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农用汽车

什么是农用汽车

农用汽车是以柴油机为动力,中小吨位、中低速,适应我国农村道路情况、运输特点、农民购买力水平和使用技术水平的一种农用运输机械。

农用汽车的日常保养

1.磨合期维护

磨合期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使用寿命的长短。自车辆的购买之日起就开始进行磨合,做好这个时期的维护保养,会更有利于农用汽车的磨合,磨合期维护作业大多数是由驾驶员自己来完成。农用车进行磨合时,负荷要由无到有、由小到大,行驶速度由低到高,始终保持良好的润滑,操作方法要正确,要经常检查、调整和保养,使发动机、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等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下。磨合期维护的内容主要是清洁、润滑、紧固等项目。尽量选择平坦、良好的道路、走合期为1000—1500km。严格遵守各档规定的最高车速。新车一般减载20%~30%,特别注意机油压力表的指示压力值和发动机水温表的指示温度,注意变速箱、驱动桥、轮毂及制动鼓温度,如果出现严重发热,多是因为齿轮啮合间隙过小和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较小所致。则必须及时停车,等温度降低后再进行磨合。磨合期完成以后应立即按规定力矩和顺序拧紧气缸盖螺栓,同时更换发动机的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2.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是指在每天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所进行的维护,完全由驾驶员来完成,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出车前的检查:检查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液的多少,不足时应及时添加:检查蓄电池安装和连接的牢靠情况;轮胎气压是否正常;检查风扇v带的松紧度,不符合要求则应调整:检查离合器、制动器和转向盘的自由行程情况,自由行程过大或过小都应及时调整。汽车开始行驶时,试验离合器接合、分离功能;试验行车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的制动性能,检查制动鼓、轮毂、变速器、驱动桥的温度(尤其是在山区刚冈0磨合后的新车更应注意),检查转向系统和传动系统外露连接件的联接、紧固情况,注意各仪表、信号装置工作情况。在行车过程中听查发动机和底盘是否有不正常的声响。收车后的维护作业主要是清洁全车外表及驾驶室,检查有无“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的现象。检查冷却液的多少,在冬季必须等到水温低于40%以后放掉冷却水,不能立即放水,否则会使得气缸盖和气缸体出现变形。

3.定期维护

包括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和三级维护,是按照车辆的行驶里程进行规定的,都属于定期强制性维护,是由专业维修人员负责执行,但是对于驾驶员而言,必须知道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和三级维护的时间,及时进行维护。一级维护的作业中心内容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主要是检查并调整离合器、制动器和转向盘的自由行程,按规定要求对全车需要定期润滑的部位进行润滑,并检查有关制动装置、操纵机构等零部件,进行气门间隙的调整。车辆二级维护作业前应进行检测诊断和技术评定,根据结果,确定附加作业或小修项目,结合二级维护一并进行,二级维护的作业中心内容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和调整为中心,并拆检离合器检查从动盘的磨损情况;拆检制动器检查制动蹄和制动鼓的磨损情况;检查转向器、变速器、驱动桥内的齿轮磨损情况,必要时应予以更换:更换活塞环。三级维护是在二级维护作业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曲轴和气缸的磨损情况,检查转向器、变速器和驱动桥内部齿轮、轴和轴承的磨损的情况,根据零件的磨损情况确定车辆的大修方案。然后进行修理。同时,必须注意的是大修后一定进行磨合,磨合要求与新车相同。

4.换季维护

凡是全年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在入冬和人夏前需要进行季节性保养维护,换季维护一般是由驾驶员自己负责完成。其作业中心内容为更换符合季节要求的润滑油、冷却液(防冻液),检查冷却系统的工作情况。

农用汽车的故障排除

1.农用汽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出现车辆起步抖动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离合器接合时不能均匀全面地传递动力而引起的

原因有:①离合器压盘弹摘弹力不一致或个别弹费折断;②分离轴承阻滞不能转动。③离合器摩攘片破损、铆钉松动;④发动机支架变速器固定螺栓松动。为此,机手应及时更换压盘弹赞,清洗润滑分离轴承,拧紧固定螺钉。

