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刘世骅
(图)刘世骅1917年3月8日 生于江苏省泰兴县(现为泰兴市)。
1937-1941年 在浙江大学机械系学习,获工学士学位。
1941-1948年 任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器材厂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副工程师。
1949-1964年 任南京无线电厂工程师、工艺科长、总工艺师、总工程师、副厂长,厂党委会委员。
1965-1982年 筹建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任所长兼总工程师、所党委会委员。
1982年10月 离休。
生平/刘世骅
电子技术
刘世骅,1917年3月8日生于江苏省泰兴县。童年入泰兴城中小学,每年均取得第一名。1931年进入上海南洋中学,六年的成绩都是优等。1937年同时被浙江大学和唐山交通大学所录取,他选择了浙江大学。因“七七事变”,学校迁至浙江建德县,当年又迁至江西太和县,而后又迁至广西宜山,后因宾阳失守,又迁至贵州遵义。194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41年秋应资源委员会昆明无线电厂之聘任助理工程师,设计模夹具,制造无线电发射机的零部件。1942年春受聘于重庆工业试验所电工厂,设计制造了一台金属皮材小型碾轧机。1943年又转入中央广播电台工厂任主任,不久即辞职。历时三年的这一段时间,刘世骅目睹了重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不抵抗行为,于是愤然决定离开重庆,远走河西走廊,到甘肃省的陇西中学当老师。在那里的两年期间,他将两年工资的一半给了两个最穷的学生,让他们完成了学业。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到南京,受迁到南京的资源委员会下属无线电器材厂之聘,任工厂主任、副工程师,直到1948年。
1949~1964年,刘世骅在南京无线电厂工作,先后任工程师、总工艺师、总工程师、副厂长,主管生产工艺和工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以及全厂的技术工作。他积极倡导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如可变电容器的定子与转子的装接采用焊接工艺,提高了可变电容器的稳定性。他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开发单边带通信技术,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改善通信机的质量,试制成功了单边带报话两用机。
刘世骅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任南京无线电厂党委会委员。1960年随四机部副部长王曙到苏联参加会议,讨论有关电子通信技术的问题,并参观了那里的工厂和研究机构。1965年,四机部派他到英国和法国考察电子元件的制造和专利技术的水平,经过9个多月的考察,他向四机部提交了考察报告和引进建议。最后,四机部根据他的建议,决定引进英国的电位器与高精密线阻和法国的实芯电阻。
1965年,刘世骅奉四机部之命,到北京负责创建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从此,他与推广电子技术应用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到1982年离休。在他的领导下,六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展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检测控制技术、太阳能技术等在农业、工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许多应用成果,为中国电子技术应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世骅非常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在业务上,他亲自审阅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主持答辩,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在政治上,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青年们讲述新旧社会的对比,教育年轻人坚定对党的信念,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1982年刘世骅离休。虽然离开了领导岗位,但他仍以一位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老干部的各项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拥护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计算机技术推广应用方面,他仍然尽心尽力,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创建研究所/刘世骅
无线电技术
1965年,刘世骅奉四机部之命,到北京创建无线电技术应用发展综合设计研究所(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任所长兼总工程师。六所的任务目标是: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广应用国内和国外无线电技术装备,研究为中国农业、工业及科学技术现代化服务的电子系统工程。建所初期条件简陋,借用一间旧食堂办公,睡的是集体地铺。1966年,他开始按照四机部的指示,逐步建立起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情报技术四个研究室,参加了电力、化工、交通、煤矿、石化等自动化工程的调研和设计,如白云鄂博铁矿输运料自动定位与检测、范各庄煤矿20路遥控设备等。当时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积极性很高,工作成果受到用户好评。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建所的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刚刚起步的一些科研项目被迫停了下来,刘世骅也被拉下了领导岗位,受到冲击。在“文化大革命”中,尽管大部分工作都已停顿,但仍然坚持完成了军区靶场子弹测速仪(自动测速)的研制任务,试用几年后靶场的同志仍说测速仪好。直到1973年以后,在全国的“整顿”中六所的状况才开始好转,电子技术推广应用业务也得以逐步展开。
1973~1977年是六所在刘世骅的领导下从恢复到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工作全面展开。通过实践培养研究工作队伍,放手让新来所的大学生到现场去锻炼,逐步掌握硬件、软件技术,尤其是结合实际生产的要求组织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积累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为了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人才,采用了技术转行的方法,让学通信、学物理的人转学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和系统工程。
