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冰山运输成本
冰山运输成本首先由萨缪尔森提出,指的是产品在区域间运输采取“冰山”形式的运输成本,即 产品从产地运到消费地,其中有一部分在途中“融化”掉了。用数学语言叙述如下:运送1单位的产品,只有τ(τ< 1)部分能到达目的地,其余(1 -τ) 部分在运输途中损失掉了。厂商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 在国外市场销售产品,当达到均衡状态时,获得的利润必然相等,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间的运输成本支付最终必然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因此,当市场均衡时,我们必然有下面等式:pf = ph/τ(1)上式中,ph表示某一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pf表示某一产品的国外市场价格。
冰山运输成本的发展
1980年,克鲁格曼又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贸易模式》(Krugman, 1980)一文,进一步引入运输成本因素进行扩展分析。为分析的方便,他借用了萨缪尔逊(Paul Samuelson)在50年代提出的“冰山运输成本”(也称“冰山贸易成本”)概念,假定商品的运输成本是商品运输量的一个比例,也就是假定商品抵达目的地的过程就像“冰山”的移动过程,过程中会“融化”掉一部分。有了这个便利的假定,克鲁格曼得以用数理解析的方法严格讨论“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即:在大市场中,企业集聚规模会超越市场扩大规模。其直观意义其实很简单:由于规模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商品集中于接近其大市场的地方生产会更有利可图,一方面,集中在一个地方生产使规模经济得以更好地实现,生产成本降低,另一方面,接近大市场使运输成本降低,只有少量非本地产品才需要承担较高的运输成本。显然,本地市场效应意味着人们集中于大的经济体可使自身状况更好,原因在于消费品价格的总体水平相对更低。本地市场效应揭示了企业空间集聚的一种重要的动力来源,对一国为什么在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优势提供了需求方面的有效解释,或者说,解释了为什么各国往往倾向于出口那些在本国有大规模国内市场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