2.车辆在正常行驶中自动跳档

引起这类故障的原因主要是:①变速滑轨槽、锁销和定位体磨损:②变速叉夸曲或工作面磨损;③齿轮轮齿磨损,轴承松旷。④发生这类故障时,如果发现某一档跳档,应将该档挂上,拆下变速器盖,用力推动该齿轮检查啮合情况,若齿轮未完全啮合。则应检查变速又有无弯曲或工作面是否磨损过大;若发现齿轮完全啮合,则应检查啮合部位的磨损情况。将变速器盖夹在虎钳上,挂档后扳动变速叉,此时,如果感到空隙过大或容易脱档,则说明该档滑轨槽、定位球和弹赞损坏。当拆下传动轴,扳动变速器接合盘检查时,不应有径向间隙,轴向间隙不应超过0,5mm,否则是轴承磨损。

3.农用汽车直行时跑偏

引起这类故障的原因主要有:①左右钢板弹赞规格不一致:②左右轮胎气压相差太大;③前轴弯曲变形;④前轮定位失准。排除此故障时。必须逐项检查,予以纠正、调整、修复。

4.自卸式农用汽车车厢升起缓熳迟钝或不能升起

原因是液压系统的分配器安全阀芯没有复位,应重新调试安全阀。

农用汽车的噪声控制

1.汽车噪声源

(1)车外噪声。车外噪声的来源比较简单,主要是轮胎与气流噪声

(2)车内噪声。①发动机燃烧和惯性力引起的振动,通过发动机悬置和副车架传到车身上,向车内辐射中频噪声;伴随发动机运行产生的排气噪声、进气噪声、风扇噪声以及结构噪声等由空气通过车身的孔、洞、缝隙或车身板壁传至车内。②传动系由于质量不平衡及齿轮啮合产生振动。传到车身引起车身振动,进而辐射中频噪声至车内;运转发出的噪声则由空气传播至车内。③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紊流对车身的激励造成车身高频振动,并在车内产生高频噪声;由后视镜产生的高频空气噪声由空气传至车内。④悬架系统由路面不平激起振动,造成车内低频噪声。

2.汽车噪声产生的机理

(1)发动机噪声。发动机噪声是行驶汽车的主要噪声源。在我国,车外噪声中发动机噪声占60%左右。发动机的噪声源分为直接向大气辐射的和通过发动机表面向外辐射两类。最主要的是通过发动机表面向外辐射(即发动机表面辐射)产生的噪声。①直接向大气辐射的噪声。直接向大气辐射的有进、排气噪声和风扇噪声,它们都是由气流振动而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②通过发动机表面向外辐射的噪声。发动机表面噪声又可分为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燃烧噪声指气缸燃烧压力通过活塞、连杆、曲轴、缸体等途径向外辐射产生的噪声,燃烧噪声的发生机理相当复杂,与发动机的燃烧方式和燃烧速度密切相关;机械噪声是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件之间及运动件与固定件之间作用的周期变化的力所引起的,其大小和发动机结构与动态特性等因素有关。

(2)轮胎噪声。轮胎噪声来自泵气效应和轮胎振动泵气效应是指轮胎高速滚动时引起轮胎变形,使轮胎花纹与路面之间的空气受压挤,随着轮胎滚动,空气又在轮胎离开接触面时被释放,这样连续的“压挤—释放”,空气进发出噪声,而且车速越快噪声越大,车辆越重噪声越大。轮胎振动与轮胎的刚度和阻尼有关,刚度增大(例如轮胎帘布层数目增加),阻尼减少,轮胎的振动就会增大,噪声也大。

3.噪声控制的基本技术

(1)噪声振动控制技术。常用的噪声振动控制技术包括吸声、隔声、消声、隔振和阻尼减振,也称为无源控制技术。①吸声降噪。采用吸声材料进行声学处理是最常用的吸声降噪措施,工程上具有吸声作用并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材料多为多孔性吸声材料,而穿孔板等具有吸声作用的材料,通常被归为吸声结构。多孔材料主要吸收中高频噪声,只要适当增加厚度和容重,并结合吸声结构设计,其低频吸声性能也可以得到明显改善。②隔声降噪。隔声法常用的隔声装置有隔声罩、隔声室和隔声屏。在汽车中一般都采用发动机罩将辐射噪声强烈的发动机遮蔽起来,发动机罩就是一种典型的隔声罩。根据隔声罩的封闭范围可分成3种类型:全隔声罩、半隔声罩和局部隔声罩,全隔声罩可用于机车发动机组降噪。③阻尼降噪,阻尼是指系统损耗能量的能力,从减振的角度看,就是将机械振动的能量转变成热能或其他可以损耗的能量,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④空气动力噪声的控制。消声器能有效地阻止或减弱噪声向外传播,是控制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技术措施,消声器的种类很多,根据消声原理,常用的消声器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和阻抗复合性消声器3大类。阻性消声器是一种能量吸收性消声器,通过在气流通过的途径上固定多孔性吸声材料达到消声的目的,抗性消声器是利用声波的反射和干涉效应等,通过改变声波的传播特性,阻碍声波能量向外传播,阻抗复合型消声器是由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组合而成,可以同时得到高、中、低频率范围内的消声效果。