基本建设是六所发展的瓶颈,1981年以来一直作为全所工作的重点。经过几年的努力,先后建成了科研楼和宿舍楼18000m2、统建房1000m2,为六所科研生产的发展和人才引进创造了条件。在六所的发展历程中,1973年至1983年的10年是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在1978年至1985年的科研规划中提出以“中、小、微”计算机应用为主攻方向后,集中力量,短期突破,使六所在计算机应用、微型机开发和软件研究中创造出一批成果,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与此同时,加强了各项制度建设,建立了科研课题经费核算制度,增强了科技人员的经济效益观念。在此期间,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也有较大的发展,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有了生气。1982年所党委提出“以科研为中心,以基建为重点,以整顿作保证”的工作方针,使全所各项工作更为协调、有序地向前推进。
推广技术/刘世骅
1.组织推广无线通信技术应用
根据四机部关于通信设备要军转民,要推广“74系列民用小型超短波无线电话机”的应用的部署,20世纪70年代初,在刘世骅的领导下,六所在国内最先成功地为北京市交通局、首都汽车公司建立了移动通信网,继而又为防汛报汛、交通运输、厂矿、林区等部门建立了一批无线调度通信网。1976年7月,北京地区骤降暴雨,为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建立的无线通信网,在指挥抗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六所研制成功的多波导选呼器、有线无线通信转换器等多种设备,促进了74系列产品的发展和应用。
2.组织推广电子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开始搞的是黑光灯杀虫装置,1976年在山西大寨、河北西铺试用;推广农用电子仪器,参与河北省曲周县盐碱地区土壤改造试验;承担机井群控设备的研制任务。与地方工厂合作,研制成功了数粒仪、叶面积仪等电子仪器。接受四机部委托,与农业部联合举办了全国第一届农用电子仪器展览;还组织全国性农用电子技术会议,出版科普书刊,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3.组织电子医疗仪器及微波能应用的研究
从1973年开始,研制冠心病监护系统等医疗仪器,有的样机投入了临床应用,引起医学界有关部门的关注。微波能应用研究始于1971年,组织力量研制出了一批应用设备,其中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4.组织新能源研究及其应用
198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建成了一座560W的太阳能充电站,至今工作正常,当地牧民十分满意。同年在青海省诺母洪和茶卡两个气象站各安装了一套100W太阳能电池电源,满足了气象站通信、照明和遥测仪器用电的需要。研制太阳能电围栏,解决了远离电网而又无交流电可利用的牧区使用电围栏的电源问题。太阳能也是解决远离电视台且无交流电地区的群众收看电视节目困难的有效手段,1982年在吉林省特产研究所建成3W太阳能电视差转台,解决了由于地处山区收看电视节目效果差的问题。
5.组织研制数字化“三遥”远动装置
1974年,为北京自来水公司研制用于供水调度的遥测、遥信、遥控远动装置,采用数字化脉冲技术和集成电路,1977年投入使用。
6.组织编辑出版技术刊物
为了更广泛地宣传推广电子技术的应用,1975年1月编辑出版了《电子技术应用》。随着电子技术推广应用事业的发展,《电子技术应用》杂志的质量和发行量不断提高,目前已发行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颇有影响的电子技术刊物,多次获得有关部门的奖励。
突出贡献/刘世骅
刘世骅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1974年,四机部决定由清华大学、安徽无线电厂、六所联合研制微型计算机。该机CPU采用INTEL8008,运用国产元件组装,样机于1977年研制成功,定名为DJS-050微型机,同年4月通过部级鉴定。这台微型机的意义在于中国微型机的发展历史从此开始,开创了中国的微型机事业,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励。通过参加050微型机的研制,培养和锻炼了人才,对六所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微型机研究开发
1978年,刘世骅组织领导研制微型计算机通用过程输入输出部件,CPU用Intel 8080,采用国外CAMAC机箱结构。1980年5月研制成功工业微型计算机系统,定名为DJS-054 机,在进行技术鉴定时,深受与会者好评,这是中国最早投入使用的工业用微型机。1981年8月,六所与爱华公司合作,开发0500系列单板机11个品种及操作系统。该项成果首先用于陡河发电总厂20万kW火力发电机组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六所开发的8位单板机系列,组成多微机系统,其功能与该厂引进的国外小型机系统相似,但价格仅为国外系统的三分之一。这套系统投入运行后,电力部规定,20万kW发电机组微机监控系统为发电机组的必备系统,并指定六所为电力部定点供应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单位之一。1982年6月,六所承担了锦西石油五厂常减压装置微型机控制系统工程,在实施中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数据采集,系统采用MC-68000微型机,对加热炉和常减压塔的质量、效率实施优化控制,从而使拔出率提高10%以上,获得了重大经济效益。这套系统被石油部列为推广项目。
2.DJS-100系列小型机推广应用
1975年12月,六所承接了一机部农业机械研究院大型水泵实验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任务。首先对DJS-130机的RTOS操作系统的源程序做了细致分析,生成了具有实时多任务功能的操作系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1977年6月,四机部与石油部联合给六所下达了研制“大庆石油化工总厂油品储运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任务。系统的规模庞大、实时性强、可靠性要求高,而国产的计算机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与系统的要求相距甚大。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决定采用国产计算机,但采用的是双机双工系统的方案。全所集中了30多人投入此项任务,研制了SSK-100双机双工控制设备、DRTOS-DQ双机实时操作系统及大屏幕彩色工况模拟显示器。经过4年的努力,该系统于1981年9月投入运行,开工率达99.89%,实现了油品调和闭环控制。这套系统代表了当时国产130机应用的最高水平,是以国产计算机组成先进监控系统的范例,对国产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3.数据处理与软件研究
1978年4月,六所承担了为四机部机关部分司局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任务,由于软件人员不足,制约了计算机应用和微型机开发。为了较快地改变这种状况,1978年7月决定部分硬件人员转行,组建数据处理与网络研究室,边学习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任务。1980年3月又承接了西安通信器材仓库计算机管理系统,经过几年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该系统不仅能产生几十种数据报表,而且能随时根据需要查询并显示出管理人员所关心的各种信息,在通信器材管理上发挥了作用,获得总参首长的好评。
为了加强六所的软件研究工作,1978年7月成立了软件研究室,结合全所各项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开展软件研究和设计。软件研究成果在这些工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还完成了PC软件及S/09微机软件、武钢轧机计算机系统东芝40C操作系统分析。通过这些工程的实践,培养出了一批软件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