理及化学地理实验室,并通过他的学生推广到其他高校地理系及地理研究机构,这对促使地理学从描述性的经验科学向实验科学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近年来,经教育部批准,刘先生正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一座现代化的环境模拟实验室。这是一个向社会开放的实验室,建成后将不仅为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用,也将为校内外,国内外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服务;为发展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事业,协作互助,共同前进,为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最终目标服务。
刘先生还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的重大问题是发展问题。在发展问题中存在着两种对立观点:一种是滥用科学技术进步所提供的巨大生产力,否定环境的制约作用,盲目地发展,以致破坏和污染环境,产生“环境危机”与“资源危机”;一种是环境资源有限论、枯竭论,从而主张限制发展或停止发展,形成所谓的“环境保护主义”。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绝对化的。刘培桐教授及其同事们,正在从事“发展与环境”的研究,他们反对盲目地发展,但并不盲目地反对发展,主张从生态平衡观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用生态发展观来指导发展工作。出路在于运用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立足于非平衡系统,建立良性生态循环,把有限的物质资源纳入无限循环利用之中,把“牧童经济”转向“太空人经济”,创造出未来的所谓“循环社会”,以缓解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并促使其协调发展。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将不仅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也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关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刘先生希望更多的科学工作者一齐努力,为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而奋斗。
培养人才/刘培桐
刘培桐教授,
环境科学研究194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后留校当助教。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专职研究之后,从1946年至今,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自50年代以来,他已先后培养出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以及环境地学方面的研究生50余人,培养出具有研究生水平的进修生60多人。他一向认为适应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向和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像地理学和环境科学这样高度综合性科学的研究生,应采取集体培养,个别指导,充分利用国际信息系统,迅速将学生推向学科发展的前沿,高质量、大批量、高速度培养的方法,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重视和社会上用人单位的好评。
刘培桐先生除了教学工作以外,还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中担任了许多职务。目前除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外,还兼任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名誉所长,国家科技委员会环境保护专业组成员,教委高等学校理科地理教材编审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化学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学术委员,中国环境科学院学术委员,地理学报和环境科学学报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编委副主任,环境地学编委主任,当代中国丛书《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编委等职,并担任国际性杂志《环境科学家》的顾问和《环境管理》的编辑,是国际地理学会“地理学与行政管理研究组”的发起人和成员。
刘培桐教授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并亲自指导着10名研究生,还领导着长江三峡枢纽工程区移民容量、黄土高原城市及工矿业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南极乔治亚岛环境地球化学、能源与环境,环境与癌等的研究工作。
主要着作/刘培桐
“关于在中国开展化学地理研究的几点意见”,《地理学报》,1960年4月,第26卷第2期。
地理学报
《中苏黑钙土基本特征的对比研究》,科学出版社,1962年。
“中国风化表及土壤中化学元素迁移的地理规律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年,第1期。
“岱海盆地的水文化学地理特征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年,第1期。
“岱海盆地的水文化学地理”,《地理学报》,1965年3月,第31卷第1期。
“北京近郊平原的土壤水分状况”,《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1964年,第2期。
“环境科学的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环境科学》;1978年,第5期。
“试论地理环境发生、发展中的异质化和空间分异过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增刊。
《环境科学概论》,水利出版社,1981年。
《环境科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