(2)车外与车内噪声控制。①轮胎噪声可以通过改善部件的工艺、外形,通过路面试验而寻求解决方案;气流噪声可以经过优化设计寻求降噪的解决方案。②车内噪声控制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一是消除噪声源。二是隔绝振源与车身之间的振动传递关系,阻断固体传播。三是进行车身振动的主动控制,通过减少振动来消除噪声。

(3)正确使用与保养控制技术。①正确使用控制技术,尽量保持中速行驶,缓慢加速,避免猛轰油门急加速。遇到不平路面减油门、换低挡。②正确保养控制技术,及时保养,保持良好的配合间隙;及时紧固螺栓、螺钉和螺母,保证锁紧装置可靠,防止因松脱而产生噪声。

农用汽车的驾驶与操作

机手能否正确使用三轮汽车、低速载货车(俗称农用汽车),是关系到机车的使用寿命和能否保证行驶安全的大事。由于农用汽车使用条件、机械性能一般比较差等因素,因而与汽车及其它车辆在驾驶和操作上有些不同,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新车应按规定要求做好磨合

农用车的发动机和底盘有许多配合件,虽然经过精密加工,但零部件表面还存在如平滑度、咬合、非刚性接触等许多微观缺陷,如不进行磨合,接触表面的微观缺陷产生的金属微粒,就会加快配合表面的磨损,缩短零件的使用寿命。根据农用车的构造特点,新车磨合期定为1500km比较合适,因此要求新车在1500km以内要逐渐加载、限速行驶、载重不超过额定载荷、车速不得高于40km。磨合期内要换掉机油、清洗各润滑油道,有条件的还应多次更换机油与清洗润滑油道,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只有清除油道中的磨粒和杂质,更换新机油,才能使零件得到理想的配合表面,获得良好的工作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在磨合期内各连接和紧固件松动较厉害,运行中要注意经常检查各零部件的连接、紧固情况,及时加以调整和紧固。才能保证正常负荷工作的可靠性。

二、按规定程序作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发动机在启动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1.向水箱里加水。水质应清洁,有条件的最好加软水,因硬水容易结垢,凝结的钙质容易堵塞水箱和管道,影响循环水的流动,不利于发动机散热。冬季启动困难时,可向水箱里加入较热的水,水温以能启动发动机为宜。

2.检查机油油面的高度。不能多加机油,多加后机油容易进入燃烧室,引起爆燃,影响机车寿命。机油不足时应及时添加,并注意标号。通常夏季用40号机油,冬季用3O号机油。如气温较低,可将机油适当加热后加入机车内。

3.按照规定的季节使用燃油。根据不同型号发动机压缩比和温度,选择相应牌号的燃油。注意加油过程中不得混入空气,一旦有了空气,可用手油泵排出。

4.检查电气系统。查看是否短路,可有断路,各电路连接牢固情况。为使机车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应保持蓄电池电量充足,当电解质比重降至1.15以下,单格电压不足1.7V时,就会出现启动机运转无力现象。如上述无异常,此时可准备启动机车。

三、启动时注意事项

1.预热装置的预热时间,夏季不得超过15s,冬季不应超过50s。

2.启动时,启动机连续工作不宜超过1Os,两次启动间隔不得少于2min。经多次仍不能启动,此时要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上述操作。

3.启动后发动机要低速空转,怠速运转2~3min,以800r/min为宜。空转时注意观察机油是否正常、电流表是否充电、发动机是否抖动或声音异常,如有则应停机检查,恢复后才能起步。这里要注意,启动后不要猛轰油门,这样会加剧气缸磨损,而且可能出现烧瓦抱轴的事故。

四、农用车在行驶时应注意的问题

1.行驶中冷却水的温度应保持在80~90℃,水温较低时不要高速行驶,如发现有不正常声音要立即停车检查。应经常注意检查仪表及灯光等,发现指示灯失灵,应及时修理。

2.行驶中需要转向时,应放松油门,降低车速,尤其在陡坡、急转弯处。在雨天或冰雪路面上行驶时更要注意。

3.行驶中勿将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不能用离合器控制车速。

4.行驶中若需紧急制动,可将离合器踏板和制动器踏板同时踏下,不要只踏制动器踏板,也不能长期把手制动器当着脚踏制动器使用。一般制动时,应先切断发动机的动力,在较低的车速下间歇轻踩制动踏板,下坡时应选择合适挡位,利用发动机控制车速,尽可能减少制动次数,严禁空挡熄火滑行,因完全依赖制动器会引起制动器温度升高而失效,影响行车安全。

5.行驶中或停车后,应观察轮胎气压,停车后应拉起手制动器,使之处于制动状态,防止溜车而造成事故。为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应特别注意轮胎气压和定期调换使用,要前后对角调换。

6.经常检查发动机、变速箱、后桥中的润滑油量,后桥壳内必须按要求使用双曲线齿轮油,且根据季节使用不同牌号的齿轮油,以保证双曲线齿轮的正常润滑。

五、特殊条件下行驶应注意的事项

农用车在雨、雪、雾、夜间行驶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降低车速,必要时打开刮雨器。

1.雨中行车。雨中行车应尽可能避免靠路边行驶和使用急刹车等不良习惯,不得在河岸、堤边长时间停留,以防河岸堤边塌陷滑入河中。行车中遇到坑洼或路面积水,应注意为躲避泥水而突然横穿道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

2.雪中行驶。雪中行驶应尽可能使用低速挡,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降速,缓慢行驶,切忌急剧加速或急剧减速,更需避免使用紧急制动、急转向等操作方法。有条件时应尽可能采取防滑措施,否则机车易发生侧滑现象而出现意外。

3.雾中行车。雾中行车应适当开启雾光灯,经常鸣喇叭,借此警告对方车和前方车马行人,使之能根据情况及时避让车辆。当听到对方来车鸣喇叭时,应迅速使用短音给予回答。开灯交汇车辆时,应采取变换远近灯光的方法交汇,以免造成撞车。

4.夜间行驶。夜间行驶应减速慢行,提高警惕谨慎驾驶。行车前应检查灯光等各照明设备是否齐全,灯光损坏的要及时修理,特别是前后灯和方向指示灯有故障时,未经修理不能出车。不论什么原因在道路上停车时,必须开启示宽灯或危险示号灯,以此告诫前后来车,防止发生碰撞。

农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一、影响农用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

1.悬架

①前轮定位参数

包括前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和前轮前束。

前轮外倾角指前轮中心线与地面垂直所成的夹角,一般在1°~2.5°。它的作用主要是当农用汽车行驶时,将轮毂压向内轴承,从而减轻外端较小的轴承载荷,同时可以防止因前轴变形和主销孔与主销间隙过大引起前轮内倾。主销后倾角是指主销轴线与前轮中心的垂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主销后倾角对农用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主要通过“后倾拖距”使地面对轮胎的侧向力产生一个回正力矩,该力矩产生一个与轮胎侧偏角相似的附加转向角,它与测向力成正比,使农用汽车趋于增加不足转向,有利于改善农用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若主销后倾角减小,使得回正力矩变小,当地面对转向轮的干扰力矩大于转向轮的回正力矩时,就会产生摆振。主销内倾角是指主销轴线与地面垂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主销内倾角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也是回正力矩,它是在前轮转动时将车身抬高,由于系统位能的提高而产生的前轮回正力矩,它与测向力无关。因此可以说,主销内倾角主要在低速时起回正作用,“后倾拖距”主要在高速时起回正作用。前轮前束是指农用汽车转向轮的前端向内收使两前轮的前端距离小于后端距离。两前轮的前后距离之差称作前束值,一般不大于8-12mm。其作用是消除由于前轮外倾使车轮滚动时向外分开,引起车轮滚动时拖滑现象,引导前轮直线行驶。主销内倾角与后倾角由结构上保证,在调整时难以改变。调整时主要调整前轮外倾角及前轮前束。前轮外倾角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车辆转向时,在离心力作用下,车身向外倾斜,外轮悬架处于压缩状态,车轮外倾角逐渐减小,内轮悬架处于伸张状态,使得本来对道路向负外倾变化的外倾角减弱,从而提高车轮承受测向力的能力,使农用汽车转向时稳定性大为提高。前轮前束不可过大,若前束过大,会使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变小,会使前轮出现摆头现象。

②前悬架导向机构和后悬架结构参数

前悬架导向机构的几何参数决定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率。在车轮跳动时,外倾角的变化包括由车身侧倾产生车轮外倾变化和车轮相对车身的跳动而引起的外倾变化两部分。在双横臂独立悬架中(江淮C926前悬架),前一种变化使车轮向车身侧倾的方向倾斜,即外倾角增大,结果使轮胎侧偏刚度变小,因而使整车不足转向效果加大;后一种变化取决于悬架上下臂运动的几何关系,在双横臂结构中,往往是外倾角随弹簧压缩行程的增大而减小,这种变化与车身侧倾引起的外倾角变化相反,会产生过度转向趋势。后悬架结构参数对农用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近似于前悬架的“干涉转向”。它是在农用汽车转向时,由于车身侧倾导致独立悬架的左右车轮相对车身的距离发生变化,外倾车轮上跳,与车身的距离缩短,内倾车轮下拉,与车身的距离加大。悬架的结构参数不同,车轮上下跳动时,车轮前束角的变化规律也必然不同。

③横向稳定杆

横向稳定杆常用来提高悬架的侧倾刚度,或是调整前、后悬架侧倾刚度的比值。在农用汽车转弯时,它可以防止车身产生很大的横向侧倾和横向角振动,以保证农用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提高横向稳定杆的刚度后,前悬架的侧倾角刚度增加,转向时左右轮载荷变化加大,前轴的每个车轮的平均侧倾刚度减小,农用汽车不足转向量有所增加。前悬架中采用较硬的横向稳定杆有助于提高农用汽车的不足转向度,并能改善农用汽车的蛇行行驶性能。

2.转向系

转向盘至转向车轮,包括转向机、转向杆系与转向机固定处在内的刚度,称为转向系(角)刚度。在一定转向盘转角下,转向系刚度低,前转向轮的变形转向角大,增加了农用汽车的不足转向趋势;反之,若刚度大,则不足转向趋势小。

3.轮胎

轮胎是影响农用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增大轮胎的载荷能力,特别是后轮的载荷能力,例如加大轮胎尺寸或提高轮胎层级,都会改善农用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改变后轮胎的外倾角,也可以改善农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这是因为后轮胎的负外倾角可以增加后轮胎的侧偏刚度,从而减小过多转向度。

二、评价农用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方法

1.客观评价法

①道路试验评价法

道路试验评价方法是通过测试仪器测出表征性能的物理量如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侧倾角及转向力等来评价操纵稳定性的方法。农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试验目前依据的是1994年制定的国家标准,主要测试分为6项,包括稳态回转试验、蛇行试验、转向回正试验、转向轻便性试验和2个转向瞬态响应试验。操稳性能的6项评价指标采用百分制,不足60分算不及格,100分是最优,分值越大越优。稳态回转试验要产生3个评价指标:中性转向点的侧向加速度、不足转向度和车身侧倾度。3个指标的平均值即为该项试验得分。蛇行试验有2个评价指标:方向盘转角和车身横摆角速度。在同样车速下过标桩,方向盘转角和车身横摆角速度越小表明车子操控性更加灵活,安全性更高。转向回正又分为低速回正和高速回正2个试验,高速回正对场地要求很高,一般只做低速回正试验。此项试验主要检验车子在拐过弯后自动回复到直线行驶的能力。操纵稳定性试验中最复杂、场地要求最高的就是瞬态响应试验。2个瞬态响应试验(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和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都可以把车子看成是一个线性系统,响应时间越短越好。

②CAE分析验证法

CAE分析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平台的计算机仿真技术,是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人机接口技术、并行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虚拟试验技术。对农用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需要建立农用汽车—驾驶员—环境的数学模型和建立虚拟试验场的虚拟试验场景。由于虚拟试验技术具有易理解、可重复、无危险、低成本等特点,所以它备受关注。

2.主观评价法

农用汽车是由人来驾驶的,因此主观评价法始终是操纵稳定性的最终评价方法。有经验的测试者在进行主观评价试验时,还能发现仪器所不能检验出来的现象。客观评价试验方法的本身及采用的评价指标,实际上均是由人们的长期实践或专门设置的主观评价试验来检验和确定的。主观评价受到评价者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评价者可能给出差别较大的评价结果。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给出“农用汽车性能”与“农用汽车结构”二者之间有何种联系的信息。而客观评价试验中的评价指标,可以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它们与农用汽车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因此客观评价试验可以指出改变农用汽车结构及结构参数以提高性能的具体途径。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